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第二大脑?读书笔记

发布于:2025-05-24 ⋅ 阅读:(14) ⋅ 点赞:(0)

2025/05/11 发表想法
每个人都是矛盾结合体,既想学到新知识、新的能力,又想没办法专注的学习,既无法专注有渴望学习新技能,逐渐会产生焦虑、失眠等负面症状,这就是现实社会现照,那怎么办?我们能回避吗?显然不行,我们只有面对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原文:许多人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我们一面浸淫在海量的知识之中,一面又无比渴望拥有智慧;我们一面开辟出各种脑力拓展途径,一面又让自己的专注力每况愈下;我们在肩负的责任与内心的热望之间进退失据,从而变得既无法专心致志,又难得片刻喘息。

2025/05/11 发表想法
我们往往看到别人的成功,或则别人的方案受欢迎,背后是别人比你花了几倍的时间在专注的做这件事情,深度思考这件事情,而我们大多数时候是在浅浅的为了完成任务而在做这件事情。

原文:会议开始了,你的团队开始对该项目进行讨论。你是如此胸有成竹,因为对于这一重大问题,你早已展开过多维度的深度剖析,推演过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考虑到了大局影响,甚至还吸纳了来自同事们的诸多反馈和建议。你在会议中慷慨陈词,既坚定自身立场,又对团队成员们的观点持开放态度。你希望在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同时,通过集思广益,将整个讨论引向最佳的结果。同事们提出的所有重要见解、创新思路以及未知变数都被如数记录在你的第二大脑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25/05/11 发表想法
思维方式的革新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这句话写的比较贴切,感同身受!!

原文:思维方式的革新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因此他人很快也会觉察出你的变化。他们开始发现你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规模的知识体系了然于胸;他们对你的惊人记忆力津津乐道,但却不知道其实你并没有刻意去记忆任何事情;他们对你长期以来在开发脑力上付出的卓越努力啧啧称羡,而事实上你只是种下了灵感的种子并静待花开而已。

2025/05/11 发表想法
我理解作者说的抽象的知识变得有血有肉,其实就是我们要关注细节、记录细节,感触我们做的事情,把我们做的事情的逻辑、方法、感受都记录下来,日后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查阅,把一些需要记忆的事情让第二大脑来做,我们的大脑是用来创造的,而不是记录的,大脑的容量也是有限的,记得做了会出现问题的,我们要逐渐的减少大脑的记忆负担。
原文:一旦学会了如何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有血有肉,那么你的逐梦未来之旅便已万事俱备。无须额外摄取更多的信息或开展更多的研究,你的信息管理能力已经足以让你从已知信息的丰富细节中挖掘出无穷的新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025/05/11 发表想法
我们个体要不断地寻找自己适合的记录方式,之前是找不到足够好的信息而烦恼,现在的是信息量太多而出现问题,这就是信息传播太发达而出现的副作用,

原文:我们将各种深度好文加入收藏以便日后阅览,但却很难腾出时间细细品味;我们不辞辛劳创建了无数文档,却在短暂使用后便抛诸邮箱或文档系统的故纸堆中;我们的大量智力成果—头脑风暴、照片、规划、研究等—往往都被尘封在电脑硬盘中,或是遗失在云端的某个角落。我相信,科技的发展已经迎来了一个新的拐点—更加先进、更加亲和用户,也更加易于与人类的生物性大脑进行整合。随着电子计算机变得体积愈发小巧、性能愈发强大、功能愈发直观,它们无疑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