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算法(Hash Function)

发布于:2022-12-19 ⋅ 阅读:(538) ⋅ 点赞:(0)

1、哈希函数(散列函数)

1.1、定义

哈希(Hash)就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Key),通过散列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这个输出值就是散列值。

哈希表(Hash table,散列表),是根据关键码值(Key value)而直接进行访问的数据结构。也就是说,它通过把关键码值映射到表中一个位置来访问记录,以加快查找的速度。这个映射函数叫做散列函数,存放记录的数组叫做散列表。

载荷因子 : α = 已插入元素数量 / 哈希表的容量。

同义词:具有不同关键码而具有相同哈希地址的数据元素,同义词产生哈希碰撞。

1.2、特性

  • 一致性 —— 等价(equal)的key必然产生相等的hash code
  • 高效性 —— 高效的计算,易于实现
  • 均匀性 —— 均匀地散列所有的key
  • 冲突性 —— 哈希算法必定会有哈希冲突

2、构造哈希函数

2.1、除法哈希法(余数哈希法)

hash(key) = key mod M,其中M是质数

2.2、乘法哈希法

hash(key) = floor( M/W * ( a * key mod W) ),其中通常设置 M 为 2 的幂次方,W 为计算机字长大小(也为2的幂次方),a 为一个非常接近于W的数。

2.3、斐波那契(Fibonacci)哈希法

属于乘法哈希法”的一种特例:

 a ≈ W/φ1/φ ≈ (√5-1)/2 = 0.618 033 988

2.4、平方取中法

先对关键字取平方,然后选取中间几位为哈希地址;取的位数由表长决定,适用于不知道关键字的分布,而位数又不是很大的情况。

2.5、折叠法

将关键字分成位数相同的几部分(最后一部分位数可以不同),然后求这几部分的叠加和(舍去进位),并按照散列表的表长,取后几位作为哈希地址。

折叠法适用于关键字位数很多,而且关键字每一位上数字分布大致均匀。

备注:Switch lookup table很多采用折叠法(不同bit异或)来构造Hash函数。

2.6、数字分析法

数字分析法用于处理关键字是位数比较多的数字,通过抽取关键字的一部分进行操作,计算哈希存储位置的方法。

例如:关键字是手机号时,众所周知,我们的11位手机号中,前三位是接入号,一般对应不同运营商的子品牌;中间四位是HLR识别号,表示用户号的归属地;最后四位才是真正的用户号,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后四位成为哈希地址,对其在进行相应操作来减少冲突。

数字分析法适合处理关键字位数比较大的情况,事先知道关键字的分布且关键字的若干位分布均匀。

3、哈希冲突(哈希碰撞)

3.1、闭散列(开放地址法

闭散列,也叫开放定址法,当发生哈希冲突时,如果哈希表未被装满,说明在哈希表中必然还有空位置,那么可以把key存放到冲突位置中的“下一个” 空位置中去。

Hi=(H(*key) + Di) mod m ,(i = 1,2,3,….,k k<=m-1),其中H(key)为哈希函数;m为哈希表表长;Di为增量序列

3.1.1、线性探测再散列(Linear probing)

Di = 1,2,3,…,m-1

3.1.2、二次探测再散列

Di = 1²,-1²,2²,-2²,。。。,±k²,(k<= m/2)

3.1.2、伪随机数探测再散列

Di = 伪随机数序列

3.2、开散列(拉链法,Separate chaining)

开散列法,又叫链地址法(开链法),首先对关键码集合用散列函数计算散列地址,具有相同地址的关键码归于同一子集合,每一个子集合称为一个桶,各个桶中的元素通过一个单链表链接起来,各链表的头结点存储在哈希表中。
 

3.3、公共溢出区法

设立两个表:基础表和溢出表。将所有关键字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出相应的地址。然后将未发生冲突的关键字放入相应的基础表中,一旦发生冲突,就将其依次放入溢出表中即可。

在查找时,先用给定值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出相应的散列地址后,首先与基本表的相应位置进行比较,如果不相等,再到溢出表中顺序查找

备注:Switch lookup table很多采用公共溢出区法来处理哈希冲突,一张大的SRAM基础表和一张小的BCAM溢出表。

4、 4-way Hash

4-way Hash指的是一个哈希值对应哈希表中的4个地址(一般是连续地址)。

之所以采用4-way hash,而不用one-way hash是因为采用4-way Hash能在发生冲突的时候仍然可以保存,而不至于一发生哈希冲突就抛弃。

5、 一致性哈希

6、 C语言uthash.h

参考

哈希算法原理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