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第一章:易语言概述
1.1 易语言简介
易语言是一门由中国开发者吴涛于2000年创建的编程语言,其最大特点是采用全中文编程环境,降低了中国程序员的学习门槛。作为一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易语言集成了编译器和集成开发环境(IDE),支持Windows平台下的应用程序开发。
易语言的设计初衷是为了解决英语编程语言对中国初学者的障碍。在语法结构上,它借鉴了Visual Basic的许多特性,但采用了完全中文化的关键字和函数命名。例如,“如果"代替"if”,"循环"代替"loop"等。这种设计使得没有英语基础的用户也能快速上手编程。
从技术架构看,易语言采用伪编译技术,将源代码编译为中间代码,然后通过运行时解释执行。这种设计既保证了执行效率,又提供了良好的跨平台潜力。易语言标准库包含了丰富的功能模块,从基本的字符串处理到网络通信、数据库操作等应有尽有。
1.2 易语言发展历史
易语言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2000-2004年是易语言的初创期。2000年第一个公开版本发布,确立了中文编程的基本范式。2002年推出2.0版本,增加了对面向对象编程的支持。2004年的3.0版本是一个重要里程碑,重构了编译器架构,大幅提升了性能。
2005-2010年是易语言的成熟期。2005年发布的3.8版本引入了可视化界面设计器,使GUI开发更加便捷。2007年的4.0版本改进了IDE,增加了代码提示和调试功能。这一时期,易语言在国产软件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2011年至今是易语言的平稳发展期。虽然随着Python等语言的普及,易语言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它仍然在国内教育领域和特定行业应用中保持活力。2014年推出的5.0版本进一步优化了开发体验,增加了对Unicode的全面支持。
1.3 易语言特点与优势
易语言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文编程环境:全中文的关键字、函数名和错误提示,大大降低了语言学习门槛。例如,一个简单的判断语句写作:“如果(条件成立,返回真,返回假)”,直观易懂。
快速开发能力:内置丰富的组件库和模块,配合可视化设计器,可以快速构建Windows应用程序。数据库操作、网络通信等常用功能都有封装好的命令。
面向对象支持:支持类、继承、多态等面向对象特性,同时保持语法简洁。例如定义一个类:
类 学生
属性 姓名
属性 年龄
方法 自我介绍()
返回 "我叫"+姓名+",今年"+到文本(年龄)+"岁"
结束 方法
结束 类
良好的兼容性:可以与C++、Delphi等语言编写的DLL交互,扩展功能。也支持调用Windows API,实现底层操作。
内置数据库支持:直接支持Access、SQLite等轻量级数据库,简化数据存储方案。
1.4 易语言应用领域
易语言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
教育领域:作为编程入门教学工具,特别适合中小学生和编程初学者。许多国内编程培训机构使用易语言作为第一门编程语言。
小型工具开发:常用于开发各种Windows平台的小型实用工具,如文件批量处理器、数据采集工具等。
企业管理系统:结合易语言内置的数据库支持,可以快速开发中小型企业管理软件,如库存管理、进销存系统等。
自动化办公:通过封装Office操作接口,易语言常用于开发办公自动化脚本,提高工作效率。
游戏辅助工具:在游戏外挂和辅助工具开发领域,易语言因其易用性和Windows操作能力而被广泛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易语言学习门槛低,但要开发高质量的商业软件,仍需要掌握扎实的编程基础和软件工程知识。
第二章:开发环境搭建
2.1 系统要求与安装准备
在开始易语言编程之前,需要确保开发环境满足基本要求并完成必要的准备工作。
硬件要求:
- 处理器:至少1GHz主频的x86或x64处理器
- 内存:最低512MB,建议1GB以上
- 硬盘空间:安装需要约200MB空间,建议预留1GB以上空间用于项目开发
- 显示器分辨率:建议1024×768或更高
软件要求:
- 操作系统:Windows XP SP3及以上版本(推荐Windows 7/10)
