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m与传统瀑布模型区别
瀑布模型:需要花费几个月来规划产品----->在花费几个月时间进行研发----->产品测试、评审----->最终发布产品
缺点:①如果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研发的产品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②产品规划必须早于后续工作之前完成
③规划结束没有完全理解项目,但是研发已经完成,需要整个项目重新回到规划阶段,重新再来。
④研发完成进行产品测试,发现问题需要重新开发
scrum:整个项目被分成不同的小部分,首先围绕最小的可行性产品的特性进行产品规划----->把最小的可行化产品研发出来----->测试和评审这个产品----->发布产品。整个过程通常为1到3周,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减少产品规划到开发测试的每一个时间,做详细的规划来完成下一个增量的发布。此时你得到了多个增量版本,称为Sprint(冲刺),不断的重复Sprint直到产品功能完全,你可能在第三次、第四次最终构成你的产品
三个关键角色:
产品经理(Product Owner):负责确定产品的特性,提出产品的亮点
敏捷教练(Scrum Master):团队负责人,帮助团队完成工作,组织日常会议和保障工作
团队(Team):包括开发人员,测试人员以及帮助研发的人组成
三个可视化文档:
产品需求列表(Product Backlog):产品经理从众多故事中筛选出优先项,并把他们列入产品开发列表中,需求列表会随着每次Sprint迭代而更改
用户故事(User Stories):产品需求语言格式,格式为【作为一名____用户,我需要___ 功能,所以 ___能够】产品经理通过用户故事来了解需求的细节,为Scrum团队确定任务的优先级,最优项的用户故事将进入Sprint 待办列表,剩下继续评估优先级,交到下一个Sprint中
燃尽图(Burndown Chart):用于展示整个Sprint待办列表的进度,当燃尽图曲线接近0时,也就意味着这次sprint即将完成
三种会议:
Sprint计划会议(Sprint Planning):是产品经理、敏捷教练和开发团队碰头会议,用于讨论用户故事并估算用户量
每日例会(Daliy Scrum):称为站会,整个团队简述任务进度,并且讨论任务是否有搁置或者是加派人手
Sprint回顾会议(Sprint Review):研发团队会向产品经理演示项目的功能,然后整个团队讨论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Scrum工作流程
第一阶段:产品经理把那些需要上线的产品特性做成产品需求列表(Backlog),然后产品经理选出最优项交给团队讨论
第二阶段:召开Sprint规划会议,产品经理、敏捷教练和研发团队讨论用户故事的优先项,并且确定下次Sprint要研发的需求项
第三阶段:根据Sprint会议制定Sprint需求列表,这个列表是用户讨论过的用户故事,用于下次Sprint,会议结束,产品经理和整个研发团队必须要对每个用户故事有深刻的理解
第四阶段:研发团队需要在1到3周的时间里完成Sprint列表中的需求,在Sprint期间,每日站会用于团队交流他们做完了什么,正在做什么,以及遇到的问题。Sprint产出的是一个可以发布的产品版本,是否可发布由产品经理来决定
第五阶段:在Sprint结束时进行Sprint回顾会议,Sprint回顾阶段由研发团队向产品经理展示案例,同时团队范式工作中可以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