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标定义到AI执行流:衡石SENSE 6.0的BI PaaS如何重构ISV分析链路

发布于:2025-07-25 ⋅ 阅读:(50) ⋅ 点赞:(0)
一、痛点:ISV行业解决方案的“三重断链”

传统ISV构建行业分析模块时面临的核心挑战:

  1. 指标定义碎片化:客户A的“销售额”含税,客户B不含税,衍生指标无法复用;

  2. 分析-执行割裂:发现库存异常后需人工导出数据交业务系统处理,延迟超24小时;

  3. 定制成本高:每接入新客户需重写数据管道,开发占项目成本60%以上。

衡石破局思路:以指标中台为统一语义底座,通过AI执行流实现分析到行动的自动化闭环,依托白标BI PaaS降低90%定制成本。


二、技术架构解构:三层引擎驱动ISV链路重构

(图:衡石SENSE 6.0 ISV赋能架构图)

1. 指标定义层:语义中台实现“一次定义,全域复用”
  • 动态语义建模
    采用自研HQL(Hengshi Query Language),ISV通过声明式语法定义业务指标(如 CREATE METRIC 复购率 = COUNT(DISTINCT 订单ID)/会员数),系统自动生成跨数据源(MySQL/Oracle/湖仓)的物理执行计划。

  • 智能血缘治理
    当某零售ISV修改“毛利率”计算公式时,自动检测下游10+看板与AI模型依赖,避免逻辑冲突。

  • 行业指标模板库
    预置零售、制造等200+核心指标,ISV开箱即用,实施周期缩短70%。

2. AI执行流引擎:从分析到行动的“神经中枢”

3. 白标输出层:像素级嵌入与性能保障


四、开发者实践指南

ISV高效接入衡石BI PaaS的三步法:


三、重构效果:ISV从“项目制”迈向“平台化”
维度 传统模式 衡石SENSE 6.0赋能模式
新客户接入周期 2-3个月 3-7天(↓90%)
分析模块开发成本 ¥50万+/项目 ¥5万起(↓90%)
决策延迟 小时级 秒级(↑3600倍)
客户定制需求响应 需代码开发 配置化实现(0代码)

标杆案例:某零售ERP厂商基于衡石PaaS构建“智能商品管理模块”,6周上线20家客户,年增营收¥1200万。

  • 场景化Agent工作流

  • 无缝系统集成
    通过API Orchestration模块连接ISV现有业务系统(如用友U9、金蝶云星空),执行动作耗时<500ms。

  • 案例实效
    某母婴ISV接入后,库存滞销处理时效从72小时压缩至45分钟。

  • 微前端沙箱架构
    ISV通过 <hesign-sdk> 组件嵌入分析模块,CSS变量覆盖实现100%品牌一致性,支持React/Vue等框架。

  • 动态计算加速
    基于WebAssembly的OLAP引擎,在ISV SaaS环境中实现1亿行数据亚秒级响应(较JS引擎快17倍)。

  • 租户级资源隔离
    每个ISV客户独享轻量级容器,CPU/内存配额动态调整,成本降低40%。

  • 指标迁移
    使用 hs-migrate 工具将原有SQL指标转化为HQL语义层对象;

  • AI流编排
    在可视化工作室拖拽组件构建决策流(如:库存预警→归因→调价API);

  • 品牌化集成
    调用SDK的 renderDashboard(tenantId, themeConfig) 嵌入客户系统。

四、开发者实践指南

ISV高效接入衡石BI PaaS的三步法:

  • 指标迁移
    使用 hs-migrate 工具将原有SQL指标转化为HQL语义层对象;

  • AI流编排
    在可视化工作室拖拽组件构建决策流(如:库存预警→归因→调价API);

  • 品牌化集成
    调用SDK的 renderDashboard(tenantId, themeConfig) 嵌入客户系统。

结语:BI PaaS的本质是“能力杠杆”

衡石SENSE 6.0通过 “标准化指标定义×AI自动化×白标输出” 的技术三角,将ISV从重复编码中解放,转而聚焦行业Know-How与场景创新。当指标成为流动的数据血液,AI执行流化为智能决策神经,ISV方能真正构建生生不息的行业智能生态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