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Flexus+DeepSeek征文|对云服务单机部署和CCE高可用部署的零基础教学

发布于:2025-07-03 ⋅ 阅读:(20) ⋅ 点赞:(0)

前引: 在云计算快速发展的今天,华为云凭借其强大的基础设施、灵活的容器服务和全面的生态集成,成为企业构建现代化应用平台的首选。无论是通过云服务器(ECS)进行单机部署以快速验证业务,还是利用云容器引擎(CCE)实现高可用、高弹性的容器化架构,华为云都为开发者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本文以教学为导向,结合Dify-LLM应用开发平台的实际部署案例,详细讲解如何在华为云上实现云服务器单机部署和CCE高可用部署。从基础配置到高级优化,本文将为您提供清晰的步骤和实用技巧,帮助您快速上手华为云的部署实践,构建稳定、高效的云端应用!

目录

一:云计算与华为云的背景

(1)云计算: 

(2)华为云背景:

(3)核心服务:

(4)优势:

二:单机部署与高可用部署的适用场景

云单机部署:

高可用部署: 

三:本文章目标与框架结构讲解

(1)目标 

(2)结构

四:单机部署与CCE高可用部署的对比

五:云服务器单机部署教学

(1)单机部署的场景与优势

(2)单机部署步骤

(3)部署感受

六:CCE高可用部署教学

(1)高可用性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重要性:

(2)准备工作

桶名称的获取:

秘钥的获取:

委托的创建:

委托的授权:

(3)部署步骤

(4)部署感受

七:常见问题与故障排查

(1)单机部署常见问题

(2)CCE高可用部署常见问题

八:总结与进阶实践

(1)单机部署与CCE高可用部署的适用场景总结

(2)华为云部署的最佳实践


一:云计算与华为云的背景

(1)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按需提供计算资源(如服务器、存储、数据库、软件等)的服务模式,具有高弹性、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等特点。云计算分为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三种主要模式,广泛应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AI开发、大数据处理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容器化、微服务和AI技术的兴起,云计算平台在提供高性能、高可用性和智能化服务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2)华为云背景:

华为云是华为公司推出的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品牌,提供包括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AI、大数据分析等全栈云服务。华为云以其高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和全球化部署能力著称,服务覆盖亚太、欧洲、拉美等多个区域

(3)核心服务:

云服务器(ECS):提供弹性计算能力,适合单机部署场景

云容器引擎(CCE):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管理平台,支持高可用集群部署

负载均衡(ELB)、对象存储(OBS)、分布式缓存(Redis)等,满足多样化应用需求

AI服务:如ModelArts和DeepSeek,助力AI开发和部署(如Dify-LLM平台)

(4)优势:

高性能计算能力,支持大规模AI和大数据工作负载

全球化多可用区部署,确保高可用性和容灾能力

丰富的生态集成,与Dify等开源平台无缝协作

二:单机部署与高可用部署的适用场景

云单机部署:

开发与测试:开发者需要在快速验证应用功能或测试新功能时使用单机部署(如在ECS上部署Dify-LLM)

小型应用:适合访问量较低、业务逻辑简单的应用,如个人项目或初创企业的小规模Web服务

低成本需求:预算有限的场景,单机部署无需复杂配置,成本较低

高可用部署: 

企业级应用:需要高并发、持续可用性的业务,如电商平台、在线教育、AI推理服务等

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微服务架构或需要跨区域容灾的应用,CCE通过多可用区部署确保高可用性

高性能需求:如Dify-LLM的大规模AI模型推理任务,需要负载均衡和弹性伸缩支持高负载

三:本文章目标与框架结构讲解

(1)目标 

技术推广:展示华为云(尤其是CCE和Flexus)在AI开发和容器部署中的优势

开发者赋能:通过Dify-LLM一键部署等功能,降低技术门槛,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

社区建设:通过CSDN等平台收集开发者实践案例,促进技术交流和生态发展

(2)结构

部署指南:

