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修炼:list模拟实现

发布于:2025-05-01 ⋅ 阅读:(39) ⋅ 点赞:(0)

        Hello大家好!很高兴我们又见面啦!给生活添点passion,开始今天的编程之路!

我的博客:<但凡.

我的专栏:《编程之路》《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题海拾贝》《C++修炼之路》

欢迎点赞,关注!

目录

 

1、list的底层结构

2、list容器的构造

3、迭代器类的完善

4、list类的完善

        4.1、迭代器操作

        4.2、insert

4.3、erase

4.4、其他复用接口

4.5、初始化列表和拷贝构造

4.6、赋值运算符重载

4.7、析构函数

5、补充


 

1、list的底层结构

        list底层是双向带头循环链表,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高效的在list中插入,删除节点。但是不支持随机访问。如果我们想要获取特定位置的元素需要遍历链表。

2、list容器的构造

        list的模拟实现我们需要三个类,第一个类是节点,我们先把节点类写出来:

namespace danfan
{
	template<class T>
	struct list_node
	{
		list_node* _next;
		list_node* _prev;
		T _data;
		//构造函数
		list_node(const T& val = T())
			:_next(nullptr),
			_prev(nullptr),
			_data(val)
		{
		}
	};
}

        其中next指向后一个节点的地址,prev指向前一个节点的地址,data是这个节点存放的数据:

        我们再大致写一下迭代器类:

template<class T,class ref,class ptr>
struct list_iterator
{
	typedef list_iterator<T,ref,ptr> iterator;
    typedef list_node<T> Node;
	Node* _node;//迭代器指向的节点的地址

	list_iterator(Node* node)
		:_node(node)
	{
	}
};

        我们这里其实需要三个模板变量,至于为什么需要三个我后面会说。

        我们发现其实迭代器类和节点类都是用struct封装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实际在访问的时候不回去访问这个底层的节点,那就没必要把他设置成私有变量,那就用不到struct,用class就足够了。

        接着我们再来写一下list类:

template<class T>
class list
{
	typedef list_node<T> Node;
	typedef list_iterator<T,T&,T*> iterator;
	typedef list_iterator<T, const T&, const T*> const_iterator;
	void empty_list(const T& val=T())
{
	_head = new Node;//别忘了开空间
	_head->_next = _head;
	_head->_prev = _head;
	_head->_data = val;//默认为0

	_size = 0;
}
	list()
	{
		empty_list();
	}
private:
	Node* _head;
	size_t _size;
};

         _size的用途就是可以返回链表的大小。

3、迭代器类的完善

        我们回过头来完善一下迭代器类 

	template<class T,class ref,class ptr>
	struct list_iterator
	{
		typedef list_iterator<T,ref,ptr> iterator;
		typedef list_node<T> Node;
		Node* _node;//迭代器指向的节点的地址

		list_iterator(Node* node)
			:_node(node)
		{
		}
		iterator operator++()
		{
			_node = _node->_next;
			return _node;
		}
		iterator operator++(int)
		{
			iterator tmp(this->_node);
			_node = _node->_next;
			return tmp;
		}
		iterator operator--()
		{
			_node = _node->_prev;
			return _node;
		}
		iterator operator--(int)
		{
			iterator tmp(this->_node);
			_node = _node->_prev;
			return tmp;
		}
		ref operator*()
		{
			return _node->_data;
		}
		ptr operator->()
		{
			return &_node->_data;
		}
		bool operator!=(const iterator& s) const
		{
			return _node != s._node;
		}
		bool operator==(const iterator& s) const
		{
			return _node == s._node;
		}
	};

        我们需要把对于迭代器的操作,主要是加减,等于,不等于,解引用,->写出来。我们注意到我们的比较操作符没有大于和小于,因为我们在一开始就说过了,list的迭代器在内存上没有地址的大小关系,所以说不能用大于和小于号来比较。另外迭代器加减,不等于,解引用这三个是必须提供的,只有这三个提供了才能使用范围for。

        另外写注释的是我们的->运算符重载,这个运算符重载其实是在特定场景使用的。他主要是在list存储自定义类的时候使用。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访问:

struct A
{
	int _a;
	int _b;
	A(int a, int b)
		:_a(a),
		_b(b)
	{
		
	}
};
list<A> li;
auto it = li.begin();
cout << it->_a << endl;

        假设我们的begin()接口已经实现完了,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符号访问元素。这里按道理来说应该是->->两个符号才能访问-a,但是由于可读性的问题,省略了一个->符号,所以只剩下一个 -> 也可以正常访问。这个地方属于是特殊处理

