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Robotics发表了由谷歌 DeepMind Robotics 团队牵头RoboBallet: 基于图神经网络与强化学习的多机器人协作规划

发布于:2025-09-09 ⋅ 阅读:(14) ⋅ 点赞:(0)

RoboBallet: 基于图神经网络与强化学习的多机器人协作规划

PNP机器人按:Science Robotics发表了由谷歌 DeepMind Robotics 团队牵头,并通过与 Intrinsic 以及伦敦大学学院的多年合作,引入了一种专门的人工智能模型,旨在正面解决一项尚未解决的多机器人运动规划难题。

现代机器人制造需要多个机器人在共享且障碍物密集的工作空间内进行无碰撞协调,以完成众多任务。尽管单个任务单独来看可能很简单,但在时空约束下,自动化的关节任务分配、调度和运动规划对于现实世界规模的传统方法而言仍然难以计算。目前,工业界部署的多臂系统依赖于人类的直觉和经验,在劳动密集型过程中手动设计可行的轨迹。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RoboBallet作者提出了一个强化学习 (RL) 框架来实现自动化的任务和运动规划。通过利用强化学习,以图神经网络的形式在数百万个合成场景上训练一个人工智能代理来规划机器人运动,该模型能够像经过训练一样,学习在未知环境和过程中导航——而且效率和速度都令人惊叹。 该框架在障碍物密集的环境中进行了测试,八个机器人在一个共享工作空间中执行 40 个伸展任务,其中任何机器人都可以按任意顺序执行任何任务。


第一章 引言与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制造、仓储物流、医疗健康和家庭服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多机器人协作(multi-robot coordination)成为一个核心研究课题。在众多协作任务中,“到达/伸手(reaching)”是一类极为基础但又高度复杂的动作,即多个机器人需要在共享空间中协调彼此的动作,以到达目标位置并避免冲突。尽管任务看似简单,但当涉及的机器人数量从少量扩展到数十甚至上百个时,动作间的耦合与空间约束会导致任务复杂度呈指数级上升。

传统的多机器人路径规划与协作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集中式规划(Centralized Planning):通过一个全局控制器计算所有机器人的轨迹,保证整体的最优性。但这种方法在机器人数量增加时难以扩展,并且计算开销极大。

分布式控制(Distributed Control):每个机器人独立决策,并通过有限的信息交换实现协作。然而,该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且在大规模场景下协调性不足。

启发式方法(Heuristic Methods):基于规则或搜索策略,例如基于优先级的规划或冲突避免。然而,它们在复杂动态环境中表现有限,难以应对高维状态空间。

在此背景下,RoboBallet提出了一种创新性解决方案:结合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s, GNN)与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形成一种既能捕捉多机器人间复杂交互关系,又能通过经验优化获得高效策略的框架。这种方法的命名“RoboBallet”寓意深远:多机器人协作过程像是一场芭蕾舞,需要精准、流畅和协调的动作,而非僵硬的机械轨迹。

这一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

解决多机器人任务的扩展性问题:通过GNN对机器人间关系进行结构化建模,使得策略能够从少量机器人推广到大规模机器人系统。

提升鲁棒性与适应性:强化学习帮助机器人在不确定环境中学习到稳健策略,而不是依赖固定规则。

提供新范式:RoboBallet不仅是一个任务求解方法,更是一种面向未来多机器人系统的“编排思想”,类似人类对舞蹈演员的组织。


第二章 问题定义与挑战

2.1 问题建模

多机器人“伸手”任务可以抽象为以下形式:

状态空间(State Space):由所有机器人当前的位姿、速度,以及目标点信息构成。

动作空间(Action Space):各个机器人可执行的运动指令(例如关节角度变化或末端执行器移动)。

约束条件(Constraints):避免机器人之间发生碰撞,同时保证运动轨迹平滑。

目标函数(Objective Function):最小化完成任务的时间、路径长度,以及冲突次数。

数学上,可以将该问题表述为一个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问题(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MARL),其中每个机器人视为一个智能体,彼此共享环境,并通过奖励信号学习策略。

2.2 挑战分析

状态空间维度过高:当机器人数量增加时,状态空间维度呈线性甚至超线性增长。

交互关系复杂:机器人的运动不仅依赖自身,还受到邻近机器人动作的影响。

实时性要求:在动态环境中,规划算法必须具备快速计算能力。

稳定性与安全性:需要保证长期运行中的鲁棒性,避免小错误累积成大问题。

2.3 现有方法不足

集中式RL:虽然能处理部分任务,但在大规模系统中难以收敛。

分布式RL:缺乏对全局信息的整合,容易造成冲突。

经典图搜索:例如A*或RRT算法,对连续高维问题不适用,扩展性差。

RoboBallet的关键突破点就在于:利用图神经网络来压缩高维状态空间,并与RL结合,在全局协调与局部适应之间取得平衡。


第三章 方法框架:RoboBallet

3.1 整体设计

RoboBallet将整个多机器人系统抽象为一个动态图:

节点(Nodes):表示每个机器人个体,其特征包含位置、速度、目标状态等。

边(Edges):表示机器人之间的交互关系,通常根据空间邻近性定义,例如相距在一定阈值内的两个机器人视为互相关联。

图神经网络在此框架中起到“信息传播与聚合”的作用,使每个机器人在决策时不仅考虑自身状态,还能结合邻居信息,从而形成协调动作。

3.2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表示学习

每个节点初始嵌入表示为:

