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条件需要java环境
1、假设现在有3台linux服务器,IP地址和服务角色分配如下:
节点ip | 主机名 | 服务 |
---|---|---|
11.101.17.224 | iotdb-server-1 | ConfigNode 、DataNode |
11.101.17.225 | iotdb-server-2 | ConfigNode、DataNode |
11.101.17.226 | iotdb-server-3 | ConfigNode、DataNode |
2、 设置主机名
在3台机器上分别配置主机名,设置主机名需要在目标服务器上配置/etc/hosts,使用如下命令
echo "11.101.17.224 iotdb-server-1" >> /etc/hosts
echo "11.101.17.225 iotdb-server-2" >> /etc/hosts
echo "11.101.17.226 iotdb-server-3" >> /etc/hosts
3、 通用配置(./conf/iotdb-system.properties)
cluster_name defaultCluster #集群名称
schema_replication_factor 3 #元数据副本数,DataNode数量不应少于此数目
data_replication_factor 2 #数据副本数,DataNode数量不应少于此数目
ConfigNode 配置
打开ConfigNode配置文件./conf/iotdb-system.properties,设置以下参数
iotdb-server-1
cn_internal_address iotdb-server-1#ConfigNode在集群内部通讯使用的地址,所在服务器的IPV4地址或hostname,推荐使用hostname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cn_seed_config_node iotdb-server-1:10710#节点注册加入集群时连接的ConfigNode 的地址第一个CongfigNode的,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iotdb-server-2
cn_internal_address iotdb-server-2#ConfigNode在集群内部通讯使用的地址,所在服务器的IPV4地址或hostname,推荐使用hostname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cn_seed_config_node iotdb-server-1:10710#节点注册加入集群时连接的ConfigNode 的地址第一个CongfigNode的,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iotdb-server-3
cn_internal_address iotdb-server-3#ConfigNode在集群内部通讯使用的地址,所在服务器的IPV4地址或hostname,推荐使用hostname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cn_seed_config_node iotdb-server-1:10710#节点注册加入集群时连接的ConfigNode 的地址第一个CongfigNode的,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DataNode 配置
打开DataNode配置文件 ./conf/iotdb-system.properties,设置以下参数:
iotdb-server-1
dn_rpc_address iotdb-server-1 #客户端 RPC 服务的地址 0.0.0.0 所在服务器的IPV4地址或hostname,推荐使用所在服务器的IPV4地址重启服务生效
dn_internal_address iotdb-server-1 #DataNode在集群内部通讯使用的地址所在服务器的IPV4地址或hostname,推荐使用hostname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dn_seed_config_node iotdb-server-1:10710 #节点注册加入集群时连接的ConfigNode地址,即,第一个CongfigNode的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iotdb-server-1
dn_rpc_address iotdb-server-2 #客户端 RPC 服务的地址 0.0.0.0 所在服务器的IPV4地址或hostname,推荐使用所在服务器的IPV4地址重启服务生效
dn_internal_address iotdb-server-2 #DataNode在集群内部通讯使用的地址所在服务器的IPV4地址或hostname,推荐使用hostname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dn_seed_config_node iotdb-server-1:10710 #节点注册加入集群时连接的ConfigNode地址,即,第一个CongfigNode的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iotdb-server-1
dn_rpc_address iotdb-server-3 #客户端 RPC 服务的地址 0.0.0.0 所在服务器的IPV4地址或hostname,推荐使用所在服务器的IPV4地址重启服务生效
dn_internal_address iotdb-server-3 #DataNode在集群内部通讯使用的地址所在服务器的IPV4地址或hostname,推荐使用hostname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dn_seed_config_node iotdb-server-1:10710 #节点注册加入集群时连接的ConfigNode地址,即,第一个CongfigNode的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4、启动ConfigNode节点
先启动第一个iotdb-1的confignode, 保证种子confignode节点先启动,然后依次启动第2和第3个confignode节点
cd sbin
./start-confignode.sh -d #“-d”参数将在后台进行启动
5、启动DataNode 节点
分别进入iotdb的sbin目录下,依次启动3个datanode节点:
cd sbin
./start-datanode.sh -d #“-d”参数将在后台进行启动
6、验证部署
可直接执行./sbin目录下的Cli启动脚本:
./start-cli.sh -h ip(本机ip或域名) -p 端口号(6667)
成功启动后,出现如下界面显示IOTDB安装成功。
可以使用show cluster 命令查看集群信息:
一键启停集群
概述
在 IoTDB 的根目录中,sbin 子目录包含的 start-all.sh 和 stop-all.sh 脚本,与 conf 子目录中的 iotdb-cluster.properties 配置文件协同工作,可通过单一节点实现一键启动或停止集群所有节点的功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高效地管理 IoTDB 集群的生命周期,简化了部署和运维流程。
下文将介绍iotdb-cluster.properties 文件中的具体配置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