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css学习笔记6:盒子模型

发布于:2025-08-16 ⋅ 阅读:(22) ⋅ 点赞:(0)

本文为个人学习总结,如有谬误欢迎指正。前端知识众多,后续将继续记录其他知识点!

目录

前言

一、组成

​编辑content

padding

border

margin

margin塌陷

margin合并

使用场景

标题与段落间距

卡片列表布局

二、内容溢出—overflow

三、隐藏元素

visibility

display

块元素(块级元素)—block

行内元素(内联元素)—inline

行内块元素(内联块元素)—inline-block

修改显示模式

使用场景

(1) 行内元素适用场景

(2) 块级元素适用场景

(3) 行内块级元素适用场景


前言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机器学习这门技术也越来越重要,很多人都开启了学习机器学习,本文就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基础内容。在网页布局与设计中,盒子模型是最为核心和基础的概念之一,它支撑起整个网页的结构框架。理解盒子模型的组成、内容溢出的处理方式以及元素隐藏的实现方法,是掌握网页布局技巧、打造美观且功能完善的网页界面的关键。本文介绍盒子模型的组成要素(包括content、padding、border、margin)、内容溢出时的处理属性overflow,以及隐藏元素的常用方法(visibility和display)。希望这份笔记能为同样正在学习CSS的同学提供参考,也欢迎大家结合原课程视频深入学习,共同进步。

网课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84y1P7Z5/?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faad59aa4025692c65fca19bc4320e39


一、组成

CSS会把所有的HTML元素都看成一个盒子,所有的样式也都是基于这个盒子。

1.margin(外边距):盒子与外界的距离。

2.border(边框):盒子的边框。

3.padding(内边距):紧贴内容的补白区域。

4.content(内容):元素中的文本或后代元素都是它的内容。

  • 盒子的大小=content+左右padding+左右border
  • 外边距不影响盒子的大小,会影响盒子的位置(看是否给盒子指明width)
  • 只写height和width的值,表明的是content的大小
  • 背景色也会填充边框区域

content

拉动浏览器显示时最大/小宽度和高度

默认宽度,不设置width属性时,元素呈现的宽度—与父元素有关(子元素要出现在父元素的content区)

  • 总宽度=父的content-自身左右的margin
  • 内容区的宽度=父的content-自身左右的margin-自身左右的border-自身·左右的padding

    padding

    padding复合属性的使用规则:

    1.padding:10px;四个方向内边距都是10px

    2.padding:10px 20px;上下10px,左右20px。(上下、左右

    3.padding:10px 20px 30px;:上10px,左右20px,下30px。(上、左右、下)4.padding:10px 20px 30px 40px;上10px,右20px,下30px,左40px。(上、右、下、左)—顺时针

    • 值不能为负数
    • 行内元素左右边距没问题,上下边距不能完美设置
    • 块级元素,行内块元素,四个方向内边距都可以完美设置

    border

    属性

    作用

    属性值

    border

    符合属性,简写所有边框属性

    基本是width,color,style

    值没有顺序要求

    border: 1px solid red;

    border-width

    设置边框宽度

    复合四个方向的边框宽度

    长度,默认3px

    border-width: 2px;

    border-style

    定义边框风格

    复合四个方向的边框风格

    none:默认值

    solid:实线边框线风格dashed:虚线

    dotted:点线

    double:双实线

    。。。。

    border-style: dashed;

    border-color

    设置边框颜色

    复合四个方向的边框颜色

    颜色,默认黑色

    border-color: #00f;

    border-{side}

    border-left

    border-left-style

    border-left-width

    border-left-color

    border-right

    border-right-style

    border-right-width

    border-right-color

    border-top

    border-top-style

    border-top-width

    border-top-color

    border-bottom

    border-bottom-style

    border-bottom-width

    border-bottom-color

    设置边框某一边

    每一个border-{side} 属性都有子属性border-{side}-{width/style/color}

    同上

    border-top: 1px solid black; /* 上边框 */

    border-right: 2px dashed red; /* 右边框 */

    border-bottom: 3px dotted blue; /* 下边框 */

    border-left: none; /* 左边框无 */

    border-radius

    圆角边框

    border-radius: 5px;

    分角设置

    border-radius: 10px 5px 20px 0; /* 左上 右上 右下 左下 */

    button {

    border: 2px solid #333;

    border-radius: 8px; /* 圆角按钮 */

    }

    box-shadow

    边框阴影

    box-shadow: 2px 2px 5px grey;

    透明边框技巧

    通过 transparent 实现占位或悬停效果:

    .box {
      border: 2px solid transparent; /* 初始透明 */
    }
    .box:hover {
      border-color: gold; /* 悬停时显示 */
    }
    • border-style、border-width、border-color其实也是复合属性。

    margin

    margin复合属性的使用规则:

    1.margin:10px;四个方向内边距都是10px

    2.margin:10px 20px;上下10px,左右20px。(上下、左右

    3.margin:10px 20px 30px;:上10px,左右20px,下30px。(上、左右、下)4.margin:10px 20px 30px 40px;上10px,右20px,下30px,左40px。(上、右、下、左)—顺时针

