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土壤动物和微生物DNA-SIP 用稳定性同位素探针(stable isotope probing-SIP)技术研究物质转化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时,最重要的是标记生物的DNA和未标记的在超高速离心后发生分层,否则就失败了。DNA一般由腺嘌呤(A-adenine)、鸟嘌呤(G-guanine)、胞嘧啶(C-cytosine)和胸腺嘧啶(T-thymine)组成。DNA中一般含氮15.5%,含碳34.5%。在未标记情况下,DNA超高速离心后密度介于1.69到1.74。如果超高速离心后分为15层,意味着层间DNA密度差为(1.74-1.69)/15=0.00333。如果分为32层,则为0.00156。常规DNA的分子量为1355.86。如果标记后DNA与未标记DNA发生分层,那么DNA密度至少要增加0.001560.00333。如果用15N标记,DNA中15N原子数必须大于N总原子数的15%30%。如果用13C标记,DNA中13C原子数必须大于C总原子数的5-10%。要实现好的研究结果,分层2层以上为好。也就是说DNA中15N丰度要达到30%以上,而13C要达到10%以上。如果用标记秸秆加到土壤中,首先要知道土壤矿化速率,也就是土壤提高给微生物或动物的量,再根据秸秆利用率,确定好供试物13C或15N丰度和添加量,确保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中标记的DNA能达到15N 30%或13C 10%以上。 实验案例: 供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为12.8mg DNA/kg soil,相当于DNA中含碳量12.834.5%=4.42mg。 加入秸秆13C丰度为59.4%,加入量为每10g干土加入0.1g秸秆。假如秸秆含碳量为40%,则加入碳量为0.140%=0.04g=40mg。 加入秸秆后微生物生物量增加到19.7mg/kg, 即DNA中含碳量为19.734.5%=6.8mg。 假如增加的DNA碳中(6.8-4.4)=2.4mg中有20%来自秸秆,则DNA中碳的丰度=[2.420%59.4%+(6.8-2.420%)*1.1%]/6.8=5.2%. 实验结果是离心后分层达2层以上,说明秸秆中有超过40%的碳来自秸秆(liu bj et al., 2021)。 具体可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同事或经销商。 Liu BJ, Bei QC, Wang XJ, Liu Q, Hu SJ, Lin ZB, Zhang YH, Lin XW, Jin HY, Hu TL, Xie ZB. Microbial metabolic efficiency and community stability in high and low fertility soils following wheat residue addition. Applied Soil Ecology, 159 (2021), 10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