- 运行库:需要安装Microsoft Visual C++ 2008运行库
- 其他软件:建议安装文本编辑器(如Notepad++)作为辅助工具
安装前准备:
- 下载最新版易语言安装包(通常为.exe或.zip格式)
- 关闭杀毒软件(部分杀毒软件可能误报易语言程序)
- 确保有管理员权限进行安装
- 备份重要数据(虽然安装过程一般不会影响用户数据)
2.2 安装步骤详解
以下是详细的易语言安装步骤:
运行安装程序:
- 双击下载的安装文件(如"eyuyan_setup.exe")
- 选择安装语言(通常只有中文选项)
接受许可协议:
- 仔细阅读最终用户许可协议
- 勾选"我接受协议"选项
- 点击"下一步"继续
选择安装位置:
- 默认安装路径为"C:\Program Files\e"
- 可以点击"浏览"按钮自定义安装路径
- 注意:路径中最好不要包含中文或空格
选择组件:
- 通常选择"完全安装"以安装所有组件
- 可选组件包括:
- 核心编译器
- 集成开发环境
- 示例程序
- 帮助文档
创建快捷方式:
- 选择是否创建桌面快捷方式
- 选择是否创建快速启动栏快捷方式
等待安装完成:
- 点击"安装"按钮开始安装
- 等待进度条完成(通常需要1-3分钟)
完成安装:
- 勾选"运行易语言"选项立即启动IDE
- 点击"完成"按钮退出安装程序
2.3 开发环境配置
安装完成后,需要对开发环境进行基本配置:
首次运行设置:
- 选择界面风格(经典风格或现代风格)
- 设置默认字体(推荐使用"宋体"或"微软雅黑")
- 配置代码编辑区的字号(建议12-14px)
基本选项配置:
- 进入"工具"→"选项"菜单
- 在"编辑器"选项卡中:
- 设置缩进大小(通常4个空格)
- 启用自动缩进
- 启用行号显示
- 在"编译器"选项卡中:
- 设置默认输出目录
- 配置编译选项(如是否生成调试信息)
界面布局调整:
- 工具箱:通常停靠在左侧
- 属性窗口:通常停靠在右侧
- 代码编辑器:中央区域
- 输出窗口:底部区域
设置代码模板:
- 进入"工具"→"代码模板管理器"
- 添加常用代码片段,如:
// 主程序入口 程序 主程序 变量 变量1 为 整数型 // 此处写代码 返回 0 结束 程序
2.4 第一个易语言程序
让我们创建一个简单的"Hello World"程序来验证开发环境:
新建项目:
- 启动易语言IDE
- 点击"文件"→"新建"→"Windows窗口程序"
- 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带有一个空白窗口的项目
设计界面:
- 从工具箱拖拽一个"按钮"控件到窗口上
- 在属性窗口中:
- 修改按钮的"标题"属性为"点击我"
- 可以调整按钮的大小和位置
编写代码:
- 双击按钮进入代码编辑界面
- 在按钮的"被单击"事件中添加代码:
方法 按钮1_被单击() 信息框("Hello World!") 结束 方法
运行程序:
- 点击工具栏上的"运行"按钮(绿色三角形)
- 或按F5键编译并运行程序
- 点击窗口中的按钮,应该能看到弹出的"Hello World"消息框
保存项目:
- 点击"文件"→"保存"
- 选择保存位置
- 输入项目名称(如"我的第一个程序")
- 易语言项目通常包含多个文件,建议为每个项目创建单独的文件夹
通过这个简单程序,你已经完成了易语言开发环境的搭建和验证。接下来可以继续探索更复杂的编程概念和技巧。
第三章:基本语法与结构
3.1 程序基本结构
易语言程序具有清晰的结构层次,理解这些基本结构是编写易语言程序的基础。
程序框架:
一个完整的易语言程序通常包含以下部分:
程序 程序名称
// 全局变量声明区域
变量 全局变量1 为 整数型
// 主程序入口
方法 主程序()
// 局部变量声明
变量 局部变量1 为 文本型
// 程序逻辑代码
局部变量1 = "欢迎使用易语言"
输出调试文本(局部变量1)
返回 0 // 返回程序执行结果
结束 方法
// 其他自定义方法
方法 自定义方法1(参数1 为 整数型)
// 方法实现代码
结束 方法
结束 程序
程序组成部分详解:
- 程序声明:使用"程序"关键字开始,后面跟着程序名称,最后以"结束 程序"结尾。
- 变量声明区域:位于程序结构顶层,声明全局变量。
- 方法定义:包含主程序入口方法和自定义方法。
- 注释:使用"//“进行单行注释,或”/* */"进行多行注释。
代码块与缩进:
- 易语言不强制要求缩进,但良好的缩进习惯能提高代码可读性
- 一般使用4个空格作为一级缩进
- 代码块以"开始"/“结束"或特定关键字(如"方法”/“结束 方法”)界定
3.2 数据类型与变量