    注意

    • 父亲的content中承装着子元素,子元素要出现在父元素的内容区,所以子元素的margin是参考父元素的content计算的
    • margin-top,margin-left会影响自身位置;margin-bottom,margin-right会影响兄弟元素位置
    • 块级元素,行内块元素,四个方向内边距都可以完美设置;行内元素左右margin是可以完美设置的,但是上下margin不能设置(设置后无效)
    • margin值可以为auto;块级元素,margin-left,margin-right可以设置为auto,呈现其在父元素内水平居中;但是margin-top,margin-bottom不能设置auto(margin:0px auto)
    • 值可以是负数,两个盒子层叠

    margin塌陷

    第一个子元素的上margin会作用在父元素上,最后一个子元素的下margin会作用在父元素上。

    解决方法

    • 方案一:给父元素设置不为0的padding。

    • 方案二:给父元素设置宽度不为0的border。(例如border:1px solid grey)

    • 方案三:给父元素设置css样式overflow:hidden(不影响父元素容器的大小)

      • 使用overflow属性控制溢出的部分,把溢出的部分隐藏(hidden)

    margin合并

    上面兄弟元素的下外边距和下面兄弟元素的上外边距会合并,取一个最大的值,而不是相加。当两个或多个垂直相邻块级元素的上下外边距相遇时,它们会合并成一个外边距,其大小为两者中的较大者。这种现象仅发生在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的外边距不会合并。(行内元素的垂直方向由内容撑开,不能设置上下margin,不会发生外边距合并)

    解决方案:无需解决,布局的时候上下的兄弟元素,只给一个设置上下外边距(希望上下间距多少就设置多少,不必拆分成上margin与下margin)就可以了。

    使用场景

    标题与段落间距
    <h2 style="margin-bottom: 20px;">标题</h2>
    <p style="margin-top: 15px;">正文内容</p>
    <!-- 实际间距:20px -->

    优化:统一使用 margin-bottommargin-top 避免混乱。

    卡片列表布局
    <div class="card" style="margin-bottom: 16px;">卡片1</div>
    <div class="card" style="margin-top: 16px;">卡片2</div>
    <!-- 实际间距:16px(非32px) -->

    解决:仅对卡片设置 margin-bottom

    二、内容溢出—overflow

    内容溢出是指当元素的内容(文本、图片、子元素等)超出其指定的宽度或高度时,内容超出容器边界的现象。

    • visible 默认值,内容溢出容器并显示在容器外 需要完全展示内容(可能破坏布局)
    • hidden 隐藏溢出部分 裁剪多余内容(如头像圆形遮罩)

    三、隐藏元素

    visibility

    visibility属性默认值是show,如果设置为hidden,元素会隐藏。元素看不见了,还占有原来的位置(元素的大小依然保持)

    display

    设置display:none,就可以让元素隐藏。彻底地隐藏,不但看不见,也不占用任何位置,没有大小宽高。display的值还可以控制是块级元素/行内元素/行内块级元素

    块元素(块级元素)—block

    • 页面中独占一行,不会与任何元素共用一行,是从上到下排列的。
    • 默认宽度撑满父元素
    • 默认高度:由内容撑开。
    • 可包含行内和块级元素
    • 独占一行(前后自动换行)
    • 可以通过CSS设置宽高。
      • 主体结构标签:<html> 、<body>
      • 排版标签:<h1>~<h6>、<p>、<hr>、<pre><div>
      • 列表标签:<ul>、<ol>、<li>、<dl>、<dt>、<dd>
      • 表格相关标签:<table>、<tbody>、<thead>、<tfoot>、<tr><caption>
      • 表单<form>与下拉框选项<option>(下拉框slect是行内块元素)

    行内元素(内联元素)—inline

    • 在页面中不独占一行(多个可并列),一行中不能容纳下的行内元素,会在下一行继续从左到右排列。
    • 默认宽度:由内容撑开。
    • 默认高度:由内容撑开。
    • 不能包含块级元素
    • 不换行,与其他行内元素同行
    • 无法通过CSS设置宽高
      • 文本标签:换行/另起一行<br>、强调<em>、强调<strong>、文本上标<sup>、文本下标<sub>、表删除文本<del>、表新增文本<ins>
      • 超链接<a>与表单控件关联<label>

    注(这些都是逻辑上标签,视觉效果可用css更改);

    行内块元素(内联块元素)—inline-block

    • 页面中不独占一行,一行中不能容纳下的行内元素,会在下一行继续从左到右排列。
    • 默认宽度:由内容撑开。
    • 默认高度:由内容撑开。
    • 不换行,但可设置宽高
    • 可包含行内和块级元素(和块元素相同;其余同行内元素)
    • 可以通过CSS设置宽高(和块元素相同;其余同行内元素)
      • ​​​​​​​图片:<img>
      • 单元格:<td>、<th>
      • 表单控件:<input>、<textarea>、<select>、<button>
      • 框架标签:<iframe>

    注意:元素在html中只分为:行内元素、块级元素,区分条件也只有一条:“是否独占一行”,如果按照这种分类方式,行内块元素应该算作行内元素

    修改显示模式

    通过 display 属性可改变元素的默认行为:

    span { display: block; }    /* 行内 → 块级 */
    div { display: inline; }    /* 块级 → 行内 */
    a { display: inline-block; } /* 行内 → 行内块级 */
    p { display: none; } /* 元素会被隐藏,并且页面将显示为好像该元素不在其中 */

    使用场景

    (1) 行内元素适用场景
    • 文本修饰(如加粗 <strong>、斜体 <em>)。
    • 包裹少量文字或图标(如 <span><a>)。
    (2) 块级元素适用场景
    • 页面布局容器(如 <div><section>)。
    • 结构性内容(如段落 <p>、标题 <h1>)。
    (3) 行内块级元素适用场景
    • 水平排列但需控制尺寸的组件(如按钮 <button>、输入框 <input>)。
    • 图文混排时对齐(如 vertical-align: middle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