提供详细的单机部署或CCE高可用部署步骤,涵盖环境配置、资源选择和优化技巧

性能评估:

比较单机部署与CCE高可用部署的性能(如响应时间、吞吐量、容错能力)

应用场景:

探讨华为云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如知识库构建、搜索引擎优化或AI客服

进阶实践:

介绍高级功能,如CI/CD集成、自动化运维或Serverless容器部署

四:单机部署与CCE高可用部署的对比

特性 单机部署(ECS) CCE高可用部署
架构 单台云服务器(ECS),运行Docker或单个应用实例 基于Kubernetes的CCE集群,跨多节点、多可用区部署,集成ELB、Redis等服务
部署复杂度 简单,适合快速上手,图片中的一键部署功能可快速完成Dify-LLM安装 较复杂,需配置VPC、子网、ELB、节点池等,适合复杂架构
成本 低,按需计费,适合预算有限场景 较高,涉及多节点、ELB、存储等资源,适合企业级预算
高可用性 无冗余,单点故障会导致服务中断 高,通过多可用区、负载均衡和自动故障转移确保服务连续性
扩展性 扩展性有限,需手动升级ECS规格或增加实例 高,支持HPA和Cluster Autoscaler,动态调整Pod和节点数量
性能 适合低并发场景,性能受单机资源限制 适合高并发,支持负载均衡和分布式处理(如Dify-LLM的Embedding任务)
适用场景 开发测试、小型应用、个人项目(如Dify-LLM的快速验证) 企业级应用、高并发服务、AI推理(如Dify-LLM的生产环境部署)
容错能力 低,单机故障直接影响服务 高,多节点和多可用区设计确保故障隔离和快速恢复
管理复杂度 简单,手动管理ECS和应用 较高,需管理Kubernetes资源、监控和告警(如使用Cloud Eye)
图片相关案例 一键部署功能,适合在单台ECS上快速搭建Dify-LLM测试环境 架构展示CCE集群通过ELB和多可用区支持Dify-LLM高可用部署

五:云服务器单机部署教学

(1)单机部署的场景与优势

场景:

(1)开发与测试:开发者需要快速搭建环境以验证Dify-LLM的功能(如Embedding或Re-ranker模型),无需复杂配置!

·

(2)小型应用:适合访问量低、资源需求较小的应用,如个人AI项目、原型开发或教育场景

(3)教学与学习:“一键部署”功能表明,单机部署适合初学者或教学场景,快速体验华为云和Dify-LLM的集成能力

·

(4)低预算项目:适合预算有限的初创企业或个人开发者,单机部署无需多节点或负载均衡,成本较低

优势:

(1)简单易用:单机部署配置简单,一键部署按钮和预配置模板(如Flexus ECS)极大降低了上手难度,只需要配置密码即可!

(2)快速部署:Dify-LLM的单机部署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通常几分钟),适合快速验证

(3)低成本:仅需单台ECS实例,按需计费,避免了多节点或高可用架构的复杂成本

(4)灵活性:支持多种ECS规格(CPU、内存、GPU等),可根据Dify-LLM的AI任务需求灵活选择

(5)易于管理:无需管理分布式系统,适合小型团队或个人开发者维护

(2)单机部署步骤

(1)点击单机部署

(2)选择默认。下一步

(3)版本、加密都可以自行选择

(4)开启回滚提高效率

(5)创建执行计划

(6)执行计划点击部署

(7)等待约10分钟部署成功获得公网IP

 

(3)部署感受

在实际体验华为云单机部署Dify-LLM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华为云控制台的一键部署功能,整体过程非常顺畅。首先,我选择了Flexus ECS实例,并按照指引配置了VPC、EIP和安全组。整个部署过程仅耗时约10分钟,Dify-LLM的Web界面即可访问。华为云提供的Docker镜像和预配置脚本极大

简化了环境搭建,特别是在安装AI依赖(如Python、PyTorch)时,官方文档和模板支持让我无需手动处理复杂的依赖冲突!