易语言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类型以满足不同编程需求。
基本数据类型:
整数型:存储整数值,包括:
- 字节型(0-255)
- 短整数型(-32,768~32,767)
- 整数型(-2,147,483,648~2,147,483,647)
- 长整数型(更大范围的整数)
小数型:存储浮点数,包括:
- 单精度小数型(约6-7位有效数字)
- 双精度小数型(约15-16位有效数字)
- 货币型(固定小数点,适合财务计算)
逻辑型:只有两个值:真、假
文本型:存储字符串,最大长度约20亿字符
日期时间型:存储日期和时间信息
变量声明与使用:
变量 年龄 为 整数型 // 声明一个整数变量
变量 姓名 为 文本型 = "张三" // 声明并初始化
变量 是否成年 为 逻辑型 = 假
变量 工资 为 小数型 = 5000.50
常量定义:
常量 圆周率 = 3.1415926
常量 公司名称 = "ABC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转换:
变量 str 为 文本型 = "123"
变量 num 为 整数型 = 到整数(str) // 文本转整数
变量 num2 为 整数型 = 456
变量 str2 为 文本型 = 到文本(num2) // 整数转文本
3.3 运算符与表达式
易语言支持丰富的运算符用于构建各种表达式。
算术运算符:
+ 加法
- 减法
* 乘法
/ 除法
% 取模
^ 幂运算
关系运算符:
== 等于
!= 不等于
> 大于
< 小于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逻辑运算符:
且 逻辑与
或 逻辑或
非 逻辑非
赋值运算符:
= 简单赋值
+= 加后赋值
-= 减后赋值
*= 乘后赋值
/= 除后赋值
运算符优先级:
- 括号 ()
- 正负号 + -
- 幂运算 ^
- 乘除 * / %
- 加减 + -
- 关系运算 > < >= <= == !=
- 逻辑非 非
- 逻辑与 且
- 逻辑或 或
- 赋值 =
表达式示例:
变量 a 为 整数型 = 10
变量 b 为 整数型 = 20
变量 c 为 整数型 = a * b + (a - b) ^ 2 // 10*20 + (10-20)^2 = 200 + 100 = 300
变量 及格 为 逻辑型 = (成绩 >= 60) 且 (出勤率 > 0.8)
3.4 流程控制结构
流程控制是编程中的核心概念,易语言提供了多种控制结构。
条件判断:
如果…否则结构:
如果 (条件表达式) // 条件为真时执行的代码 否则 // 条件为假时执行的代码 结束 如果
多重判断:
判断 (表达式) 情况 值1: // 代码块1 情况 值2: // 代码块2 默认: // 默认代码块 结束 判断
循环结构:
计次循环:
变量 i 为 整数型 计次循环 i 从 1 到 10 输出调试文本("当前循环次数: " + 到文本(i)) 结束 计次循环
条件循环:
变量 条件 为 逻辑型 = 真 当 (条件) // 循环体 // 需要修改条件值以避免无限循环 结束 当
直到循环:
变量 计数器 为 整数型 = 0 重复 计数器 = 计数器 + 1 输出调试文本("计数器: " + 到文本(计数器)) 直到 (计数器 >= 5) // 当条件为真时退出循环
跳转语句:
跳出循环:立即退出当前循环
计次循环 i 从 1 到 100 如果 (i > 50) 跳出循环 // 当i>50时退出循环 结束 如果 结束 计次循环
继续循环:跳过当前迭代,进入下一次循环
计次循环 i 从 1 到 10 如果 (i % 2 == 0) 继续循环 // 跳过偶数 结束 如果 输出调试文本("奇数: " + 到文本(i)) 结束 计次循环
综合示例:
方法 判断素数(数值 为 整数型) 为 逻辑型
如果 (数值 <= 1)
返回 假
结束 如果
变量 i 为 整数型
计次循环 i 从 2 到 数值-1
如果 (数值 % i == 0)
返回 假
结束 如果
结束 计次循环
返回 真
结束 方法
掌握这些基本语法和结构后,你已经可以编写具有一定逻辑复杂度的易语言程序了。接下来我们将学习更高级的编程概念和技术。
第四章:函数与模块化编程
4.1 函数定义与调用
函数是编程中实现代码重用的基本单元,易语言中的函数称为"方法"。
方法定义语法:
方法 方法名称([参数1 为 类型, 参数2 为 类型...]) [为 返回类型]
// 方法体
[返回 表达式]
结束 方法
无参数无返回值方法:
方法 问候()
信息框("你好!")
