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 解决方案提供全套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存储与管理,各影像科室影像诊断管理、临床科室应用,教科研支持,系统安全管理等。
PACS系统特点:
影像数据的管理:各种DICOM3.0和非DICOM3.0接口的设备接入,海量数据存储,多级存储架构、数据的多种压缩管理和移动存储介质的支持。
图像处理:三维功能、关键图像和GSPS的标记、DICOM SR信息的支持、各种类型图像专业的图像处理功能。
海量数据存储与检索:采用数据库与影像数据分离存储方式,用优化的算法进行数据库管理。
数据长期存储:可管理多个物理存储,采用高效策略归档图像,并可自动判断存储剩余容量在不影响调阅的前提下完成数据转移,并能在不升级系统的前提下任意扩展存储。
PACS解决方案具有如下主要组成部件:
● PACS 工作站
医学影像工作站主要用于从PACS服务器快速调阅影像,对调阅的影像进行后处理,影像标注,测量,胶片打印等功能。医学影像工作站和诊断报告工作站可以共同组成双屏工作站,用于影像科室书写诊断报告,替代原有的胶片+灯箱+ 纸笔+ 手写的工作方式。
统计管理工作站主要用于院长、科室主任对于各方面数据的统计(工作量,收费,曝光量,任务来源,阳性率等),统计结果可以图形化的方式输出,便于作绩效考核和量化管理,为决策分析提供数据分析基础。
临床工作站用于临床医生快速调阅影像。PACS和HIS融合后,临床医生在HIS工作站上可以调阅影像科室的诊断报告,可以通过临床工作站快速调阅患者影像,进行临床诊断分析。
● PACS 业务流程
注重影像中心现有工作流程,结合不同影像检查特点,在遵循PACS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工作流程的设计尽量符合影像中心现有工作特点,同时进行优化设计。在影像获取、存储、显示及处理过程中,以保证诊断应用为质量为标准。考虑到诊断过程的实用性要求,满足快速调影像资料。
● PACS 辅助医院管理
PACS可进行影像质量、诊断报告质量控制管理。当影像检查完成后,由技术负责人通过质量控制工作站对影像质量进行评审,并可进行质量分析。在报告审核过程中,可对报告修改痕迹进行保留,以提供初诊报告质量评审,并可通过网络共享调阅,提高整个科室的诊断水平。
● PACS 服务器系统
PACS 归档服务器是PACS 系统的核心,系统基于Unix/Linux/Windows® 平台运行,对影像设备及工作站发送来的图像进行自动归档存储,影像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通信管理;PACS 前置服务器主要应用于临床科室或者影像科室,用于减轻主服务器访问压力,进行系统负载均衡,形成多级访问机制,提高系统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访问速度。PACS前置服务器配合归档服务器组成负载均衡集群,解决前端(各临床科室或者各影像科室)应用压力和负载压力,并额外提供多一级的本地应用安全保障体系。
● 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医院
PACS解决方案已经在实践中证实了它的应用价值,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医院中,包括低成本战略医院:通过部署影像工作站,实现医疗影像的数字化标准存储,实现对影像后处理及报告打印,为未来的数字化医院迈出第一步
目标聚集战略企业:通过部署PACS,实现医院科室数字化、信息化,进行流程改造与优化,进而实现数字化医院,达到所有数据按照国家法规进行长期安全存储,消除数据孤岛,整合医院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节约运营及管理成本,提高综合竞争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复杂组织架构的集团型医院:满足组织架构复杂、横跨多地区的管理需求,支持跨地域、差异化经营,实现重要资源集中管理,满足医院对于客户化定制的需求,满足医院在提升国际化竞争能力和国际化资源整合能力时,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
● 优化了影像检查诊断流程
部署PACS后,所有信息集中存储共享,通过网络传输,免去了人工传递在时间上的延误和不必要的环节。影像诊断操作环节由过去的十二个缩短为四个。患者各类信息通过相关终端进行电子确认和传录,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