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复习资料

发布于:2025-03-26 ⋅ 阅读:(30) ⋅ 点赞:(0)

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800字)

1. OSI参考模型

七层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各层核心功能:

物理层:比特流传输(如RJ45、光纤接口)

数据链路层:帧同步(MAC地址)、差错控制(CRC校验)

网络层:IP寻址与路由(路由器工作在此层)

传输层:端到端连接管理(TCP/UDP协议)

会话层:建立/维护/终止会话(已较少使用)

表示层:数据格式转换(加密/压缩)

应用层:HTTP/FTP/DNS等协议

2. TCP/IP四层模型

核心分层: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

与OSI对应关系:

网络接口层 =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际层 = 网络层

传输层 = 传输层

应用层 = 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1.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流程

发送端:应用数据 → 添加TCP头 → 添加IP头 → 添加帧头/帧尾 → 物理信号
接收端:物理信号 → 去除帧头/帧尾 → 去除IP头 → 去除TCP头 → 获取数据

二、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1000字)

  1. 物理层关键技术
    传输介质:

双绞线(Cat5e最大传输距离100m)

光纤(单模:1310nm波长,传输距离>10km)

编码方式:

曼彻斯特编码(以太网使用)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令牌环网)

2. 数据链路层核心协议

PPP协议:点对点通信(身份验证CHAP/PAP)

以太网(IEEE 802.3):

MAC地址格式:00-1A-2B-3C-4D-5E

最小帧长64字节(防止冲突检测失效)

  1. 典型例题
    例题1:计算CRC校验码
    给定数据101001,生成多项式G(x)=x³+x+1,求发送序列
    解答:

数据后补3个0 → 101001000

用1011模2除法计算结果余数011

最终发送帧:101001011

三、网络层与IP协议(1200字)

  1. IPv4地址规划
    子网划分实例:
    给定IP地址192.168.1.0/24,需划分6个子网
    步骤:

子网数6 → 需3位(2³=8≥6)

新掩码:255.255.255.224(/27)

每个子网范围:

子网1:192.168.1.0~31

子网2:192.168.1.32~63
…(以此类推)

2. 路由协议对比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ARP协议工作原理

请求过程:
Host A查询Host B的MAC地址 → 广播ARP请求 → Host B单播回复

四、传输层与TCP/UDP(1000字)

  1. TCP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连接建立:
    SYN → SYN-ACK → ACK(初始序列号随机生成)

连接释放:
FIN → ACK → FIN → ACK(TIME_WAIT状态持续2MSL)

  1. TCP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滑动窗口机制:接收方通过rwnd通告可用缓冲区大小

拥塞控制算法:

慢启动(窗口指数增长)

拥塞避免(窗口线性增长)

快重传(收到3个重复ACK立即重发)

快恢复(

窗口减半后进入拥塞避免)

  1. UDP协议特点
    无连接、不可靠传输

首部仅8字节(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校验和)

适用场景:实时视频流、DNS查询

五、应用层协议(800字)

  1. HTTP协议
    状态码分类:

1xx:信息响应(如100 Continue)

2xx:成功(如200 OK)

3xx:重定向(如301 Moved Permanently)

4xx:客户端错误(如404 Not Found)

5xx:服务器错误(如503 Service Unavailable)

1. 浏览器缓存 → 2. 本地hosts文件 → 3. 本地DNS服务器 → 4. 根DNS → 顶级域DNS → 权威DNS
  1. 电子邮件协议
    SMTP:发送邮件(端口25)

POP3:接收邮件(端口110,邮件下载后删除服务器副本)

IMAP:接收邮件(端口143,保持服务器副本同步)

六、网络安全与新技术(600字)

  1. SSL/TLS协议
    握手过程:
    ClientHello → ServerHello → 证书验证 → 密钥交换 → Finished

加密套件组成:
密钥交换算法(如ECDHE) + 签名算法(如RSA) + 对称加密算法(如AES-GCM)

  1. 防火墙类型
    包过滤防火墙:检查IP/TCP头信息

应用层网关:深度解析HTTP/FTP等协议内容

3. 新兴技术

SDN(软件定义网络):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

IPv6特性:128位地址、无NAT需求、内置IPsec支持

七、典型综合应用题(600字)

  1. TCP连接状态分析
    题目:主机A向主机B发送FIN后进入FIN_WAIT_1状态,可能接收到的报文类型及后续状态变化?
    答案:

收到ACK → FIN_WAIT_2

同时收到ACK+FIN → TIME_WAIT(直接跳过FIN_WAIT_2)

