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CCM+|雷诺数回顾

发布于:2025-09-07 ⋅ 阅读:(19) ⋅ 点赞:(0)

【1】引言

前序已经学习了K-epsilon湍流模型溯源的基础知识,今天再学习一些更为基础的知识,回顾一下雷诺数 R e Re Re

【2】雷诺数定义

雷诺数公式为:
R e = ρ v D μ Re=\frac{\rho vD}{\mu} Re=μρvD
式中,
ρ \rho ρ——流体密度,单位 k g / m 3 kg/m^3 kg/m3
v v v——流体速度,单位 m / s m/s m/s
D D D——特征长度,单位 m m m
μ \mu μ——动力粘性系数,单位 k g / ( m ⋅ s ) kg/(m\cdot s) kg/(ms)
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粘性系数 μ \mu μ的单位不仅有 k g / ( m ⋅ s ) kg/(m\cdot s) kg/(ms)一种形式,还可以通过量纲推导获得:
k g ( m ⋅ s ) = k g ⋅ m s 2 ( m ⋅ s ) m s 2 = N m 2 s = N m 2 ⋅ s = P a ⋅ s \frac{kg}{(m\cdot s)}=\frac{kg \cdot \frac{m}{s^2}}{(m\cdot s)\frac{m}{s^2}}=\frac{N}{\frac{m^2}{s}}=\frac{N}{m^2}\cdot s=Pa \cdot s (ms)kg=(ms)s2mkgs2m=sm2N=m2Ns=Pas
又因为,定义运动粘度 ν \nu ν
ν = μ ρ \nu=\frac{\mu}{\rho} ν=ρμ

运动粘度 ν \nu ν的单位为:
k g ( m ⋅ s ) k g m 3 = m 2 s \frac{\frac{kg}{(m\cdot s)}}{\frac{kg}{m^3}}=\frac{m^2}{s} m3kg(ms)kg=sm2
此时的雷诺数表达式为:
R e = ρ v D μ = v D ν Re=\frac{\rho vD}{\mu}=\frac{v D}{\nu} Re=μρvD=νvD此外需要注意, D D D代表水力直径,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是:
D = 4 A P w D=\frac{4A}{P_w} D=Pw4A
A A A代表垂直流向的流道横截面积,单位 m 2 m^2 m2
P w P_w Pw代表流道的湿周,就是在垂直流向的横截面上,流体与这个界面相接触的周长,单位是 m m m
以管道流举例,已知流体在内部直径为 d d d的圆管内充盈流动,对应的 A = 1 4 π d 2 A=\frac{1}{4}\pi d^2 A=41πd2
P w = π d P_w=\pi d Pw=πd计算获得水力直径 D D D
D = 4 A P w = d D=\frac{4A}{P_w}=d D=Pw4A=d

【3】雷诺数判断层流和湍流的常见实例

雷诺数的核心作用是判断流动式层流还是湍流,这里举例一些常见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例子主要适用于牛顿流体。

物理条件 层流 湍流
圆管内流动 <2300 >2300
非圆管内流动 <5E5 >5E5
掠过光滑平板 <2300 >2300

【4】细节说明

上述雷诺数相关的内容,均主要适用于牛顿流体。

【5】总结

回顾了雷诺数 R e Re Re的相关知识。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