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WDB 创作者计划】_嵌入式硬件篇---寄存器与存储器&截断与溢出

发布于:2025-05-01 ⋅ 阅读:(49) ⋅ 点赞:(0)


前言

本文简单介绍了寄存器和存储器的区别以及截断与溢出。在计算机中,截断(Truncation)溢出(Overflow)都是由于数值存储空间有限而导致数据精度或范围问题,但它们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有所不同。下面详细寄存器与存储器,截断与溢出的区别:


一、寄存器与存储器

1. 定义与基本概念

寄存器(Register)

位置

位置:位于CPU内部,是CPU核心的一部分

功能

功能:用于临时存储指令、数据或地址,直接参与运算(如算术逻辑单元ALU的操作)。

特点

特点:速度极快,容量极小,由触发器(Flip-Flop)实现无延迟访问

存储器(Memory)

位置

位置:位于CPU外部,通过总线与CPU连接

功能

功能:存储程序、数据及中间结果,分为主存(如RAM)辅存(如硬盘)

特点

特点:速度较慢,容量大,按地址访问,需要时钟周期延迟。

2. 关键区别

特性 寄存器 存储器(主存,如RAM)
速度 最快(与CPU同频,1个时钟周期) 较慢(需通过总线访问,延迟高
容量 极小(通常几字节到几百字节) 极大(GB级甚至TB级
物理位置 CPU内部 CPU外部(主板或芯片组上)
访问方式 直接通过指令操作(如MOV AX, BX) 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如LOAD/STORE)
成本 极高(占用CPU芯片面积) 较低(单位容量成本低
用途 暂存操作数、地址或控制信息 存储程序、数据及运行时状态
功耗 高(高频访问) 相对较低(但动态RAM需刷新

3. 层级关系与协作

存储层次结构

寄存器 → 高速缓存(Cache) → 主存(RAM) → 辅存(硬盘/SSD)
速度递减,容量递增,成本递减。

协作示例

CPU从内存加载数据到寄存器 → 在寄存器中运算结果写回内存
例如:

MOV EAX, [0x1000]  ; 从内存地址0x1000加载数据到寄存器EAX
ADD EAX, 1         ; 在寄存器中执行加法
MOV [0x1000], EAX  ; 将结果存回内存

4. 为什么需要寄存器

性能优化

性能优化:寄存器提供零延迟访问,避免CPU因等待内存数据而停滞

指令支持

指令支持:许多CPU指令(如ADD、CMP)只能直接操作寄存器

减少总线竞争

减少总线竞争:频繁访问内存会导致总线拥堵,寄存器缓解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