  1. 子网规划实战
    题目:某公司需分配200.100.50.0/24给5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30个IP,如何划分?
    解答:

每个部门需要30主机 → 主机位5位(2⁵-2=30)

子网掩码:/27(255.255.255.224)

分配方案:

部门1:200.100.50.0/27

部门2:200.100.50.32/27
…(剩余部门依此类推)

第二篇:

1.1 OSI七层模型深度解析
物理层
• 核心功能:比特流传输与物理介质管理
• 典型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 重要参数:
◦ 带宽(Hz)与数据传输率(bps)关系:香农定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传输损耗类型:衰减、失真、噪声(热噪声/串扰/脉冲噪声)

数据链路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层

路由算法分类:

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动配置(适用于小型网络)

动态路由协议:

距离矢量:RIP(最大15跳)、BGP(路径矢量)

链路状态:OSPF(Dijkstra算法)、IS-IS(电信级网络)

1.2 TCP/IP协议族全景图

协议栈对照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封装过程实例
发送HTTP请求时的完整封装流程:

应用层:生成HTTP GET请求报文

传输层:添加TCP头(源端口80,目标端口随机)

网络层:添加IP头(源IP 192.168.1.2,目标IP 220.181.38.148)

链路层:添加以太网帧头(源MAC 00:1A:2B:3C:4D:5E,目标MAC 网关MAC)

物理层: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网卡发送

二、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2000字)

2.1 物理介质与编码技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字编码技术

曼彻斯特编码实战分析:
数据10100110的编码波形示例:

1: 高→低跳变  
0: 低→高跳变  
实际波形:_↑↓_↑↓_↑↓_↑↓_  

4B/5B编码原理:
将4位数据映射为5位符号,保证至少两次电平变化,解决连续0/1问题

2.2 以太网技术演进

以太网帧结构演进

传统以太网帧(DIX 2.0):

| 前导码(8B) | 目标MAC(6B) |MAC(6B) | 类型(2B) | 数据(46-1500B) | FCS(4B) |  
802.3帧格式:增加LLC/SNAP头用于多协议支持

交换机组网技术

生成树协议(STP)运作流程:

选举根桥(最低Bridge ID)

确定根端口(每个非根桥到根桥的最优路径)

确定指定端口(每个网段的转发端口)

阻塞其他冗余端口

VLAN配置实例

Switch1(config)# vlan 10  
Switch1(config-vlan)# exit  
Switch1(config)# interface gig0/1  
Switch1(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1(config-if)# switchport trunk allowed vlan 10  

三、网络层与路由协议

3.1 IPv4地址深度规划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实战
需求:某公司网络需要划分为以下子网:

行政部:60主机

技术部:30主机

财务部:10主机

服务器群:5个公网IP

解决方案:

使用192.168.0.0/24地址块

行政部:192.168.0.0/26(掩码255.255.255.19262可用地址)

技术部:192.168.0.64/27(掩码255.255.255.22430可用地址)

财务部:192.168.0.96/28(掩码255.255.255.24014可用地址)

服务器群:192.168.0.112/29(掩码255.255.255.2486可用地址)

NAT技术实现原理

静态NAT: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5 203.0.113.10

PAT(端口地址转换):

ip nat pool MYPOOL 203.0.113.15 203.0.113.20 netmask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MYPOOL overload

3.2 动态路由协议详解

OSPF协议运作流程

邻居发现:通过Hello包建立邻接关系

数据库同步:交换LSA(链路状态通告)

SPF计算:使用Dijkstra算法生成最短路径树

路由表更新:将最优路径加入路由表

BGP选路规则

最高权重(Cisco私有)

最高本地优先级

最短AS_PATH

最低Origin类型(IGP < EGP < Incomplete)

最小MED值

路由协议对比表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传输层协议深度解析

4.1 TCP协议机制

滑动窗口动态演示
假设接收方窗口大小变化过程:

初始窗口:rwnd=4096  
接收数据1000字节 → rwnd=3096  
应用读取2000字节 → rwnd=5096  
发送方根据窗口调整发送速率
拥塞控制状态机
graph LR
A[慢启动] -->|超时| B[拥塞避免]  
B -->|3个重复ACK| C[快恢复]  
C -->|超时| A  
B -->|超时| A  

4.2 UDP协议高级应用

QUIC协议创新点

基于UDP实现可靠传输

0-RTT连接建立

多路复用无队头阻塞

连接迁移(IP变化不影响连接)

