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博客地址 点这里
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这本书精度了一遍,收获颇大。记录一些内容,一方面是分享给没有读过此书的朋友,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理解。
第一章 硅谷的奇迹
硅谷的特质
叛逆精神以及对叛逆的宽容
对失败的宽容
多元文化
追求卓越
硅谷中诞生的企业
仙童半导体公司:硅谷最早发展起来的企业,对半导体行业、硅谷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信息技术企业:Intel、苹果、甲骨文、sun、思科、雅虎、Google、Facebook、Instragram、whatsApp、youtube、Nest、twitter、Snapchat
生物制药:基因泰克(GenenTech)
电动汽车:特斯拉
硅谷附件的顶尖大学
stanford、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硅谷的风险投资
KPCP(凯鹏华盈)、红杉资本、NEA
第二章 宛若似真的分析
硅谷成功的气候说
硅谷的气候是很好,但是地中海地区(意大利、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经济发展并不好
孟德斯鸠认为气候太好,人容易变得懒惰
斯坦福之说
硅谷与斯坦福就是鸡与蛋的关系,硅谷的发展早于斯坦福
教育更发达的波士顿并没有发展起来
风险投资说
硅谷的风险投资从起源和发展就优势
海外风险投资机构(软银、DST)在硅谷比本地更成功
政府扶持说
美国政府权力有限
美国强调自由经济,对商业影响不大
知识产权保护说
硅谷企业的专利数量并不多,没有一家排进全美前十
第三章 硅谷的起源
硅谷前传
因为淘金,成为冒险家的乐园
强调个人奋斗、自己动手(DIY)
天时与地利
IBM选择在这里建立第二个实验室
斯坦福的特曼,被称为硅谷之父
怪才与叛徒
晶体管的发明人肖克利,吸引了几个对硅谷有影响力的年轻人
1957.9.18,『八叛徒』从肖克利公司辞职,创办仙童(firstChild)公司
仙童公司包括:诺伊斯、摩尔(Intel创办人)
仙童公司对硅谷产生深远影响
第四章 硅谷的发展
硅谷1.0 信息革命的前夜
半导体行业是硅谷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仙童公司给硅谷的影响:定基调、衍生出其他公司、产生风险投资
硅谷2,0 信息时代
70年代左右,半导体行业产业发生变化,硅谷繁荣的同时滋生出危机
软件业迎来大发展的契机
甲骨文开创卖软件的新模式
软件的知识产权保护,带来了软件的竞争优势
风险投资推动着硅谷信息产业的发展
硅谷风险投资自身的发展
硅谷风险投资的原则:投资就是投人;投资人要储备技术和管理人才;多家风投投资一家公司;广种薄收;双倍砸钱(首轮以后的投资);技术价值投资
硅谷风投和传统投资风格迥异:传统风投依赖于量化分析,而硅谷风投依赖于直觉和经验
硅谷3.0 后互联网时代
硅谷不见出现了很多大公司,像Google、Facebook,而且出现了很多小公司
这些小的创业公司具有小、快、灵的特点
第五章 硅谷的奥秘(上) - 硅谷的独特之处
叛逆和宽容
硅谷存在叛逆的传统和保障,『叛逆』在硅谷并不是贬义词,而是褒义词
车库文化是硅谷的谎言
社会对叛逆的支持、宽容
多元文化
硅谷人口构成多元:白人、亚裔、拉美裔、非裔
多元文化的好处:产品直接面向全球市场
汇聚全球精英,硅谷除了土地、税收是美国的,其他更是全球的
拒绝平庸
企业生存需要要求追求卓越
硅谷地区的高成本导致了正向淘汰
死亡是一个公司对社会的最后一次贡献
淘汰不合适的人对双方都是解脱
第六章 硅谷的奥秘(下) - 硅谷的企业文化和情怀
宽容失败文化
宽容失败对创业非常重要
在一开始就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
工程师文化
工程师在硅谷的很多公司的地位很高
动手和动脑,自己动手实现自己的想法
把工程师分为五个等级:独立完成任务;领导产品;行业最优;改变世界;开创行业
不迷信权威
不受所谓专业的约束
重实不重名
敢为天下先
扁平化管理
特征:减少层级、分权
限制上级对下级的人事权
扁平化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契约关系,而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
世界的情怀
硅谷存在三类人:梦想家、企业家和投资人、工程师
是否有改变世界的情怀,决定一家公司能走多远
第七章 工业时代的科学基础
牛顿和机械思维
牛顿最直接的贡献,在于他用简单而优美的数学公式破解了自然之谜
机械思维在历史上,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非常大
泰勒管理理论
泰勒的管理理论包括四个方面:效率优先、同构的树状组织架构、人性化管理、可预测性
极大地提升了全球工业生产率
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制度剖析
资本是现代工业时代最重要的因素
企业家非常看重对生产资料和市场渠道的拥有权
人和企业的关系: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
人与人的关系:严格树状结构
分配制度:劳资双方在零和基础上长期博弈
专利制度:保护发明创造最有效的手段
第八章 信息时代的科学基础
三论与管理
维纳的控制论、香农的信息论、贝塔朗菲等的系统伦
控制论的思维方式:根据反馈不断调整
信息论的思考方式:最大限度地采用便宜资源,尽可能节省贵的资源;信息的传播速度不可能超过信道的容量,人类开始有意识地不断拓展带宽
系统论的思考方式:局部最优不等于整体最优
从预测到反应,从局部到整体,从控制到通信
变预测为反应,由机械思维转变为控制思维
风险投资的实质也是变预测为反应,把更多资源投给最有可能成功的项目
每一个知识工作者本身就是一个自觉的自我管理者,应该采用任务导向的契约式管理方式
硅谷企业更看重网路效应和入口效应,而不是拥有生产资料
封闭的系统永远朝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一定会越来月糟糕,而一个开放的系统引入负熵,才可能让系统通过与外界的交互变得更加有序,也会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信息时代的企业制度剖析
对失败的宽容:个别的成功都是以大量的失败为条件
创业成功概率最高的是第三次创业者
期权是现代信息时代的分配制度
扁平化不仅是层级的减少,还包括人与人之间地位更加平等
扁平化管理拓展了公司内部的带宽,使得公司内部的合作更加顺畅
工程师文化的背后:一是资本、生产资料变得相对次要,人的创造力才是商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二是拥有专业知识的工程师本身被当做基层管理者
不迷信权威:信息量太大,不确定性太多;世界发展太快;信息流通非常快;跟美国教育有关
硅谷企业不仅要和同行业竞争,还要跟来自硅谷的不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竞争
大数据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本质
大数据不仅仅只技术,更多是一个方法
互联网思维的科学基础:带宽变大,信息传播渠道变大、变得更加容易
网络效应远远超过了工业时代对物质拥有的重要性
互联网使得产品和服务可以做到越来越个性化
互联网的本质也是信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