结束 方法
带参数的方法:
方法 显示消息(消息内容 为 文本型)
信息框(消息内容)
结束 方法
带返回值的方法:
方法 加法运算(数1 为 整数型, 数2 为 整数型) 为 整数型
返回 数1 + 数2
结束 方法
方法调用:
// 调用无返回值方法
问候()
// 调用带参数方法
显示消息("欢迎学习易语言")
// 调用带返回值方法
变量 结果 为 整数型 = 加法运算(5, 3)
参数传递方式:
值传递:默认方式,方法内修改参数不会影响原始变量
方法 修改值(参数 为 整数型) 参数 = 100 // 不影响外部变量
参考传递:使用"参考"关键字,方法内修改会影响原始变量
方法 修改参考(参考 参数 为 整数型) 参数 = 100 // 会影响外部变量
方法重载:
易语言支持方法名相同但参数不同的方法重载:
方法 显示(内容 为 文本型)
信息框("文本:" + 内容)
结束 方法
方法 显示(数值 为 整数型)
信息框("数字:" + 到文本(数值))
结束 方法
4.2 参数传递与返回值
深入理解参数传递机制和返回值处理是编写高质量方法的关键。
参数默认值:
可以为参数指定默认值,调用时可省略这些参数:
方法 设置信息(标题 为 文本型, 内容 为 文本型 = "默认内容")
信息框(内容, 0, 标题)
结束 方法
// 调用
设置信息("提示") // 使用默认内容
设置信息("警告", "系统即将关闭!")
不定参数:
使用"…"表示接受不定数量的参数:
方法 求和(...) 为 整数型
变量 总数 为 整数型 = 0
变量 i 为 整数型
计次循环 i 从 1 到 取参数数()
总数 = 总数 + 取参数值(i)
结束 计次循环
返回 总数
结束 方法
// 调用
变量 和 为 整数型 = 求和(1, 2, 3, 4, 5)
返回值处理:
- 使用"返回"语句返回方法结果
- 可以返回任意类型的数据
- 对于无返回值方法,可以省略"返回"语句或使用"返回"不带表达式
多返回值实现:
通过参考参数实现类似多返回值的效果:
方法 解析日期(日期文本 为 文本型, 参考 年 为 整数型, 参考 月 为 整数型, 参考 日 为 整数型)
// 解析逻辑
年 = 2023
月 = 5
日 = 15
结束 方法
// 调用
变量 y, m, d 为 整数型
解析日期("2023-05-15", y, m, d)
4.3 作用域与生命周期
理解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命周期对于避免编程错误至关重要。
变量作用域:
全局变量:在程序顶层声明的变量,整个程序可见
变量 全局计数 为 整数型 = 0 // 全局变量 方法 增加计数() 全局计数 = 全局计数 + 1 // 可以访问
局部变量:在方法内部声明的变量,仅在该方法内可见
方法 测试() 变量 临时值 为 整数型 = 10 // 局部变量 全局计数 = 临时值 // 可以访问全局变量
块级变量:在代码块(如循环、条件)中声明的变量,仅在该块内可见
方法 块作用域() 如果 (真) 变量 块变量 为 整数型 = 5 // 块级变量 输出调试文本(块变量) // 可以访问 结束 如果 输出调试文本(块变量) // 错误!块变量不可见
变量生命周期:
- 全局变量:随程序启动而创建,程序结束时销毁
- 局部变量:方法调用时创建,方法返回时销毁
- 静态变量:使用"静态"关键字声明,生命周期同全局变量,但作用域仍为局部
方法 计数() 静态 计数 为 整数型 = 0 // 静态变量 计数 = 计数 + 1 返回 计数
命名冲突解决:
当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同名时,局部变量优先:
变量 x 为 整数型 = 10 // 全局变量
方法 测试()
变量 x 为 整数型 = 20 // 局部变量
输出调试文本(x) // 输出20
输出调试文本(全局.x) // 使用"全局."前缀访问全局变量,输出10
4.4 模块化编程实践
模块化是将程序分解为独立、可重用单元的过程,能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代码文件组织:
- 主程序文件:包含程序入口和核心逻辑
- 模块文件:包含相关功能的集合
// 在"数学模块.ey"中 模块 数学模块 方法 平方(数值 为 小数型) 为 小数型 返回 数值 * 数值 结束 方法
模块导入与使用:
导入 数学模块 // 导入模块
方法 主程序()
变量 结果 为 小数型 = 数学模块.平方(4.5)
结束 方法
功能分解原则:
- 单一职责:每个方法只做一件事
- 适当粒度:方法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一屏(约50行)
- 低耦合高内聚:模块内部联系紧密,模块间依赖少
实用模块设计示例:
模块 字符串工具
// 判断字符串是否为空
方法 是否为空(文本 为 文本型) 为 逻辑型
返回 文本 == "" 或 文本 == 取空白文本(取文本长度(文本))
结束 方法
// 反转字符串
方法 反转(文本 为 文本型) 为 文本型
变量 长度 为 整数型 = 取文本长度(文本)
变量 结果 为 文本型 = ""
变量 i 为 整数型
计次循环 i 从 长度 降到 1
结果 = 结果 + 取文本中间(文本, i, 1)
结束 计次循环
返回 结果
结束 方法
结束 模块
模块化开发流程:
- 分析需求,确定功能模块
- 设计模块接口(公开方法)
- 实现模块功能
- 编写测试代码验证模块
- 集成模块到主程序
通过良好的模块化设计,可以构建出结构清晰、易于维护的易语言应用程序。随着项目规模增大,模块化的重要性会愈发凸显。
第五章:面向对象编程
5.1 类与对象基础
面向对象编程(OOP)是易语言的重要特性,通过类和对象实现数据封装和代码组织。
类定义基本语法:
类 类名称
// 属性声明
属性 属性名称1 为 数据类型 [= 初始值]
// 方法定义
方法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为 返回类型]
// 方法实现
结束 方法
// 构造方法
方法 构造()
// 初始化代码
结束 方法
// 析构方法
方法 析构()
// 清理代码
结束 方法
结束 类
简单类示例:
类 人
属性 姓名 为 文本型
属性 年龄 为 整数型
方法 自我介绍() 为 文本型
返回 "我叫" + 姓名 + ",今年" + 到文本(年龄) + "岁"
结束 方法
方法 构造(姓名参数 为 文本型, 年龄参数 为 整数型)
姓名 = 姓名参数
年龄 = 年龄参数
结束 方法
结束 类
对象创建与使用:
// 创建对象
变量 张三 为 人 = 创建 人("张三", 25)
// 访问属性
输出调试文本(张三.姓名) // 输出"张三"
// 调用方法
变量 介绍 为 文本型 = 张三.自我介绍()
信息框(介绍) // 显示"我叫张三,今年25岁"
// 销毁对象
销毁 张三
属性访问控制:
公开属性:默认情况,可以在类外部访问
属性 名称 为 文本型 // 公开属性
私有属性:只能在类内部访问,使用"_"前缀约定
属性 _内部数据 为 整数型 // 私有属性(约定)
方法访问控制:
- 公开方法:可以在类外部调用
- 私有方法:只能在类内部调用,使用"_"前缀约定
方法 _内部处理() // 私有方法实现
5.2 继承与多态
继承是OOP的重要特性,允许创建层次化的类结构。
继承基本语法:
类 子类名称 继承自 父类名称
// 新增属性
// 重写或新增方法
结束 类
继承示例:
类 学生 继承自 人
属性 学号 为 文本型
属性 班级 为 文本型
方法 自我介绍() 为 文本型
返回 父类.自我介绍() + ",学号:" + 学号 + ",班级:" + 班级
结束 方法
方法 构造(姓名 为 文本型, 年龄 为 整数型, 学号参数 为 文本型, 班级参数 为 文本型)
父类.构造(姓名, 年龄) // 调用父类构造方法
学号 = 学号参数
班级 = 班级参数
结束 方法
结束 类
多态实现:
多态允许不同类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不同响应。
类 形状
方法 计算面积() 为 小数型
返回 0
结束 方法
结束 类
类 圆形 继承自 形状
属性 半径 为 小数型
方法 计算面积() 为 小数型
返回 3.1415926 * 半径 * 半径
结束 方法
结束 类
类 矩形 继承自 形状
属性 长度 为 小数型
属性 宽度 为 小数型
方法 计算面积() 为 小数型
返回 长度 * 宽度
结束 方法
结束 类
// 使用多态
变量 形状列表 为 形状[] = {创建 圆形(5.0), 创建 矩形(4.0, 6.0)}
变量 i 为 整数型
计次循环 i 从 1 到 取数组上限(形状列表)
输出调试文本("面积: " + 到文本(形状列表[i].计算面积()))
结束 计次循环
抽象类与抽象方法:
易语言虽然没有直接的"abstract"关键字,但可以通过约定实现抽象类:
类 抽象形状
// 抽象方法(子类必须实现)
方法 计算面积() 为 小数型
抛出异常("抽象方法必须被重写")
