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近日又有新动作,宣布旗下ChatGPT迎来重大升级,如今它能记住与你的所有聊天记录,进而给出更贴合你个人风格的回复。此次升级率先面向Plus和Pro用户开放,OpenAI旨在让ChatGPT化身贴心助理,在写作、学习、咨询建议等众多场景中,主动理解你的喜好。不过,随着AI越来越“懂你”,隐私焦虑也随之而来,我们真的做好让它记住一切的准备了吗?

AI升级:从工具变伙伴,功能兼顾隐私
如今,AI正从工具向长期伙伴转变。OpenAI CEO Sam Altman盛赞ChatGPT新记忆功能,称其“好得出乎意料”,表明期望AI能陪伴用户成长。这一趋势在行业内已成共识,Google的Gemini和Anthropic的Claude也在研发“长记性”AI,旨在让机器人从客服工具变为长期助手。就规模和用户基数而言,OpenAI此次升级最具魄力。

功能上,面向Plus和Pro用户(部分地区除外),用户进入设置菜单,即可找到新上线的“参考保存的记忆”选项。开启后,ChatGPT会分析用户过往对话优化回答,但记录不会展示给用户。用户可自主删除聊天记录,控制是否用于个性化服务,还有“安全模式”保障隐私。若之前关闭记忆功能,此次不会强制开启;“临时聊天”模式可确保对话不被记忆。此外,用户可随时让ChatGPT“忘记某事”,查询其对自己的认知(暂无清晰可视化界面)。
AI记忆功能:利弊交织的变革
AI记忆功能开启后,好处显著。工作上,能持续输出风格统一的内容,辅助写邮件、做报告;学习时,能针对用户未掌握的知识点细致讲解;创作中,可延续用户灵感。有用户分享,因曾聊过“喜欢爬山”,ChatGPT推荐徒步路线时还贴心附上装备清单;还能依据用户编程水平调整讲解方式,节省时间。这让AI更像贴心陪伴者。
然而,风险也不容忽视。“记性太好”易引发数据泄露担忧,服务器若出问题,用户敏感信息可能泄露,未来还可能有其他机构间接获取信息。此外,AI可能误解用户话语,产生“虚假记忆”,此前就有人诱导ChatGPT记住虚构内容。OpenAI宣布内存更新后,不少用户表示担忧,认为这可能改变模型与用户的交互方式。人工智能评论家伊森·莫利克就表示不会开启该功能,他希望工作用的LLM保持清晰边界感,不掺杂过多个人信息,也不因过往对话“偷偷”调整回答风格。OpenAI联合创始人安德烈·卡帕西也担心ChatGPT会因自己早期的新手问题对自己产生偏见 。

便捷隐私的博弈与未来之舞
OpenAI此次升级似在押注用户更看重便捷性,而非隐私顾虑。升级虽留有“后悔药”,如关闭功能、清除记忆、开启匿名聊天模式,但用户若想拥有更“懂你”的AI,就需接受其掌握更多个人信息的代价。长远来看,这项技术发展会逐渐改变人们使用AI的方式,从单纯“使用”转变为“互动、交流、建立长期关系”,这虽听起来浪漫,但也引发了信任难题:用户究竟该给予AI多大程度的信任,是希望它永远记住自己,还是能偶尔遗忘?无论如何,此次升级都是OpenAI在AI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一步,至于它是飞跃还是越界,关键在于用户和OpenAI能否在“个性化”与“隐私”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