部署完成后,我成功运行了一个小型知识库应用,测试了Embedding功能,响应速度快且稳定。然而,单机部署在高并发测试时略显吃力,这让我意识到对于生产环境,需进一步考虑高可用架构!

六:CCE高可用部署教学

(1)高可用性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 HA)是指通过冗余设计、故障转移和自动化恢复机制,确保系统在面对硬件故障、网络中断或流量激增等异常情况时,仍能持续提供稳定服务的特性。华为云CCE通过多节点、多可用区(AZ)部署、负载均衡(ELB)和自动伸缩等功能实现高可用性,Dify-LLM通过ELB分发流量到多节点并集成Redis实现数据持久化!

重要性:

业务连续性:高可用性确保核心业务(如Dify-LLM的AI推理服务)在故障时不中断,避免经济损失和用户流失

用户体验:通过负载均衡和多可用区部署),确保用户访问低延迟、高稳定性

容错能力:多节点和多副本设计(如Redis集群)可隔离单点故障(SPOF),提升系统可靠性

扩展性:高可用架构支持动态扩展,应对突发流量(如Dify-LLM处理大规模知识库查询)

企业级需求:对于需要7x24小时服务的场景(如在线教育、AI客服),高可用性是必不可少的

(2)准备工作
桶名称的获取:

(1)在对象存储服务,点击桶列表

(2)根据喜好选择,点击创建

(3)这样就可以了,后面会用到桶名称

秘钥的获取:

(1)搜索我的凭证

(2)选择秘钥进行建立,之后会弹出一个下载的小文档,选择下载保存,方便后面使用

(3)小编下载在了桌面:

委托的创建:

(1)在搜索栏搜索委托,搜下面这个,如果没有就创建

(2)名字就设置为 rf_admin_trust,选择云服务、RFS,点击完成

(3)点击授权

(4)搜索这个权限,没有授权就勾选上即可

(5)选择所有资源

(6)点击完成即可

委托的授权:

在云容器引擎CCE授权

(3)部署步骤

(1)点击高可用部署

(2)直接下一步

(3)这里的所有密码大家按要求配置即可,但是下面有三个配置需要特点注意:

         桶名称、秘钥、秘钥ID

(4)这里要设置委托,就是我们刚才那个 rf 开头的委托,打开回滚,删除自己选择

(5)创建执行计划,下一步

(6)执行

(7)部署开始,成功之后获取DIfy界面IP

(4)部署感受

在部署Dify-LLM的高可用架构时,我选择了华为云CCE集群,配置VPC和NAT网关的过程稍显复杂,但华为云控制台的向导式界面和文档支持让我快速完成了网络隔离和负载均衡设置!部署完成后,我模拟了高并发访问和节点故障场景,CCE的HPA(Horizontal Pod Autoscaling)自动增加了Pod副本,ELB有效分担了流量,而多可用区设计确保了节点故障时服务不中断。Cloud Eye监控显示,Redis的响应时间和集群CPU使用率均保持在合理范围,Dify-LLM的Embedding任务表现稳定。整体而言,CCE的高可用部署虽然配置复杂,但其强大的容错能力和弹性扩展让我对生产环境的稳定性充满信心!

七:常见问题与故障排查

(1)单机部署常见问题

资源限制

表现:单台ECS的CPU、内存或磁盘资源不足,导致Dify-LLM的AI任务(如Embedding或Re-ranker)运行缓慢或失败

原因:ECS规格选择不当(如4核8G无法满足高负载AI计算),或未优化资源分配

单点故障

表现:ECS实例宕机(如硬件故障或系统崩溃)导致服务完全中断

原因:单机部署缺乏冗余设计,无法实现故障转移

网络配置问题

表现:用户无法通过公网访问Dify-LLM,或网络延迟高。

原因:EIP绑定失败、VPC子网配置错误,或安全组规则限制了流量(如端口未开放)

