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目详情
问题描述:
“答案正确”是自动判题系统给出的最令人欢喜的回复。本题属于 PAT 的“答案正确”大派送 —— 只要读入的字符串满足下列条件,系统就输出“答案正确”,否则输出“答案错误”。
得到“答案正确”的条件是:
- 字符串中必须仅有
P
、A
、T
这三种字符,不可以包含其它字符; - 任意形如
xPATx
的字符串都可以获得“答案正确”,其中x
或者是空字符串,或者是仅由字母A
组成的字符串; - 如果
aPbTc
是正确的,那么aPbATca
也是正确的,其中a
、b
、c
均或者是空字符串,或者是仅由字母A
组成的字符串。
现在就请你为 PAT 写一个自动裁判程序,判定哪些字符串是可以获得“答案正确”的。
输入格式:
每个测试输入包含 1 个测试用例。第 1 行给出一个正整数 n (≤10),是需要检测的字符串个数。接下来每个字符串占一行,字符串长度不超过 100,且不包含空格。
输出格式:
每个字符串的检测结果占一行,如果该字符串可以获得“答案正确”,则输出 YES
,否则输出 NO
。
输入样例:
10
PAT
PAAT
AAPATAA
AAPAATAAAA
xPATx
PT
Whatever
APAAATAA
APT
APATTAA
输出样例:
YES
YES
YES
YES
NO
NO
NO
NO
NO
NO
鸣谢江西财经大学软件学院朱政同学、用户 woluo_z 补充测试数据!
代码长度限制:16 KB
时间限制:400 ms
内存限制:64 MB
二、题目解析
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t main()
{
/*
* str[10][101]:用于存储输入的字符串,各占一行,长度不超过100
* n:用于存储输入的字符串的个数,n<=10
* len:用于存储每个字符串的长度,便于循环处理
* sum_befor, sum_mid, sum_after:分别统计字符P之前、P和T之间、T之后字符A的个数,记为“前中后”
* b_P, b_T:分别标识首次出现字符P和T
* res:用于标识字符串是否合法(符合规则)
* i,j:循环变量
*/
int n, i, j, len, res, sum_befor, sum_mid, sum_after;
int b_P, b_T;
char str[10][101];
scanf("%d", &n);//读取整数n
getchar();//吃掉回车换行符,便于后续准确读取输入的字符串
//根据整数n循环获取字符串
for(i=0;i<n;i++)
{
gets(str[i]);
}
//按序依次判别字符串是否“答案正确”
for(i=0;i<n;i++)//分别处理每个字符串
{
len = strlen(str[i]);//获取字符串长度
res = 1; b_P = 0; b_T = 0;//标识值复位
sum_befor = 0; sum_mid = 0; sum_after = 0;//统计值复位
for(j=0;j<len;j++)//分别处理字符串中的每个字符
{
if(str[i][j]=='P' || str[i][j]=='A' || str[i][j]=='T')//合法字符
{
if(str[i][j]=='P')//若为字符P
{
if(b_P==0 && b_T==0)//首次出现字符P,且首个字符T未出现
{
b_P = 1;//标记字符P首次出现
continue;//跳出当前循环,进行下一次循环,随即处理下一个“字符”
}
else//再次出现字符P
{
res = 0;//非法字符,标记该字符串的输出结果为:NO
break;//结束当前循环,进行下一次循环,随即处理下一个“字符串”
}
}
if(str[i][j]=='A')//若为字符A,根据字符A出现的位置,则统计其数量
{
if(b_P==0)//尚未出现字符P
{
sum_befor++;//前位累计
}
if(b_P==1 && b_T==0)//首个字符P已出现,且首个字符T未出现
{
sum_mid++;//中位累计
}
if(b_T==1)//首个字符T已出现
{
sum_after++;//后位累计
}
}
if(str[i][j]=='T')//若为字符T
{
if(b_P==1 && b_T==0)//首次出现字符T,且已出现字符P
{
b_T = 1;//标记字符T首次出现
continue;//跳出当前循环,进行下一次循环,随即处理下一个“字符”
}
else//再次出现字符T
{
res = 0;//非法字符,标记该字符串的输出结果为:NO
break;//结束当前循环,进行下一次循环,随即处理下一个“字符串”
}
}
}
else//非法字符
{
res = 0;//非法字符,标记该字符串的输出结果为:NO
break;//该语句可省略;结束当前循环,进行下一次循环,随即处理下一个“字符串”
}
}
if(res)//字符串中的字符均合法
{
//前中后的数量需满足:sum_after=sum_befor*sum_mid,且sum_mid>0
if(sum_after == sum_befor * sum_mid && sum_mid > 0)
printf("YES\n");
else
printf("NO\n");
}
else//字符串中含有非法字符,输出NO
printf("NO\n");
}
return 0;
}
提交结果(分数/满分):
18/20
测试点1:答案错误
表明:您的程序未能对评测系统的数据返回正确的结果。原因不详,高手指点,拜谢!
