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信息系统(MIS)
1. 概念与定位
- 定义:MIS是在业务处理系统(TPS)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高度集成化人机系统,通过对企业整体信息进行处理,实现预测、控制、计划及全面管理。
- 核心目标:提升组织管理效能,支持战略计划、管理控制与运行控制三层决策。
- 组成部件: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 开环结构:决策执行中不收集外部信息(如批处理系统)。
- 闭环结构:实时调整决策(如计算机实时处理系统)。
2. 核心特点
- 金字塔结构:
- 纵向分层:战略计划(高层)→ 管理控制(中层)→ 运行控制(基层)。
- 横向分职能:销售/市场、生产、财务、人事等子系统。
- 纵横综合:支持跨层级、跨职能的灵活组合。
- 功能结构:
- 以管理职能(非技术模块)划分子系统,如生产调度、库存管理、成本控制等。
- 功能-过程结构:描述各子系统协作流程(如主生产计划→库存管理→采购→生产执行)。
3. 子系统组成(功能/层次矩阵)
职能子系统 | 核心功能 |
---|---|
销售市场 | 区域销售分析、市场计划对比、新市场战略。 |
生产 | 产品设计、生产调度、质量控制,支持进度与成本管控。 |
后勤 | 采购、库存控制、物流分发,优化库存周转与供应商管理。 |
人事 | 招聘、培训、薪酬管理,分析人员流动与合规性。 |
财务与会计 | 预算控制、成本分析、长期财务规划。 |
信息处理 | 数据/程序管理、系统运维,支持办公自动化与知识管理。 |
高层管理 | 战略决策支持(如竞争分析、资源规划),集成DSS功能。 |
4. 软件结构
- 对应管理职能的软件模块组成金字塔式架构,支持数据共享与跨系统集成。
二、决策支持系统(DSS)
1. 概念演进
- 发展历程:
1970s:两库(模型库+数据库)→ 1980s:三库/四库(+知识库/方法库)→ 智能DSS → 群体DSS(GDSS)。 - 定义:
- 交互式系统:辅助解决半结构化/非结构化问题(如战略规划),提升决策质量而非效率。
- 核心特征:
- 支持但不替代决策者;
- 融合数据、模型与用户意图;
- 适应环境动态变化。
2. 系统结构与功能
- 基本模式(:
管理者为核心,DSS提供支持,连接“真实系统”与外部环境。 - 两库结构:
数据库子系统 + 模型库子系统 + 人机对话子系统(三角架构)。 - 核心功能:
- 内外部数据整合(如市场动态、库存反馈);
- 模型与方法管理(如线性规划、库存模型);
- 动态数据加工(预测、分析);
- 人机交互与图形化输出(支持“What-if”分析);
- 分布式资源共享(网络环境下的模型/数据共享)。
3. 独特特点
- 用户导向:服务于决策者需求,设计以用户操作为原则。
- 半结构化支持:解决传统系统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如战略调整)。
- 动态适应性:随决策环境变化调整模型与输出。
- 交互式处理:融合决策者经验与客观数据(人机协同)。
4. 关键组成
- 数据重组与确认:从TPS提取数据需经重组验证(数据仓库技术是关键)。
⚡ 核心考点与典型考题
高频考点
- MIS金字塔结构:纵向分层(战略/管理/运行控制)与横向职能划分。
- DSS vs MIS区别:
- MIS侧重结构化问题(如日常管理);
- DSS专注半结构化决策(如市场战略)。
- DSS两库结构:数据库+模型库+对话子系统的三角关系。
- 闭环系统应用:实时调整决策(如生产调度系统)。
典型考题
选择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结构中,基层运行控制层的主要特点是( )。
A. 处理量小,战略性强
B. 处理量大,操作性强
C. 处理量大,结构化程度高
D. 处理量小,灵活性高简答题:
简述DSS在解决半结构化问题时的优势。
答:DSS通过交互式模型、动态数据整合及人机协同,允许决策者逐步探索方案,适应不确定性,弥补传统系统刚性处理的不足。
📌 MIS与DSS对比总结
维度 | MIS | DSS |
---|---|---|
核心目标 | 企业全面管理(结构化问题) | 辅助高层决策(半结构化问题) |
数据需求 | 内部业务数据为主 | 内外部综合信息(含市场、竞争) |
系统结构 | 金字塔分层+职能矩阵 | 两库/三库模型+人机交互 |
用户层级 | 中层管理者 | 高层决策者 |
动态性 | 开环/闭环并存 | 实时交互调整 |
学习建议:结合图示(如金字塔结构、功能-过程流)理解子系统协作逻辑;重点区分MIS的“管理控制”与DSS的“决策支持”应用场景。可通过模拟企业案例(如库存优化决策)深化DSS模型应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