依赖环境复杂

表现:安装Dify-LLM所需的Docker、Python或其他依赖时,遇到版本冲突或环境配置错误

原因:手动配置环境复杂,缺少自动化脚本支持

性能瓶颈

表现:高并发访问(如多用户同时调用Dify-LLM API)导致响应时间长或服务超时

原因:单机处理能力有限,缺乏负载均衡机制

(2)CCE高可用部署常见问题

集群配置复杂

表现:创建CCE集群时,VPC、子网、ELB或节点池配置错误,导致集群不可用或Pod调度失败

原因:Kubernetes参数(如节点规格、Pod副本数)设置不当,或网络配置(如NAT网关)不正确

网络延迟与连接问题

表现:Pod间通信延迟高,或外部用户访问Dify-LLM时出现超时

原因:跨可用区通信导致延迟,ELB健康检查规则过于严格剔除了健康Pod,或NAT网关带宽不足

资源分配不均

表现:某些节点或Pod负载过高,而其他节点空闲,导致性能不均衡

原因:未配置Pod亲和性/反亲和性规则,或HPA(Horizontal Pod Autoscaling)设置不当

故障转移延迟

表现:节点故障后,服务恢复时间长,影响用户体验

原因:健康检查(Liveness/Readiness Probe)配置不合理,或ELB故障转移策略未优化

数据一致性问题

表现:Redis或其他后端服务(如Dify-LLM的知识库存储)出现数据同步延迟或丢失

原因:分布式存储配置(如Redis集群)未正确设置副本或同步机制

八:总结与进阶实践

(1)单机部署与CCE高可用部署的适用场景总结

单机部署适合快速验证Dify-LLM功能或低预算场景,图片中的一键部署功能降低了技术门槛

CCE高可用部署适合生产环境或高并发场景,图片中的多可用区架构和ELB支持确保了Dify-LLM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特性 单机部署(ECS) CCE高可用部署
适用场景 开发测试、小型应用、个人项目、教学场景(如Dify-LLM快速验证) 企业级应用、高并发服务、AI推理(如Dify-LLM生产环境)
优势 配置简单、成本低、部署快速(图片中的一键部署功能) 高可用、容错性强、支持弹性伸缩(图片中的多可用区和ELB设计)
局限性 单点故障、扩展性差、性能受限 配置复杂、成本较高、管理难度大
资源需求 单台ECS,4核8G即可运行Dify-LLM测试环境 多节点CCE集群,需ELB、Redis等多组件支持
容错能力 无冗余,故障导致服务中断 多节点、多可用区,故障自动转移
性能 适合低并发,单机处理能力有限 适合高并发,负载均衡和分布式处理优化性能
图片相关案例 一键部署Dify-LLM,适合快速搭建测试环境 架构图中的CCE集群+ELB+Redis,适合高可用AI推理服务
(2)华为云部署的最佳实践

合理规划资源 

单机部署:选择适合Dify-LLM的ECS规格(如带GPU的实例支持AI任务),避免资源不足

CCE部署:配置3个主节点+多工作节点,跨多可用区部署,确保高可用性

优化网络配置

使用VPC和子网隔离Dify-LLM的网络流量,配置EIP和NAT网关确保公网访问安全

优化ELB健康检查和负载均衡策略(如轮询),提升流量分发效率

启用监控与告警

使用Cloud Eye监控ECS/CCE的CPU、内存、网络和Redis性能,设置告警规则(如CPU>85%)

集成Prometheus+Grafana,分析Dify-LLM的自定义指标(如API响应时间)

实现自动化运

配置HPA和Cluster Autoscaler,动态调整Pod和节点数量,应对Dify-LLM的高负载场景

使用AOM分析日志,自动化处理常见故障(如Pod重启)

数据备份与容灾

配置Redis多副本和OBS存储,确保Dify-LLM的知识库数据高可用

定期备份数据到OBS,制定跨区域容灾计划

安全强化

使用安全组限制访问端口,保护Dify-LLM的API接口

配置IAM和RBAC,限制对CCE集群和ECS的访问权限

成本优化

单机部署使用按需计费,CCE部署结合Spot实例降低成本

监控资源使用率,释放闲置节点或Pod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