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与redis缓存一致性,延时双删 和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哪个方案好

发布于:2025-07-15 ⋅ 阅读:(16) ⋅ 点赞:(0)

MySQL 与 Redis 缓存一致性方案比较:延时双删 vs 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

在解决 MySQL 与 Redis 缓存一致性问题时,延时双删和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是两种常见方案。下面我将从原理、优缺点、适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

1. 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Cache-Aside 模式)

实现步骤

  1. 更新 MySQL 数据库

  2. 删除 Redis 缓存

  3. 后续查询会自动从数据库加载最新数据到缓存

优点

  • 实现简单:逻辑清晰直接

  • 性能较好:只有一次缓存删除操作

  • 减少不一致窗口:大多数情况下能保持较好一致性

缺点

  • 删除缓存失败:如果第二步失败会导致长期不一致

  • 短暂不一致窗口:在数据库更新后、缓存删除前可能有短暂不一致

代码示例

java

public void updateData(Data data) {
    // 1. 更新数据库
    dataDao.update(data);
    // 2. 删除缓存
    redisCache.delete(data.getId());
}

2. 延时双删策略

实现步骤

  1. 第一次删除 Redis 缓存

  2. 更新 MySQL 数据库

  3. 延时一段时间后再次删除 Redis 缓存

优点

  • 解决读写并发问题:能处理"读旧数据后写回缓存"的情况

  • 减少不一致时间:二次删除能捕获大多数不一致情况

缺点

  • 实现复杂:需要引入延时机制

  • 性能开销:两次删除操作

  • 延时难以确定:延时时间需要根据业务特点调整

代码示例

java

public void updateDataWithDoubleDelete(Data data) {
    // 1. 第一次删除缓存
    redisCache.delete(data.getId());
    // 2. 更新数据库
    dataDao.update(data);
    // 3. 延时再次删除缓存
    executor.schedule(() -> {
        redisCache.delete(data.getId());
    }, 500, TimeUnit.MILLISECONDS); // 通常延时500ms-1s
}

方案对比

比较维度 先更新DB再删除缓存 延时双删
实现复杂度 简单 较复杂(需要延时机制)
性能 较好(1次删除) 稍差(2次删除+延时)
一致性保证 较好 更好(解决更多边界情况)
失败影响 可能导致长期不一致 第一次失败同左,第二次失败影响小
适用场景 一般业务场景 对一致性要求高的场景

最佳实践建议

  1. 大多数场景:优先使用"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方案

    • 实现简单

    • 性能更好

    • 配合重试机制和监控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

  2. 高并发敏感场景:考虑延时双删

    • 当存在大量读写并发时

    • 对一致性要求极高的场景(如金融核心业务)

  3. 增强措施(两种方案都适用):

    • 引入消息队列:通过消息队列保证删除操作最终执行

    • 设置缓存过期时间:作为最后保障

    • 实现删除重试机制:应对网络抖动等问题

    • 监控告警:对缓存不一致情况进行监控

  4. 特殊考虑

    • 如果缓存数据计算成本很高,可以考虑"更新数据库+更新缓存"(但要注意并发写问题)

    • 对于极其关键的数据,可以考虑使用分布式锁

结论

对于大多数应用场景,"先更新数据库,再删除缓存"是更优选择,因为它在保证较好一致性的同时具有更简单的实现和更好的性能。只有在极高并发、对一致性要求极高的特殊场景下,才需要考虑使用延时双删策略。无论选择哪种方案,都应该配合重试机制、监控告警和适当的缓存过期策略来构建健壮的缓存系统。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