RTP/RTCP实时传输

RTP头部格式:

| V(2) | P(1) | X(1) | CC(4) | M(1) | PT(7) | 序列号(16) | 时间戳(32) | SSRC(32) | CSRC列表 |

典型应用场景:视频会议系统(H.323/SIP)

五、应用层协议与新兴技术

5.1 HTTP/2与HTTP/3革命
HTTP/2核心特性

二进制分帧层

头部压缩(HPACK算法)

服务器推送(Server Push)

多路复用(Stream并行传输)

HTTP/3底层变革

基于QUIC协议实现

TLS 1.3强制加密

改进的拥塞控制

前向纠错(FEC)机制

5.2 云计算网络架构

SDN三层架构

应用层:网络应用(如防火墙、负载均衡)

控制层:SDN控制器(OpenDaylight/ONOS)

基础设施层:OpenFlow交换机

NFV部署场景

vCPE(虚拟客户端设备)

虚拟防火墙(vFW)

5G网络中的vEPC(虚拟演进分组核心网)

六、网络安全体系

6.1 防火墙技术演进
下一代防火墙(NGFW)功能

应用识别(L7深度包检测)

入侵防御系统(IPS)集成

用户身份绑定(AD/LDAP集成)

沙箱联动(可疑文件动态分析)

6.2 VPN技术全览

IPSec VPN配置实例

crypto isakmp policy 10  
 encryption aes 256  
 authentication pre-share  
 group 5  
crypto isakmp key MYKEY address 203.0.113.5  
crypto ipsec transform-set MYSET esp-aes 256 esp-sha-hmac  
 mode tunnel  
!  
crypto map MYMAP 10 ipsec-isakmp  
 set peer 203.0.113.5  
 set transform-set MYSET  
 match address 101

七、综合应用题集(1000字)

7.1 网络故障排查
场景:PC无法访问互联网
排查流程:

检查物理连接(网线、接口指示灯)

ipconfig查看IP地址获取情况

ping 127.0.0.1检测TCP/IP协议栈

ping 网关IP检测局域网连通性

tracert www.baidu.com跟踪路由路径

nslookup检查DNS解析

7.2 协议分析实战

Wireshark抓包分析TCP三次握手

Frame 1: [SYN] Seq=0  
Frame 2: [SYN, ACK] Seq=0, Ack=1  
Frame 3: [ACK] Seq=1, Ack=1  

关键字段解析:

窗口大小:通告接收缓冲区容量

MSS(最大报文段长度):协商传输效率

由于篇幅限制,我将提供覆盖计算机网络核心知识点的 综合复习题集框架(约5000字),您可以根据需要扩展每个部分的题目数量和深度:


一、基础概念题

1. OSI与TCP/IP模型
  1. 选择题
    下列哪层负责端到端的可靠传输?
    A) 网络层 B) 传输层 C) 数据链路层 D) 应用层
    答案:B

  2. 填空题
    TCP/IP模型中,网络接口层对应OSI的______层和______层。
    答案: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3. 简答题
    描述数据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封装过程。
    答案:应用数据 → 添加传输层头(TCP/UDP)→ 添加IP头 → 添加帧头 → 转换为比特流传输


二、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1. 传输介质与编码
  1. 计算题
    若信道带宽为4kHz,信噪比为30dB,求最大数据传输率(香农定理)。
    解答
    ( S/N = 10^{30/10} = 1000 )
    ( C = 4000 \times \log_2(1+1000) ≈ 4000 \times 9.97 ≈ 39.88 \text{kbps} )

  2. 分析题
    比较曼彻斯特编码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的优缺点。
    答案:曼彻斯特编码自带时钟同步但效率低(50%),差分编码抗干扰更强但实现复杂

2. 以太网技术
  1. 配置题
    写出配置交换机端口为VLAN 10的Cisco命令。
    答案
    Switch(config)# interface gig0/1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三、网络层与IP协议

1. IP地址规划
  1. 子网划分
    给定IP地址192.168.1.0/24,需划分5个子网,每个子网至少30台主机,求子网掩码和可用地址范围。
    解答

    • 需3位子网位(( 2^3=8 \ge 5 ))
    • 子网掩码:255.255.255.224 (/27)
    • 子网范围:192.168.1.0~31, 32~63,…
  2. NAT配置
    描述PAT(端口地址转换)的工作原理。
    答案:通过端口号映射多个内网IP到一个公网IP

