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系统开发

发布于:2025-05-11 ⋅ 阅读:(23) ⋅ 点赞:(0)

目录

​编辑1、软件质量保证

2、软件文档

2.1开发文档

2.2产品文档(用户)

2.3管理文档(负责人)

3、软件工程概述

4、CMM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

1、初始级

2、可重复级

3、已定义级

4、已管理级

5、优化级

5、CMMI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6、开发模型                

6.1瀑布模型

6.2V模型

6.3演化模型(适用于大型项目的迭代过程)

6.4原型模型(适用于中小项目的迭代过程模型)

原型模型与演化模型的区别

6.5 螺旋模型

6.6增量模型

6.7喷泉模型

6.8RPU模型

6.9敏捷开发

6.9.1极限编程XP

其他敏捷方法

7、软件开发方法

7.1结构化方法(对应瀑布模型)

7.2原型法

7.3面向对象方法

8、系统分析

8.1需求分析

8.2数据流图DFD

8.3需求分析的工具

8.4系统设计

概要设计(模块间结构及关系)

详细设计(模块内内部)

这个重要呢★★★ 

内聚类型 (高内聚)

耦合类型(低耦合)

8.5系统测试

测试分类

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

McCaBe复杂度

8.6系统维护

8.7软件质量保证


1、软件质量保证

2、软件文档

2.1开发文档

2.2产品文档(用户)

2.3管理文档(负责人)

3、软件工程概述

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

4、CMM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

1、初始级

发过程杂乱无章,几乎没有明确定义的步骤,项目成功完全依赖个人能力和"英雄式"核心人物的作用。

2、可重复级

建立了基本项目管理过程,能够跟踪费用、进度和功能特性。通过重复同类项目的成功经验,可以避免已知的常见问题。

3、已定义级

管理和工程两方面的软件过程已经文档化、标准化,形成组织级标准。还能总结不同类型项目的共同特性。        标准过程

4、已管理级

在已定义级基础上形成详细度量标准,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即使是非专业管理人员(如艺术背景的富二代接管软件公司)也能理解并执行这些标准。

5、优化级

定量分析和采用新技术、新观念进行持续优化。

5、CMMI软件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相比CMM,CMMI增加了CL0(未完成级),表示项目根本未能完成。

6、开发模型                

6.1瀑布模型

6.2V模型

6.3演化模型(适用于大型项目的迭代过程)

适用于需求不明确或经常变化的情况,而瀑布模型要求需求明确

演化模型是迭代的过程模型,逐步开发出完整的软件版本

先开发核心功能稳住客户,再逐步完善其他,通过迭代降低开发风险,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大

6.4原型模型(适用于中小项目的迭代过程模型)

  • 用户需求不清、需求经常变化的中小型项目
  • 开发流程:快速构建原型→用户试用→收集反馈→改进原型
  • 特点:初始原型往往会被抛弃,最终产品可能与原型差异很大
原型模型与演化模型的区别
  • 原型模型适合中小型项目,演化模型适合大型项目
  • 原型模型的原型常被抛弃,演化模型的核心功能会被保留
  • 原型模型主要用于需求探索,演化模型用于功能完善

6.5 螺旋模型

特别适用庞大、复杂<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