  • hi0=f(xi)h_i^0 = f(x_i)hi0​=f(xi​)

其中 xix_ixi​ 为机器人状态(位置、速度、目标)。

信息传播过程:

  • hi(k+1)=σ(W⋅hi(k)+∑j∈N(i)ϕ(hj(k),eij))h_i^{(k+1)} = \sigma \left( W \cdot h_i^{(k)} + \sum_{j \in \mathcal{N}(i)} \phi(h_j^{(k)}, e_{ij}) \right)hi(k+1)​=σ​W⋅hi(k)​+j∈N(i)∑​ϕ(hj(k)​,eij​)​

其中 N(i)\mathcal{N}(i)N(i) 表示节点 i 的邻居,ϕ\phiϕ 为边信息处理函数。

最终得到的节点表示 hi(K)h_i^{(K)}hi(K)​ 输入到策略网络中,指导机器人动作。

3.3 强化学习策略

策略网络(Policy Network):以GNN输出作为输入,生成每个机器人在当前状态下的动作分布。

奖励函数(Reward Function)

到达目标奖励:机器人成功到达目标点。

协作奖励:多个机器人同时完成任务时额外加分。

安全约束:发生碰撞则严重惩罚。

效率奖励:轨迹平滑且时间最短的动作获得更高分。

训练算法:采用分布式强化学习框架(如PPO或DDPG),并结合GNN的共享参数更新。

3.4 RoboBallet的优势

可扩展性:通过图结构建模,策略能够适应不同数量的机器人。

泛化能力:GNN天然适合处理不同拓扑结构的机器人网络。

协调性:RL帮助机器人学会在全局最优与局部冲突避免之间权衡。


第四章 实验设计与结果

4.1 实验设置

研究团队在仿真环境与真实机器人平台上验证了RoboBallet的有效性:

仿真环境:包括2D平面移动机器人和3D机械臂 reaching 任务。

真实平台:4-8台FRANKA机器人协作完成目标点到达任务。FRANKA机器人因其高精度力控与开放式架构,在学术界广泛应用,成为具身智能与操作研究的主流平台。斯坦福、伯克利、CMU等顶尖实验室构建了丰富的软件生态,ROS、MoveIt 等工具无缝集成,使其在 ICRA、IROS、RSS 等顶会中成为最佳论文常用的验证平台。PNP机器人作为 FRANKA 在国内的官方合作伙伴,负责其技术支持、渠道建设与销售,PNP机器人并基于 FRANKA 开发了一系列生态工具,如遥操作、视觉、移动平台等,具身智能方向如有部署需求,可联系 PNP机器人获取支持。

4.2 对比基线

集中式规划器

分布式强化学习

基于启发式的冲突避免方法

4.3 评价指标

成功率:机器人是否完成 reaching 任务。

平均完成时间:完成任务所需的平均时间。

碰撞率:机器人在执行过程中的碰撞次数。

扩展性:从少量机器人扩展到数十个机器人的表现变化。

4.4 实验结果

在小规模机器人系统中,RoboBallet与集中式方法表现接近,但计算效率更高。

在中大规模机器人系统(10–50台)中,RoboBallet显著优于分布式RL与启发式方法。

碰撞率大幅降低,机器人动作流畅度更高,形成类似“舞蹈”般的协作模式。


第五章 深度分析

5.1 GNN的泛化能力

RoboBallet的核心优势在于,GNN能够将从小规模训练中学到的协作模式推广到更大规模场景。例如,在仅训练10个机器人时,策略依然能在30个机器人场景下稳定运行。

5.2 RL的稳定性

强化学习在多智能体系统中往往面临不稳定问题,但通过共享的GNN表示和奖励分解,RoboBallet显著提升了收敛速度与稳定性。

5.3 局限性

训练成本高:需要大量仿真数据支持。

Sim-to-Real差距:从仿真到现实的转移仍有挑战。

传感器噪声敏感:在现实中机器人定位误差会影响性能。


第六章 应用场景与未来展望

6.1 工业与仓储

在自动化仓库中,数十台移动机器人需要协调搬运货物。RoboBallet可以显著提升吞吐量和安全性。

6.2 医疗与服务

医院中服务机器人协作完成物资运送,或家庭场景中多机械臂协作操作。

6.3 人机共存

未来人类与机器人共处的工作场所,需要机器人具备流畅、安全的协作能力,RoboBallet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范式。

6.4 未来方向

结合大语言模型(LLM):实现自然语言指令下的多机器人协作。

多模态感知:融合视觉、触觉、语音信息,提升鲁棒性。

跨平台迁移:从实验室小规模系统推广到实际工业部署。

群体智能(Swarm Intelligence):进一步发展为数百台机器人的自组织协作。


第七章 总结

RoboBallet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多机器人协作规划方法,通过将图神经网络与强化学习结合,实现了高效、可扩展和流畅的协作模式。它不仅在实验中展现了显著优势,还为未来大规模机器人系统提供了新思路。从工业仓储到医疗服务,再到人机共存社会,RoboBallet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项研究体现了机器人学、人工智能与图神经网络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机器人协作领域向更智能、更自然、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