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N(Cloud-Radio Access Network,云化无线接入网)是一种基于集中化处理、协作式无线电和实时云计算架构的新型无线接入网络架构。
C-RAN(云化无线接入网)是基于集中化处理、协作式无线电和实时云计算架构的新型无线接入网构架。其核心架构包含以下三部分:
远端射频单元(RRU)与天线:部署于基站侧,负责无线信号的收发。
高带宽低延迟传输网络:通过光纤等连接RRU与基带处理单元(BBU),实现信号传输。
集中式基带处理池:将多个BBU集中部署于数据中心,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调度。
技术优势
成本与能耗优化:通过减少基站机房数量、硬件资源池化共享,显著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同时减少能耗。
频谱效率提升:协作式无线电技术增强多小区干扰协调能力,提高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架构支持网络功能的动态部署和弹性扩展。
演进路径
从传统D-RAN(分布式架构)到C-RAN的演进包括三个阶段:
RRU拉远:分离BBU与RRU,减少站点部署复杂度。
BBU集中化:将分散的BBU集中至数据中心,实现资源统一管理。
BBU虚拟化:通过通用硬件与NFV(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实现基带处理功能的软件化部署。
5G中的应用
在5G网络中,C-RAN通过集中化与虚拟化技术满足高带宽、低时延需求。例如:
CU(集中单元)与DU(分布单元)分离架构进一步优化资源调度;
结合O-RAN开放架构,支持多厂商设备协作及创新应用快速迭代。
实际部署
C-RAN已在多地试点,如中国部分城市采用BBU集中池部署,验证了其在密集城区场景下的性能优势。未来随着5G NTN(非地面网络)的发展,C-RAN还可与卫星通信结合,提升全球覆盖能力。
CU(Centralized Unit,集中单元)
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如RRC信令、移动性管理)及部分核心网下沉功能(如用户面数据转发),可集中部署于区域数据中心35。
支持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能力,为多样化5G业务提供灵活调度基础58。
DU(Distributed Unit,分布单元)
处理物理层(如信道编码/解码)和实时性强的层2协议(如MAC调度、HARQ重传),需靠近基站部署以满足低时延需求45。
部分场景下可与AAU(有源天线单元)协同部署,减少信号处理链路延迟68。
-
RRU的全称是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是现代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与BBU(基带处理单元)配合使用58。接下来,我需要整理RRU的主要功能和架构特点。
-
BBU(Baseband Unit,基带处理单元)是移动通信基站的核心控制单元,主要负责基带信号处理与网络资源调度。
5G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是基于3GPP标准的卫星通信与地面5G网络融合技术,通过卫星或高空平台(HAPs)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覆盖,填补传统地面网络无法覆盖的区域(如海洋、偏远地区)
O-RAN的英文全称是 Open Radio Access Network,即“开放式无线接入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