定义与基本概念
- 模板模式(Template Pattern)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在一个抽象类中定义了一个操作的算法骨架,将一些步骤的实现延迟到具体子类中。这个抽象类就像是一个模板,定义了执行某个流程的基本框架,而具体的细节可以由不同的子类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填充。
- 例如,在制作饮品的过程中,制作饮品的流程(如准备材料、混合材料、添加调料、包装等)可以看作是一个模板。不同的饮品(如咖啡、茶)在这个流程的某些具体步骤(如混合材料、添加调料)上会有不同的做法,但整体的流程框架是相似的。
结构组成
- 抽象模板(Abstract Template)类:
它定义了一个或多个抽象方法,这些方法代表了算法中的某些步骤,其具体实现将由具体子类完成。同时,抽象模板类还定义了一个模板方法(Template Method),这个方法规定了算法的骨架,它按照一定的顺序调用其他方法(包括抽象方法和具体方法)。以饮品制作的例子来说,抽象模板类可能定义了prepare()(抽象方法,准备材料)、mix()(抽象方法,混合材料)、addSeasoning()(抽象方法,添加调料)、package()(具体方法,包装)和makeDrink()(模板方法)。makeDrink()方法的实现可能是按照准备材料、混合材料、添加调料、包装的顺序调用其他方法。 - 具体模板(Concrete Template)类:
继承自抽象模板类,实现了抽象模板类中的抽象方法。每个具体模板类代表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来填充抽象方法的具体内容。在饮品制作的例子中,Coffee类和Tea类是具体模板类,Coffee类的prepare()方法可能是准备咖啡豆和水,mix()方法可能是研磨咖啡豆后煮咖啡,addSeasoning()方法可能是加糖和奶;而Tea类的prepare()方法可能是准备茶叶和水,mix()方法可能是泡茶,addSeasoning()方法可能是加柠檬片。
工作原理
- 客户端代码创建具体模板类的对象,然后调用抽象模板类中定义的模板方法。模板方法在执行过程中,会按照预先定义的顺序调用其他方法,其中抽象方法的具体实现由具体模板类提供。这样,不同的具体模板类就可以在遵循相同算法骨架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的具体行为。
- 例如,在一个数据处理系统中,有一个抽象的数据处理模板类,它定义了loadData()(抽象方法)、processData()(抽象方法)、saveData()(具体方法)和execute()(模板方法)。execute()方法按照先loadData(),再processData(),最后saveData()的顺序调用其他方法。具体的数据处理子类(如TextDataProcessor和ImageDataProcessor)实现了loadData()和processData()方法,以适应不同类型数据的处理方式。当客户端代码调用TextDataProcessor对象的execute()方法时,就会按照TextDataProcessor类实现的loadData()和processData()方法以及DataProcessor类(抽象模板类)定义的saveData()方法来完成文本数据的处理流程。
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C++ 模板模式示例,以文件处理为例。
- 首先是抽象模板类:
class FileHandler {
public:
void processFile() {
openFile();
readFile();
processContents();
closeFile();
}
virtual void openFile() = 0;
virtual void readFile() = 0;
virtual void processContents() = 0;
void closeFile() {
std::cout << "文件已关闭。" << std::endl;
}
};
- 然后是具体模板类,以文本文件处理为例:
class TextFileHandler : public FileHandler {
public:
void openFile() override {
std::cout << "打开文本文件。" << std::endl;
}
void readFile() override {
std::cout << "读取文本文件内容。" << std::endl;
}
void processContents() override {
std::cout << "处理文本文件内容。" << std::endl;
}
};
- 另一个具体模板类,以二进制文件处理为例:
class BinaryFileHandler : public FileHandler {
public:
void openFile() override {
std::cout << "打开二进制文件。" << std::endl;
}
void readFile() override {
std::cout << "读取二进制文件内容。" << std::endl;
}
void processContents() override {
std::cout << "处理二进制文件内容。" << std::endl;
}
};
- 使用示例:
int main() {
TextFileHandler textHandler;
textHandler.processFile();
std::cout << "------------------------" << std::endl;
BinaryFileHandler binaryHandler;
binaryHandler.processFile();
return 0;
}
优点
- 代码复用性高:
抽象模板类定义的算法骨架可以被多个具体子类复用。在上述文件处理的例子中,processFile()方法的流程(打开文件、读取文件、处理内容、关闭文件)在文本文件处理和二进制文件处理中都可以使用,减少了代码的重复编写。 - 可维护性好:
由于算法的骨架和具体步骤的实现分离,当需要修改算法的整体流程时,只需要在抽象模板类中修改模板方法;当需要修改某个具体步骤的实现时,只需要在相应的具体子类中进行修改。例如,在一个软件系统的用户注册流程中,如果需要修改注册的整体流程(如增加验证步骤),可以在抽象的注册模板类中修改模板方法;如果需要修改某个验证方式(如密码验证),可以在具体的注册子类中修改相应的抽象方法的实现。 - 符合开闭原则:
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创建新的具体子类来扩展系统的功能,而不需要修改已有的代码。比如,在文件处理系统中,如果要增加一种新的文件类型(如 XML 文件)的处理,只需要创建一个新的XMLFileHandler类,实现抽象模板类中的抽象方法即可。
缺点
- 可能导致类层次复杂:
如果有多个抽象方法需要具体子类实现,并且具体子类的数量较多,会导致类层次结构变得复杂。例如,在一个复杂的工作流系统中,每个工作流步骤都可能有多个抽象方法需要具体子类实现,随着工作流类型的增加,类的数量和层次结构会变得难以管理。 - 子类的灵活性有限:
具体子类必须遵循抽象模板类定义的算法骨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子类的灵活性。如果某个具体子类需要对算法骨架进行较大的修改,可能需要重新设计整个类结构,或者采用其他设计模式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