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ostname
作用:显示计算机的完整计算机名的主机名部分。仅当 Internet 协议 (TCP/IP) 协议作为组件安装在网络的网络适配器的属性中时,此命令才可用。
工作原理:
2.ping
作用:
1.用来检测网络的连通情况和分析网络速度
2.根据域名得到服务器 IP
3.根据 ping 返回的 TTL 值来判断ping对象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及数据包经过路由器数量。
工作原理:ping 命令是基于 ICMP 协议来工作的,「 ICMP 」全称为 Internet 控制报文协议(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ping 命令发送一份ICMP回显请求报文给目标主机,并等待目标主机返回ICMP回显应答,ICMP协议会要求目标主机在收到消息之后,必须返回ICMP应答消息给源主机,源主机在一定时间内收到了目标主机的应答,两台主机之间网络是可达的。
3.ipconfig/all
作用:列出计算机上所有网络适配器的详细信息,包括 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 服务器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工作原理:1.当我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ipconfig /all 并按下回车键时,操作系统会调用 ipconfig 实用程序。
2.ipconfig 实用程序会向操作系统请求获取当前计算机上所有网络适配器的配置信息。
3.操作系统将收集这些信息,并显示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
4.nslookup
作用:nslookup 用于查询 DNS (Domain Name System) 服务器,以获取特定主机或域名的 IP 地址或域名解析信息。
工作原理: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nslookup,然后输入要查询的主机名或 IP 地址时,nslookup 向指定的 DNS 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并返回相应的解析结果。它帮助我诊断网络问题,验证主机名解析是否正常,以及检查域名服务器的配置情况。
5.nbtstat –a <ip_address>
作用:nbtstat 命令用于显示与 NetBIOS 相关的信息,包括远程主机的 NetBIOS 名称表。
工作原理:
1.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nbtstat -a <ip_address>
2.发送 NetBIOS 数据包:系统会向指定的 IP 地址发送一个 NetBIOS 数据包。
3.等待响应:系统等待目标主机的响应。
4.解析响应:如果目标主机响应了该请求,系统将解析接收到的数据包,并提取其中的 NetBIOS 信息。
5.显示结果:系统显示解析后的结果,包括主机名、NetBIOS 名称、工作组名称等。
6.netstat –a
作用:netstat 命令用于显示有关网络连接和统计信息,包括本地计算机当前的网络连接状态和端口使用情况。
工作原理:获取网络连接信息:系统会获取当前计算机上所有活动的网络连接信息,包括本地 IP 地址、远程 IP 地址、连接状态、协议类型;获取监听端口信息:系统会获取我的计算机上正在侦听的端口信息,包括本地 IP 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等;显示结果:系统把获取到的网络连接和监听端口信息显示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上。
7.netstat –s –e
作用:netstat -s -e 命令用于显示有关网络统计数据和以太网接口的详细信息。
工作原理:先获取网络连接列表:netstat 会获取我的计算机上所有活动的网络连接列表,包括TCP、UDP和RAW协议等;显示连接状态:netstat 将获取到的网络连接状态按照特定的格式显示在命令行窗口中,列出每个连接的本地IP地址、本地端口号、远程IP地址、远程端口号、连接状态以及进程ID等详细信息;显示网络统计信息:使用参数-s,netstat显示各种协议的网络统计信息,例如TCP、UDP、ICMP等的数据包发送和接收情况,错误报告等;显示网络接口的统计信息:使用参数-e,netstat 显示了计算机的网络接口的统计信息。
8.arp –a
作用:arp -a 命令用于显示本地计算机的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缓存表,其中包含已解析的 IP 地址和相应的物理 MAC 地址。
工作原理:a. 收集统计信息:netstat 会收集各个协议(如 TCP、UDP)的统计数据,包括已传输的字节数、数据包数、错误数等;b. 获取网络接口信息:netstat 会获取每个网络接口的详细信息,包括接口名称、描述、物理地址(MAC 地址)、传输速度等;c. 显示统计信息:netstat 统计信息按协议分类显示, TCP 的统计数据和 UDP 的统计数据分别显示在不同的部分;d. 显示网络接口信息:netstat 把每个网络接口的详细信息显示在相应的部分,包括接口名称、描述、物理地址、传输速度。
9.tracert <hostname>/<ip_address>
作用:tracert 命令用于跟踪数据包从本地计算机到目标主机的路径,显示每个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往返时间。
工作原理:先发送数据包:tracert 向目标主机发送一系列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具有不同的 time-to-live (TTL) 值。TTL 值指定了数据包在网络上能够经过的最大路由器跃点数;路由器返回:当数据包到达第一个路由器时,该路由器会将其 TTL 减小1,并将其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如果 TTL 到达零,路由器将丢弃数据包并发送 "超时" 错误消息;显示路由器:tracert 接收到 "超时" 错误消息后,会显示当前路由器的 IP 地址,然后它递增 TTL 值,继续发送数据包,直到到达目标主机为止;显示往返时间:对于每个路由器,tracert 还会显示数据包往返所需的时间,帮助我确定每个路由器的响应速度和网络延迟情况。