        因为咱们的迭代器有const和非const两个版本,所以我们直接在模板迭代器类传入三个模板参数,其中第二个参数和第三个参数是T&,T*或const T&,const T*。这样我们在list类中可以根据我们typedef的迭代器类型来让编译器自己决定返回迭代器的类型。

4、list类的完善

        4.1、迭代器操作

iterator begin()
{
	return _head->_next;
}
iterator end()
{
	return _head;
}
const_iterator begin() const
{
	return _head->_next;
}
const_iterator end() const
{
	return _head;
}

        4.2、insert

        我们先实现insert因为后面的push_back可以复用insert,之后有很多接口又复用的push_back。list的insert实际上是在提供的迭代器位置之前插入元素。

        push_back我就一起在这里实现了。

void insert(iterator pos,const T& val)
{
	Node* cur= pos._node;
	Node* prev = cur->_prev;
	
	Node* newnode = new Node(val);
	newnode->_next = cur;
	cur->_prev = newnode;
	prev->_next = newnode;
	newnode->_prev = prev;

	++_size;//别忘了
}
void push_back(const T& x)
{
	insert(end(), x);
}

4.3、erase

iterator erase(iterator pos)
{
	assert(pos != end());//pos不能是最后一个元素

	Node* cur = pos._node;
	Node* next = cur->_next;
	Node* prev = cur->_prev;

	prev->_next = next;
	next->_prev = prev;
	delete cur;
	--_size;

	return next;
}

        注意点很多我们从上往下说:

        首先我们一定得断言一下,但需要注意断言不能写成pos<end(),因为咱们在list里面的迭代器根本不支持大于小于比较

        其次,不要忘记delete,不然会内存泄漏

        第三点,我们一定得返回迭代器,因为删除之后会有迭代器失效的问题,原来的那个迭代器位置的节点我们已经删除了。我们返回next会调用赋值拷贝一个迭代器。这个赋值拷贝是必须存在的,因为如果穿引用返回的话我们的next出函数时候生命周期就结束了。

4.4、其他复用接口

void push_front(const T& x)
{
	insert(begin(), x);
}
void pop_back()
{
	erase(--end());
}
void pop_front()
{
	erase(begin());
}
size_t size()
{
    return _size;
}

4.5、初始化列表和拷贝构造

        实际上我们应该先实现拷贝构造才能进行以上我们实现的这些接口。

list(list<T>& li)
{
	empty_list();
	for (auto& e : li)
	{
		push_back(e);
	}
}
list(std::initializer_list<T> il)
{
	empty_list();
	for (auto& e : il)
	{
		push_back(e);
	}
}

4.6、赋值运算符重载

         这里还是采用复用swap的写法。

void swap(list<T> li)
{
	std::swap(_head,li._head);
	std::swap(_size,li._size);
}
list<T>& operator=(list<T> li)
{
	swap(li);
	return *this;
}

4.7、析构函数

void clear()
{
	iterator it1 = begin();
	for (it1 != end())
	{
		it1=erase(it1);//防止迭代器失效
	}
}
~list()
{
	clear();
	delete _head;
	_head = nullptr;
	_size = 0;
}

5、补充

         我们实际上只实现了几个常用的接口,那些不常用的我们并没有实现。

        我们现在补充一下关于迭代器的知识点: 

        迭代器分为以上几种,我们在调用各种接口的时候实际上是按照要求传入迭代器的。

        随机访问迭代器支持读取,写入,递增递减,随机访问,多次遍历。比如我们vector的迭代器就是随机访问迭代器。

        双向迭代器不支持随机访问,我们不能直接跳转到指定位置,只能通过遍历找到指定位置。list迭代器就是双向迭代器。

        前向迭代器在和双向迭代器相比又不支持递减操作。单链表,还有之后的哈希表就是前向迭代器。

        剩下的两个迭代器就是只读和只写迭代器。

        这五个迭代器都具有父子集关系,如果一个接口要求传入前向迭代器,那么传入他的父集双向迭代器和随机访问迭代器也可以。但是反过来如果一个接口要求传入随机访问迭代器,就只能传入随机访问迭代器,传入他的子集(也就是剩下那四个迭代器)是不行的。(比如sort)。

        如果要求传入只读和只写就是传剩下三个迭代器都可以。只读和只写迭代器没有具体的例子。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我们下期再见!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