提示:
1. “答案正确”的条件分析
- 字符串中必须仅有
P
、A
、T
这三种字符,不可以包含其它字符; - 任意形如
xPATx
的字符串都可以获得“答案正确”,其中x
或者是空字符串,或者是仅由字母A
组成的字符串; - 如果
aPbTc
是正确的,那么aPbATca
也是正确的,其中a
、b
、c
均或者是空字符串,或者是仅由字母A
组成的字符串。
条件1可知,规定了合法字符必须仅有三种:P、A、T。
条件2和条件3可视为对字符A出现的位置和数量加以约束,可用sum_befor、sum_mid、sum_after分别统计字符A在字符P之前、P和T之间、T之后出现的数量,与此同时,为便于分析条件,可用sum_a、sum_b和sum_c分别表示a、b和c中字母A的数量。
条件2可知,sum_mid必为1,且满足sum_after=sum_befor*sum_mid。
条件3可知,sum_befor、sum_mid、sum_after与sum_a、sum_b、sum_c的关系可表述为:sum_befor=sum_a,sum_mid=sum_b+1,sum_after=sum_c+sum_a。若aPbATca
是正确的,则sum_mid必大于等于1,且基于条件2需满足sum_a*(sum_b+1)=sum_a+sum_c,即可得到sum_a*sum_b=sum_c。通过联立上述关系,同样可得到sum_after=sum_befor*sum_mid。
综上所述,“答案正确”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 sum_after = sum_befor * sum_mid
- sum_mid > 0
if(res)//字符串中的字符均合法
{
//前中后的数量需满足:sum_after=sum_befor*sum_mid,且sum_mid>0
if(sum_after == sum_befor * sum_mid && sum_mid > 0)
printf("YES\n");
else
printf("NO\n");
}
else//字符串中含有非法字符,输出NO
printf("NO\n");
2. 字母P、T出现的次序和字母A出现的数量问题
分别用b_P和b_T标识字母P、T是否出现,0表示未出现,1表示初次出现。
分别用sum_befor、sum_mid、sum_after分别统计字符A在字符P之前、P和T之间、T之后出现的数量。
1) 字母P、T出现的次序:
- 若字母P或T在初次出现后,不能再次出现,否则res=0
- 字母P必须出现在字母T之前,即满足:b_P==0&&b_T==0,否则res=0
if(str[i][j]=='P')//若为字符P
{
if(b_P==0 && b_T==0)//首次出现字符P,且首个字符T未出现
{
b_P = 1;//标记字符P首次出现
continue;//跳出当前循环,进行下一次循环,随即处理下一个“字符”
}
else//再次出现字符P
{
res = 0;//非法字符,标记该字符串的输出结果为:NO
break;//结束当前循环,进行下一次循环,随即处理下一个“字符串”
}
}
- 字母T必须出现在字母P之后,即满足:b_P==1&&b_T==0,否则res=0
if(str[i][j]=='T')//若为字符T
{
if(b_P==1 && b_T==0)//首次出现字符T,且已出现字符P
{
b_T = 1;//标记字符T首次出现
continue;//跳出当前循环,进行下一次循环,随即处理下一个“字符”
}
else//再次出现字符T
{
res = 0;//非法字符,标记该字符串的输出结果为:NO
break;//结束当前循环,进行下一次循环,随即处理下一个“字符串”
}
}
2) 字母A出现的数量:
- 字母P未出现时,即满足:b_P==0,则sum_before累加
- 首个字符P已出现,且首个字符T未出现时,即满足:b_P==1&&b_T==0,则sum_mid累加
- 首个字符T已出现,即满足:b_T==1,则sum_after累加
if(str[i][j]=='A')//若为字符A,根据字符A出现的位置,则统计其数量
{
if(b_P==0)//尚未出现字符P
{
sum_befor++;//前位累计
}
if(b_P==1 && b_T==0)//首个字符P已出现,且首个字符T未出现
{
sum_mid++;//中位累计
}
if(b_T==1)//首个字符T已出现
{
sum_after++;//后位累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