10.pathping <hostname>/<ip_address>
作用:pathping 命令结合了 tracert 和 ping 命令的功能,用于跟踪数据包的路径并提供关于每个节点的延迟信息。
工作原理:发送数据包:pathping 向目标主机发送一系列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具有不同的 TTL 值;每当数据包经过一台路由器时,该路由器会将其 TTL 减小1,并将其转发到下一个路由器,如果TTL到达零,路由器将丢弃数据包并发送 "超时" 错误消息,pathping 记录路由器的 IP 地址并计算往返时间,路由器响应汇总:pathping 把此过程重复多次,以便收集足够的数据并计算路由器的平均响应时间和数据包丢失率等信息;显示结果:pathping 显示目标主机和每个路由器的名称和 IP 地址,并在每个路由器处显示它们的平均往返时间和数据包丢失率。
11.route print
作用:route print 命令用于显示本地计算机的 IP 路由表,包括目标网络、网关、接口和跃点数等信息。
工作原理:获取路由表:route print 会获取本地计算机的所有路由信息,包括默认网关、子网掩码、接口类型、以及到达目标网络所需的下一跳路由器等信息;显示路由表:route print 把获取到的路由信息按照特定的格式显示在命令行窗口中,包括网络目标、子网掩码、网关、接口和路由类型等信息;解析路由表:对于每个路由,route print 会根据目标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以及本地计算机的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来确定该路由是否适用于当前连接,路由适用,则将其添加到路由缓存中。
12.net share
作用:net share 命令用于显示或控制本地计算机上共享资源的信息。
工作原理:获取共享列表:net share 会获取当前计算机上所有共享资源的列表,net share 将获取到的共享资源信息按照特定的格式显示在命令行窗口中,列出每个共享资源的名称、路径和访问权限等详细信息。
13.net user
作用:net user 命令用于管理本地计算机上的用户账户,包括显示用户列表、更改密码等操作。
工作原理:net user 会获取计算机上所有用户账户的列表,包括用户名称、账户类型、账户状态等信息。
14.net use
作用:net use 命令用于连接到共享文件夹或打印机,或断开这些连接。
工作原理:net use 会根据用户指定的路径、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连接到指定的网络共享资源,并在本地计算机上创建一个映射驱动器或虚拟目录,使得我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访问网络共享资源,当我不再需要访问网络共享资源时,net use 用来断开与该共享资源的连接,并释放所有相关资源。
15.net session
作用:net session 命令用于显示本地计算机上当前的会话信息,包括连接到计算机的用户会话列表。
工作原理:当用户访问到一个服务器,如果服务器启用Session,服务器就要为该用户创建一个SESSION,在创建这个SESSION的时候,服务器首先检查这个用户发来的请求里是否包含了一个SESSION ID,如果包含了一个SESSION ID则说明之前该用户已经登陆过并为此用户创建过SESSION,那服务器就按照这个SESSION ID把这个SESSION在服务器的内存中查找出来;如果客户端请求里不包含有SESSION ID,则为该客户端创建一个SESSION并生成一个与此SESSION相关的SESSION ID;这个SESSION ID是唯一的、不重复的、不容易找到规律的字符串,这个SESSION ID将被在本次响应中返回到客户端保存,而保存这个SESSION ID的正是COOKIE,在交互过程中浏览器可以自动的按照规则把这个标识发送给服务器。
思考题:
1. 如果要使连接在同一物理网段上的计算机都能彼此通信正常工作,那么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只要IP地址处于同一个网络地址空间内,并且子网掩码正确地划分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连接在同一物理网段上的计算机就能够彼此通信正常工作。
2.当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时,测试网络是否连通需要用哪个命令?其测试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ping命令
步骤:1.打开命令提示符或终端窗口
2.输入命令 "ping <目标主机IP地址>",然后按下回车键
3.等待片刻,观察 ping 命令的输出结果
4.如果返回结果中有类似 "Reply from <目标主机IP地址>: 字节=32 时间=XXms TTL=XX" 的信息,则表示网络连通正常;如果返回结果中有超时或无法到达目标主机的信息,则表示网络可能存在问题
3. 若有 58 台机器组成一 LAN,如何规划 IP?
58台机器需要至少6位二进制数来表示,即 log2(58) ≈ 6。
因此,至少需要一个26位的子网掩码(32 - 6 = 26),可以选择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对应的CIDR表示为192.168.1.0/26。
假设我将192.168.1.0/26划分为多个子网,其中第一个子网为192.168.1.0,第二个子网为192.168.1.64,第三个子网为192.168.1.128...;每个子网中可以分配62个可用的IP地址给设备使用,其中一个IP地址作为网络地址,一个IP地址作为广播地址,因此每个子网可以为60台设备分配唯一的IP地址,实际中需要确保在整个LAN中没有重复的IP地址,同时考虑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IP地址规划,在为每个子网分配IP地址时,需要确保不同子网中的IP地址不重复,还需要考虑为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分配静态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