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通识】案例:为什么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使用马克笔在FFC/FPC连接器打点进行标记

发布于:2025-03-29 ⋅ 阅读:(34) ⋅ 点赞:(0)

        在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使用马克笔在FFC/FPC连接完成后进行打点标记(或类似目视化检查方法),是一种常见的“过程防错(Poka-Yoke)”手段,其核心目的是通过简单、直观的方式确保关键工序的执行质量。

        如下图所示FPC座子和螺丝孔边沿有相关打点标记。

        当然,除了FPC、FFC座子等,比如在一些高要求的场合下,螺丝拧紧之后也要求油漆笔打点。这样可以看出螺丝是否松动,以供维修人员评估和及时拧紧。

 

打点有什么意义?

序号 意义分类 具体说明
1 防漏检防错(防呆) FFC/FPC连接器通常体积小、安装隐蔽(如手机屏幕排线、POS机内部接口),人工目视检查易遗漏。
打点动作本身需操作员完成,通过物理标记强制确认“已检查”,避免因疲劳或分心导致的漏检。
3 过程追溯性 标记可作为工序完成证据,若后续测试发现连接问题,可回溯到具体工位或操作员,便于责任定位和工艺改进。
某些场景中,不同颜色或位置的标记可能对应不同班次、机型或操作标准。
4 减少重复劳动 在多工序流水线中,后道工序人员可通过标记快速判断前道是否完成装配,避免重复开盖检查,提升效率。
5 心理暗示作用 打点的动作会强化操作员的“确认意识”,形成标准化作业习惯,降低人为失误概率。

打点需要注意什么?

序号 注意事项分类 具体说明
1 标记材料选择 墨水安全性:必须使用无腐蚀性、低挥发性的专用标记笔(如电子行业防静电油性笔),避免化学物质腐蚀排线或接触点。
耐温性:若后续有高温环节(如点胶固化、回流焊),需确保标记耐高温不晕染或碳化。
2 标记位置规范 标记应该在非功能区:避开FFC/FPC的导电部分、金手指、焊盘等区域,防止墨水渗入导致不良。
可见性:一些需要不拆机就能检查的点位,标记点需要尽量在目视可及且不拆卸外壳的位置(如靠近连接器边缘),便于快速抽检。
3 标准化操作 颜色编码:不同工序或检查结果使用不同颜色(如绿色=合格,红色=异常),需统一标准并培训操作员。同时需要注意打点位置的底色,最好打点颜色与底色存在明显差异。
标记形状/数量:规定打点方式(如单点、双点或特定符号),避免随意性导致误判。
4 兼容性与冲突 自动化设备干扰:若后道工序使用AOI(自动光学检测)或机器视觉,需确保标记不会误触发检测算法报错。
后续工序影响:例如标记不可覆盖条码、散热区域或需要点胶的位置。

没有打点可能会造成的问题

        此前说到,打点,其实是“过程防错(Poka-Yoke)”手段,其核心目的是通过简单、直观的方式确保关键工序的执行质量。如果没有进行打点,有可能会存在没有检查,从而导致没有装配好也能流到下一步工序。

        当然并不是只要打点就一定不会出现问题,只是说打点是一种简单的防错手段,能够强化操作员的“确认意识”,形成标准化作业习惯,从而降低人为失误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