2. 路由协议
  1. 协议对比
    比较RIP与OSPF的更新机制和适用场景。
    答案
    特性 RIP(距离矢量) OSPF(链路状态)
    更新方式 定期全路由表广播 触发式LSA泛洪
    收敛速度 慢(180秒) 快(秒级)
    适用网络 小型网络 中大型企业网

四、传输层协议

1. TCP机制
  1. 状态分析
    TCP连接关闭时,TIME_WAIT状态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确保最后一个ACK到达,防止旧连接数据包干扰新连接

  2. 拥塞控制
    描述TCP慢启动阶段窗口增长规律。
    答案:窗口大小按指数增长(1,2,4,8…)直到达到阈值或出现丢包

2. UDP协议
  1. 应用场景
    为何DNS查询使用UDP而非TCP?
    答案:UDP无连接开销小,适合短小查询;失败时可回退到TCP

五、应用层协议

1. HTTP协议
  1. 状态码
    列出HTTP/1.1的5类状态码并各举一例。
    答案

    • 1xx(信息):100 Continue
    • 2xx(成功):200 OK
    • 3xx(重定向):301 Moved Permanently
    • 4xx(客户端错误):404 Not Found
    • 5xx(服务器错误):503 Service Unavailable
  2. 协议升级
    HTTP/2相比HTTP/1.1的主要改进有哪些?
    答案:二进制分帧、头部压缩、服务器推送、多路复用

2. DNS解析
  1. 流程分析
    描述从浏览器输入URL到获取IP地址的完整DNS解析过程。
    答案:浏览器缓存 → 本地hosts文件 → 本地DNS服务器 → 根DNS → 顶级域DNS → 权威DNS

六、网络安全

1. 加密技术
  1. 算法对比
    比较对称加密(AES)与非对称加密(RSA)的特点。
    答案
    类型 密钥管理 速度 典型应用
    对称加密 共享密钥 大数据加密
    非对称加密 公钥/私钥对 密钥交换/数字签名
2. VPN技术
  1. 配置题
    写出配置IPSec VPN的5个关键步骤。
    答案
    1. 定义IKE策略
    2. 设置预共享密钥
    3. 配置IPSec转换集
    4. 创建加密映射
    5. 应用到接口

七、综合应用题(2000字)

1. 网络故障排查
  1. 场景分析
    某办公室所有电脑无法上网,已知路由器WAN口IP为动态获取,请列出排查步骤。
    答案
    1. 检查路由器WAN口是否获得有效IP
    2. ping 8.8.8.8测试外网连通性
    3. 检查DNS配置(nslookup www.baidu.com
    4. 查看内网ARP表是否异常
2. 协议抓包分析
  1. Wireshark实战
    分析TCP三次握手抓包数据,指出各字段含义:
    Frame 1: [SYN] Seq=0  
    Frame 2: [SYN, ACK] Seq=0 Ack=1  
    Frame 3: [ACK] Seq=1 Ack=1  
    
    答案
    • SYN标志位:发起连接
    • Seq:初始序列号(实际为随机值)
    • Ack:确认号(值为对方Seq+1)

八、新兴技术(1000字)

1. SDN与NFV
  1. 架构对比
    传统网络与SDN网络的核心区别是什么?
    答案: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通过控制器集中管理
2. IPv6技术
  1. 地址配置
    写出IPv6链路本地地址的生成规则(基于MAC地址)。
    答案
    1. 将MAC地址转换为EUI-64格式
    2. 插入FFFE到中间
    3. 反转第七位
    4. 添加fe80::/10前缀

  1. 增加题型:添加多选题、判断题、拓扑设计题
  2. 深化解析:每个题目补充详细答案解析(如计算题分步推导)
  3. 扩展章节
    • 添加无线网络专题(802.11协议、WPA3安全)
    • 增加云计算网络(VXLAN、NFV编排)
    • 补充5G网络核心网架构
  4. 加入实验题
    • 使用Packet Tracer/GNS3搭建VPN隧道
    • 编写Python socket通信程序
  5. 历年真题:附加各校考研/认证考试真题

示例扩展题目:

九、无线网络专题(新增1000字)

  1. 802.11帧分析
    802.11数据帧中Duration字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预留信道时间,用于CTS/RTS机制避免冲突

  2. WPA3增强
    相比WPA2,WPA3在安全性方面做了哪些改进?
    答案

    • 使用SAE(Simultaneous Authentication of Equals)替代PSK
    • 提供192位加密套件
    • 前向保密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