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表设计五层分类系统表设计

发布于:2025-04-17 ⋅ 阅读:(29) ⋅ 点赞:(0)

数据库表设计五层分类系统表设计

首先表中有一个15位的编号如下:

层级 索引 示例编号 处理后长度 计算过程 结果
1 0 100000000000000 3 3/3-1=0 0
2 1 100001000000000 6 6/3-1=1 1
3 2 100001001000000 9 9/3-1=2 2
4 3 100001001001000 12 12/3-1=3 3
5 4 100001001001001 15 15/3-1=4 4

处理工具类:


/**
 * @ClassName NoProcessing.java
 * @Description 编号创建类
 */
public class NoProcess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String input = "100001009001001";
//        String processedString = createNo(input,true);
//        System.out.println(processedString);

        String sonNo = "100001001001000";
        String parentNo = "100001001000000";

        System.out.println(isParent(parentNo,sonNo));
    }

    /***
     * @description 处理补全编号,所有编号都是15位,共5层,每层关系如下:
     * 第一层:100000000000000
     * 第二层:100001000000000
     * 第三层:100001001000000
     * 第四层:100001001001000
     * 第五层:100001001001001
     * 处理后100000000000000后结果为100
     * @param input
     * @return: java.lang.String
     */
    public static String processString(String input) {
        int step = input.length() / 3;
        for (int i =0;i<step;i++ ){
            String targetString = input.substring(input.length()-3,input.length());
            if ("000".equals(targetString)){
                input = input.substring(0,input.length()-3);
            }else {
                break;
            }
        }
        return input;
    }

    /***
     * @description 生产层级编号
     * @param input 输入编号
     * @param peerNode 是否有下属节点
     * @return
     * @return: java.lang.String
     */
    public static String createNo(String input,boolean peerNode) {
        int step = input.length() / 3;
        int supplement = 0;
        for (int i =0;i<step;i++ ){
            String targetString = input.substring(input.length()-3,input.length());
            if ("000".equals(targetString)){
                input = input.substring(0,input.length()-3);
                supplement++;
            }else {
                break;
            }
        }
        if (peerNode){
            input = String.valueOf(Long.valueOf(input) + 1L);
            for (int i =0;i<supplement;i++ ){
                input = input+"000";
            }
        }else {
            input = String.valueOf(Long.valueOf(input+"001"));
            for (int i =0;i<supplement-1;i++ ){
                input = input+"000";
            }
        }
        return input;
    }

    /***
     * @description 是否是其子类
     *
     * @param parentNo 父编号
     * @param sonNo 子编号
     * @return
 * @return: java.lang.Boolean
     */
    public static Boolean isParent(String parentNo,String sonNo) {
        parentNo = processString(parentNo);
        return sonNo.startsWith(parentNo);
    }

}


代码思路详解

这个类是一个编号处理工具类,主要用于处理15位长度的层级编号系统。下面我将详细解析每个方法和类的整体功能。

类概述

NoProcessing 类提供以下主要功能:

  1. 处理层级编号字符串

  2. 创建新的层级编号

  3. 判断父子编号关系

核心方法详解

1. processString(String input) 方法

功能:去除编号末尾连续的"000"部分,提取有效编号。

处理逻辑

  1. 计算编号的步长(总长度/3)

    • 因为编号是15位,每层用3位表示,所以step=5
  2. 从末尾开始检查每3位一组:

    • 如果是"000"则去除

    • 遇到非"000"则停止

  3. 返回处理后的字符串

示例

java

复制

输入 “100001001000000” → 处理过程:

  1. 检查最后3位"000" → 去除 → “100001001000”
  2. 检查新的最后3位"000" → 去除 → “100001001”
  3. 检查"001" → 不是"000" → 停止
    返回 “100001001”

使用场景:获取编号的有效部分,去除末尾的占位"000"

2. createNo(String input, boolean peerNode) 方法

功能:根据现有编号创建新的层级编号。

参数

  • input:基础编号

  • peerNode:是否创建同级节点(true)还是子级节点(false)

处理逻辑

  1. 先像processString一样去除末尾的"000"

  2. 根据peerNode参数决定如何生成新编号:

    • 同级节点(peerNode=true):当前数字+1,然后补回去除的"000"

    • 子级节点(peerNode=false):当前数字末尾+“001”,然后补回(去除的"000"数量-1)

示例

java

复制

// 创建同级节点
createNo(“100001001000000”, true) →

  1. 处理得到"100001001"
  2. 100001001 + 1 = 100001002
  3. 补回2组"000" → “100001002000000”

// 创建子级节点
createNo(“100001001000000”, false) →

  1. 处理得到"100001001"
  2. 添加"001" → “100001001001”
  3. 补回1组"000" → “100001001001000”

3. isParent(String parentNo, String sonNo) 方法

功能:判断一个编号是否是另一个编号的父级。

处理逻辑

  1. 先处理父编号去除末尾"000"

