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笔记]媒体接入控制/介质访问控制

发布于:2022-12-29 ⋅ 阅读:(645) ⋅ 点赞:(0)

媒体接入控制

适配器

一般主板上都有这个东西,并且这个东西有自己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黑盒视角下,它只对内向本机提供接收到的正确的信息,以及向外编码发送正确的信息。这一切不经过CPU。

功能:

  • 进行串行/并行转换。
  • 对数据进行缓存。
  • 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 实现以太网协议。

这块要说一下IP地址与硬件地址(MAC地址)的区别。

IP地址 mac地址
对于网络而言的 对于硬件而言的
每连接一个网络主机就有一个IP地址 每个适配器有唯一不变的MAC地址
实现方式 使用软件实现(逻辑地址) 使用硬件实现(物理地址)
使用位置 网络层及以上层使用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
网际通信时 IP地址是在整个互联网有效 MAC地址在子网内部有效

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的映射,通过ARP协议完成。

静态划分信道(四大复用)

就是说传输的数据得走链路,链路不一定只给一个人用(成本高嘛),所以大家要共用。但是有些信道同一时刻未必能走好几个人的数据,总得有个先后。

四大信道复用技术:

  • 频分多路复用 FDM
  • 时分多路复用 TDM
  • 波分多路复用 WDM
  • 码分多路复用 CDM

复用技术

但是对于某些时刻只能一个人用的信道,为了解决随机接入情况下帧传输存在的碰撞问题,用到了随机访问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 CSMA/CD协议(有线网用的)
  • CSMA/CA协议(无线网用的)

其中碰撞是指帧的冲突,就是多个用户同时发送信息。

使用这类协议的结果就是在某个用户能够使用信道的时间里他能完全自主使用这个信道(肯定不用考虑其他用户)


频分复用

动态接入控制

受控接入

受控接入:受控接入的特点是用户不能随机地发送信息而必须服从一定的控制。这类的典型代表有分散控制的令牌环局域网和集中控制的多点线路探询,或称为轮询,这种方式逐渐被淘汰。实际运用如:

  • IEEE 802.5令牌环网
  • IEEE 802.4令牌总线网
  • 光线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其中集中控制是主站循环轮询各站点有无数据发送,只有被轮询到的站点才能发送数据,而分散控制就是环形网络传令牌,持有令牌的才能发数据。

随机接入

随机接入: 随机接入的特点是所有的用户可随机地发送信息。但如果恰巧有两个或更多的用户在同一时刻发送信息,那么在共享媒体上就要产生碰撞(即发生了冲突),使得这些用户的发送都失败。因此,必须有解决碰撞的网络协议。CSMA/CD就是典型的解决冲突的协议。

CSMA/CD

另起了一篇写在这里

MAC帧格式及其细节

看这俩人的文章得了:

MAC帧格式

详解以太网MAC帧格式

参考

计算机网络之介质访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