结束 方法
结束 类
5.3 封装与接口
良好的封装是OOP设计的关键,接口则定义了一组契约。
封装实践:
- 将数据设为私有
- 通过公开方法访问和修改数据
- 添加必要的验证逻辑
类 银行账户
属性 _余额 为 小数型 = 0.0 // 私有属性
// 公开方法访问私有属性
方法 获取余额() 为 小数型
返回 _余额
结束 方法
方法 存款(金额 为 小数型)
如果 (金额 <= 0)
抛出异常("存款金额必须大于0")
结束 如果
_余额 = _余额 + 金额
结束 方法
方法 取款(金额 为 小数型) 为 逻辑型
如果 (金额 <= 0 或 金额 > _余额)
返回 假
结束 如果
_余额 = _余额 - 金额
返回 真
结束 方法
结束 类
接口定义与实现:
易语言中没有直接的接口语法,但可以通过抽象类和约定模拟:
类 可序列化接口
方法 序列化() 为 文本型
抛出异常("必须实现序列化方法")
结束 方法
方法 反序列化(数据 为 文本型)
抛出异常("必须实现反序列化方法")
结束 方法
结束 类
// 实现接口
类 用户数据 继承自 可序列化接口
属性 用户名 为 文本型
属性 密码 为 文本型
方法 序列化() 为 文本型
返回 "用户名=" + 用户名 + "&密码=" + 密码
结束 方法
方法 反序列化(数据 为 文本型)
// 解析逻辑
结束 方法
结束 类
5.4 面向对象设计案例
通过一个完整的案例展示面向对象设计实践。
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
// 基类:图书
类 图书
属性 _书名 为 文本型
属性 _作者 为 文本型
属性 _ISBN 为 文本型
属性 _在库 为 逻辑型 = 真
方法 构造(书名 为 文本型, 作者 为 文本型, ISBN 为 文本型)
_书名 = 书名
_作者 = 作者
_ISBN = ISBN
结束 方法
方法 获取书名() 为 文本型
返回 _书名
结束 方法
方法 借出() 为 逻辑型
如果 (非 _在库)
返回 假
结束 如果
_在库 = 假
返回 真
结束 方法
方法 归还()
_在库 = 真
结束 方法
结束 类
// 派生类:电子书
类 电子书 继承自 图书
属性 _文件大小 为 整数型 // MB
属性 _下载链接 为 文本型
方法 构造(书名 为 文本型, 作者 为 文本型, ISBN 为 文本型, 大小 为 整数型, 链接 为 文本型)
父类.构造(书名, 作者, ISBN)
_文件大小 = 大小
_下载链接 = 链接
结束 方法
方法 下载() 为 逻辑型
// 实现下载逻辑
返回 真
结束 方法
结束 类
// 图书馆类
类 图书馆
属性 _图书列表 为 图书[]
属性 _名称 为 文本型
方法 构造(名称 为 文本型)
_名称 = 名称
_图书列表 = 创建 图书[0] // 空数组
结束 方法
方法 添加图书(新书 为 图书)
插入成员(_图书列表, 取数组成员数(_图书列表)+1, 新书)
结束 方法
方法 查找图书(书名 为 文本型) 为 图书[]
变量 结果 为 图书[] = 创建 图书[0]
变量 i 为 整数型
计次循环 i 从 1 到 取数组成员数(_图书列表)
如果 (寻找文本(_图书列表[i].获取书名(), 书名) != -1)
插入成员(结果, 取数组成员数(结果)+1, _图书列表[i])
结束 如果
结束 计次循环
返回 结果
结束 方法
结束 类
// 使用示例
方法 主程序()
变量 我的图书馆 为 图书馆 = 创建 图书馆("市立图书馆")
// 添加图书
变量 书1 为 图书 = 创建 图书("易语言入门", "张三", "123-456")
变量 书2 为 电子书 = 创建 电子书("高级编程", "李四", "789-012", 10, "http://example.com/book")
我的图书馆.添加图书(书1)
我的图书馆.添加图书(书2)
// 查找图书
变量 搜索结果 为 图书[] = 我的图书馆.查找图书("编程")
变量 i 为 整数型
计次循环 i 从 1 到 取数组成员数(搜索结果)
输出调试文本("找到图书: " + 搜索结果[i].获取书名())
结束 计次循环
结束 方法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如何运用面向对象思想设计一个具有一定复杂度的系统。关键在于识别系统中的实体(如图书、图书馆),定义它们的属性和行为,并通过继承和组合建立类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