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入侵杂草优化算法(IWO)的聚类算法,并与K-Means、高斯混合模型(GMM)进行对比,Matlab

发布于:2025-08-03 ⋅ 阅读:(18) ⋅ 点赞:(0)

代码功能概述

该代码实现了一种基于入侵杂草优化算法(IWO)的聚类分析,并与K-Means、高斯混合模型(GMM)进行对比实验。核心功能包括:

  1. IWO聚类优化:使用IWO算法寻找最优聚类中心
  2. 多算法对比:与K-Means、GMM进行聚类效果比较
  3. 可视化分析:绘制聚类结果和收敛曲线
  4. 量化评估:计算算法间的标签差异(MAE/MSE)

算法步骤详解

1. IWO聚类流程
初始化参数
随机生成初始聚类中心
迭代开始
计算适应度&种子数量
高斯变异生成新种子
边界约束处理
评估新种子代价
精英保留策略
更新全局最优解
是否达最大迭代?
输出最优聚类
2. 对比实验流程
  • K-Means:经典划分聚类
  • GMM:基于概率模型的聚类
  • 标签重映射:按第一维特征中心排序确保标签一致性
  • 误差计算:MAE(平均绝对误差)、MSE(均方误差)

技术路线

模块 技术实现
优化算法 入侵杂草优化(IWO)
对比算法 K-Means + GMM
聚类评估 簇内距离代价函数
可视化 多维特征组合散点图 + 收敛曲线
标签处理 基于特征中心的标签重映射

关键参数设定

参数类别 参数 说明
IWO MaxIt 25 最大迭代次数
nPop0 2 初始种群大小
Smin/Smax 2/5 单株种子数范围
sigma 0.2→0.001 动态高斯变异强度
通用 k 3 聚类簇数
VarSize [k×特征数] 决策变量维度

运行环境要求

  1. 软件环境
    • MATLAB R2016b+
    • Statistics and Machine Learning Toolbox
    • Excel数据文件支持
  2. 依赖函数
    • ClusterCost.m(自定义代价函数)
    • remap_labels.m(标签重映射)

应用场景

  1. 无监督学习
    • 客户分群分析
    • 市场细分
    • 生物特征分类
  2. 算法研究
    • 群体智能算法优化
    • 聚类算法性能对比
    • 高维数据可视化
  3. 工业领域
    • 异常检测
    • 图像分割
    • 产品质量分类

创新点分析

  1. 动态变异策略
    sigma = ((MaxIt-it)/(MaxIt-1))^1.5 * (0.2-0.001) + 0.001
    实现变异强度随迭代次数非线性衰减

  2. 自适应繁殖机制

    ratio = (个体代价 - 最差代价)/(最优代价 - 最差代价);
    S = floor(2 + 3*ratio);  // 种子数动态调整
    

    适应度高的个体产生更多种子

  3. 多视角可视化
    同时展示6组特征组合(2×3子图)的聚类结果

  4. 跨算法标签对齐

    % 按第一维特征中心重映射标签
    new_labels = remap_labels(labels, centers, 1)
    

    解决不同算法标签顺序不一致问题


该代码实现了智能优化算法与传统聚类方法的创新性对比框架,通过动态调整的杂草繁殖机制和精英保留策略,显著提升了聚类中心的优化效率,为复杂数据结构的无监督学习提供了新思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完整代码私信回复一种基于入侵杂草优化算法(IWO)的聚类算法,并与K-Means、高斯混合模型(GMM)进行对比,Matlab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