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6 第五组 张明敏 学习笔记

发布于:2023-02-12 ⋅ 阅读:(442) ⋅ 点赞:(0)

目录

一、抽象类

1.概念

2.abstract 表示该类或该方法是抽象的

3.抽象方法的 3 个特征如下:

4.抽象类的定义和使用规则如下:

 5.当我们定义一个抽象类,这个抽象类中可以有哪些结构?

二、接口

1. 概述:

2. 特点:

3.Java类的语法格式:先写extends, 后写implements

1.实现接口

2.接口和抽象类的异同点

三、栈和队列

1. 栈

2. 队列

四、心得体会


一、抽象类

1.概念

在面向对象的概念中,所有的对象都是通过类来描绘的,但是反过来,并不是所有的类都是用来描绘对象的,如果一个类中没有包含足够的信息来描绘一个具体的对象,那么这样的类称为抽象类。

在Java中抽象类的语法格式如下:

 abstract class 类名 {
     abstract 返回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

2.abstract 表示该类或该方法是抽象的

  • 如果一个类使用 abstract 来修饰,则说明该类是抽象类,抽象类中包含构造方法,但是无法外部实例化(无法在其他类中调用抽象类的构造方法)
  • 如果一个方法使用 abstract 来修饰,则说明该方法是抽象方法,抽象方法只有声明没有实现。需要注意的是 abstract 关键字只能用于普通方法,不能用于 static 方法或者构造方法中。

3.抽象方法的 3 个特征如下:

  1. 抽象方法没有方法体

  2. 抽象方法必须存在于抽象类(或者接口)中

  3. 子类重写父类时,必须重写父类所有的抽象方法,除非子类也是抽象类

注意:在使用 abstract 关键字修饰抽象方法时不能使用 private 修饰,因为抽象方法必须被子类重写,而如果使用了 private 声明,则子类是无法重写的。

4.抽象类的定义和使用规则如下:

  1. 抽象类和抽象方法都要使用abstract关键字声明

  2. 如果一个方法被声明为抽象的,那么这个类也必须声明为抽象的。而一个抽象类中,可以有 0~n 个抽象方法,以及 0~n 个具体方法。

  3. 抽象类不能实例化,也就是不能使用 new 关键字创建对象。

 5.当我们定义一个抽象类,这个抽象类中可以有哪些结构?

属性、成员方法、构造器、抽象方法、常量

二、接口

1. 概述:

接口是抽象方法和常量定义的集合。

接口存在的意义?

约定

2. 特点:

  • 用interface来定义
  • 接口中的所有抽象方法都默认是由public abstract修饰的
  • 接口中的所有成员变量都默认是由public static final修饰的。
  • 接口中没有构造器。
  • 接口使用多继承机制。

3.Java类的语法格式:先写extends, 后写implements

public class Test02 extends Person implements inter{
  @Override
  public void show() {
    
  }
}

①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接口也可以继承其它接口。

②实现接口的类中必须提供接口中所有方法的具体实现内容, 方可实例化。否则, 仍为抽象类。

③接口的主要用途就是被实现类实现。与继承关系类似, 接口与实现类之间存在多态性

④接口和类是并列关系, 或者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类。

Java 接口的定义方式与类基本相同,不过接口定义使用的关键字是interface,接口定义的语法格式如下:

[public] interface interface_name [extends interface1_name[, interface2_name,…]] {
     // 接口体,其中可以包含定义常量和声明方法
    [public] [static] [final] type constant_name = value;    // 定义常量
    [public] [abstract] returnType method_name(parameter_list);    // 声明方法
 }

对以上语法的说明如下:

  • public 表示接口的修饰符,当没有修饰符时,则使用默认的修饰符,此时该接口的访问权限仅局限于所属的包;

  • interface_name 表示接口的名称。接口名应与类名采用相同的命名规则,即如果仅从语法角度来看,接口名只要是合法的标识符即可。如果要遵守 Java 可读性规范,则接口名应由多个有意义的单词连缀而成,每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单词与单词之间无需任何分隔符。

  • extends 表示接口的继承关系;

  • interface1_name 表示要继承的接口名称;

  • constant_name 表示变量名称,一般是 static 和 final 型的;

  • returnType 表示方法的返回值类型;

  • parameter_list 表示参数列表,在接口中的方法是没有方法体的。

注意:一个接口可以有多个直接父接口,但接口只能继承接口,不能继承类。

接口对于其声明、变量和方法都做了许多限制,这些限制作为接口的特征归纳如下:

  • 具有 public 访问控制符的接口,允许任何类使用;没有指定 public 的接口,其访问将局限于所属的包。

  • 方法的声明不需要其他修饰符,在接口中声明的方法,将隐式地声明为公有的(public)和抽象的(abstract)。

  • 在 Java 接口中声明的变量其实都是常量,接口中的变量声明,将隐式地声明为 public、static 和 final,即常量,所以接口中定义的变量必须初始化。

  • 接口没有构造方法,不能被实例化。

1.实现接口

接口的主要用途就是被实现类实现,一个类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接口,继承使用 extends 关键字,实现则使用 implements 关键字。因为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这也是 Java 为单继承灵活性不足所作的补充。类实现接口的语法格式如下:

 <public> class <class_name> [extends superclass_name] [implements interface1_name[, interface2_name…]] {
     // 主体
 }

对以上语法的说明如下:

  • public:类的修饰符;

  • superclass_name:需要继承的父类名称;

  • interface1_name:要实现的接口名称。

实现接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实现接口与继承父类相似,一样可以获得所实现接口里定义的常量和方法。如果一个类需要实现多个接口,则多个接口之间以逗号分隔。

  • 一个类可以继承一个父类,并同时实现多个接口implements 部分必须放在 extends 部分之后。

  • 一个类实现了一个或多个接口之后,这个类必须完全实现这些接口里所定义的全部抽象方法(也就是重写这些抽象方法);否则,该类将保留从父接口那里继承到的抽象方法,该类也必须定义成抽象类。

2.接口和抽象类的异同点

接口和抽象类的相同点:

  1. 都可以被继承

  2. 都不能被实例化

  3. 可以包含方法声明(抽象方法)

  4. 在程序中都可以作为抽象层出现

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

  1. 抽象类可以有构造方法,接口中不能有构造方法。

  2. 抽象类中的成员变量可以是各种类型的,而接口中的成员变量只能是 public static final 类型的(常量)。

  3. 接口中不能含有静态代码块以及静态方法(用 static 修饰的方法),而抽象类是可以有静态代码块和静态方法

  4. 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但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

  5. 接口可以被多重实现,抽象类只能被单一继承

  6. 如果抽象类实现接口,则可以把接口中方法映射到抽象类中作为抽象方法而不必实现,而在抽象类的子类中实现接口中方法

接口和抽象类

区别 抽象类 接口
定义 有抽象方法的类 抽象方法和全局常量
使用 子类继承抽象类 子类实现接口
组成

构造方法、抽象方法、

普通方法、常量、变量

常量、抽象方法
关系 抽象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不能继承抽象类,允许继承多个接口
设计模式 模板方法 工厂方法、代理方法
对象 通过对象的多态性产生实例化对象
局限 单继承
选择 优先使用接口,避免单继承的局限

继承单继承,接口多实现

注意:JDK 1.8 以后,接口里可以有静态方法和方法体了。

注意:JDK 1.8 以后,接口允许包含具体实现的方法,该方法称为"默认方法",默认方法使用 default 关键字修饰。

注意:JDK 1.9 以后,允许将方法定义为 private,使得某些复用的代码不会把方法暴露出去。

三、栈和队列

1. 栈

栈是只能在某一端插入和删除的特殊线性表。

栈也称先进后出表后进先出表

栈是限制仅在表的一端(表尾)进行操作(插入和删除)的线性表。

表尾又叫栈顶(Top),允许插入和删除,那么另一端就叫做栈底(Bottom),啥也不能干,只能干等着第一个进栈的过来躺着。

栈的插入操作,叫做入栈(push)。存入栈的元素之间没有任何具体的关系,只有到来的时间的先后顺序。

入栈操作涉及的单个数据的进入,所以时间复杂度为 O(1),同时入栈过程中只需要单个的临时存储空间,所以空间复杂度为 O(1)。

栈的删除操作,叫做出栈(pop)。删完了,也就是栈底就是栈顶的时候,就叫空栈

同理,出栈操作涉及个别数据的出去且出栈过程只需要单个的临时存储空间,所以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都为 O(1)。

存入栈的元素之间没有任何具体关系,只有到来的时间的先后顺序.在这里没有元素的位置、元素的前后顺序等概念。

2. 队列

队列是限制仅在一端进行插入操作,在另一端进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先入队的元素先出队,这种表也称为先进先出表

允许插入的一端叫做队头,允许删除的一端叫做队尾。队列的插入叫做入队列,队列的删除叫做出队列

四、心得体会

又是疲累的一天,累累累,栈和队列能理解。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