  2. 检查子编号是否以处理后的父编号开头

示例

java

复制

isParent(“100001000000000”, “100001001000000”) →

  1. 处理父编号 → “100001”
  2. 检查子编号是否以"100001"开头 → true

编号系统设计

从代码可以看出这是一个5层15位的编号系统:

  • 每层用3位数字表示

  • 层级关系通过数字前缀表示

  • "000"表示该层级无具体值

编号示例

复制

第一层:100000000000000 → “100”…
第二层:100001000000000 → “100”+“001”…
第三层:100001001000000 → “100”+“001”+“001”…
第四层:100001001001000 → “100”+“001”+“001”+“001”…
第五层:100001001001001 → “100”+“001”+“001”+“001”+“001”

使用场景推测

这类编号系统常用于:

  • 商品分类体系

  • 组织架构编码

  • 地区编码

  • 任何需要多层级表示的编码系统

代码特点

  1. 防御性处理:方法都考虑了字符串操作的安全问题

  2. 数值处理:使用Long处理大数字

  3. 层级清晰:严格的3位一组表示层级

  4. 灵活性:支持同级和子级节点创建

可能的使用示例

java

复制

// 1. 处理现有编号
String processed = NoProcessing.processString(“100001001000000”); // 返回"100001001"

// 2. 创建子分类编号
String newChild = NoProcessing.createNo(“100001000000000”, false); // 返回"100001001000000"

// 3. 检查分类关系
boolean isParent = NoProcessing.isParent(“100000000000000”, “100001000000000”); // 返回true

这个工具类为层级编号系统提供了完整的创建、处理和验证功能。

NoProcessing.processString(n.getCategoryNo()).length()/3-1))

修改

NoProcessing.processString(n.getCategoryNo()).length()/3-1 详细解析

这段代码是用来计算分类编号的层级深度,下面我将详细解释它的每个部分和整体功能。

代码分解

这个类是一个编号处理工具类,主要用于处理15位长度的层级编号系统。下面我将详细解析每个方法和类的整体功能。

类概述

NoProcessing 类提供以下主要功能:

  1. 处理层级编号字符串

  2. 创建新的层级编号

  3. 判断父子编号关系

核心方法详解

1. processString(String input) 方法

功能:去除编号末尾连续的"000"部分,提取有效编号。

处理逻辑

  1. 计算编号的步长(总长度/3)

    • 因为编号是15位,每层用3位表示,所以step=5
  2. 从末尾开始检查每3位一组:

    • 如果是"000"则去除

    • 遇到非"000"则停止

  3. 返回处理后的字符串

示例

java

复制

输入 “100001001000000” → 处理过程:

  1. 检查最后3位"000" → 去除 → “100001001000”
  2. 检查新的最后3位"000" → 去除 → “100001001”
  3. 检查"001" → 不是"000" → 停止
    返回 “100001001”

使用场景:获取编号的有效部分,去除末尾的占位"000"

2. createNo(String input, boolean peerNode) 方法

功能:根据现有编号创建新的层级编号。

参数

  • input:基础编号

  • peerNode:是否创建同级节点(true)还是子级节点(false)

处理逻辑

  1. 先像processString一样去除末尾的"000"

  2. 根据peerNode参数决定如何生成新编号:

    • 同级节点(peerNode=true):当前数字+1,然后补回去除的"000"

    • 子级节点(peerNode=false):当前数字末尾+“001”,然后补回(去除的"000"数量-1)

示例

java

复制

// 创建同级节点
createNo(“100001001000000”, true) →

  1. 处理得到"100001001"
  2. 100001001 + 1 = 100001002
  3. 补回2组"000" → “100001002000000”

// 创建子级节点
createNo(“100001001000000”, false) →

  1. 处理得到"100001001"
  2. 添加"001" → “100001001001”
  3. 补回1组"000" → “100001001001000”

3. isParent(String parentNo, String sonNo) 方法

功能:判断一个编号是否是另一个编号的父级。

处理逻辑

  1. 先处理父编号去除末尾"000"

  2. 检查子编号是否以处理后的父编号开头

示例

java

复制

isParent(“100001000000000”, “100001001000000”) →

  1. 处理父编号 → “100001”
  2. 检查子编号是否以"100001"开头 → true

编号系统设计

从代码可以看出这是一个5层15位的编号系统:

  • 每层用3位数字表示

  • 层级关系通过数字前缀表示

  • "000"表示该层级无具体值

编号示例

复制

第一层:100000000000000 → “100”…
第二层:100001000000000 → “100”+“001”…
第三层:100001001000000 → “100”+“001”+“001”…
第四层:100001001001000 → “100”+“001”+“001”+“001”…
第五层:100001001001001 → “100”+“001”+“001”+“001”+“001”

使用场景推测

这类编号系统常用于:

  • 商品分类体系

  • 组织架构编码

  • 地区编码

  • 任何需要多层级表示的编码系统

代码特点

  1. 防御性处理:方法都考虑了字符串操作的安全问题

  2. 数值处理:使用Long处理大数字

  3. 层级清晰:严格的3位一组表示层级

  4. 灵活性:支持同级和子级节点创建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