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i】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共享资源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 资源子网(提供共享的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
- 通信子网(提供信息交换的网络节点和通信线路)
3.计算机网络类型
(1)按照拓扑分类:
- 星型结构
- 树形结构
- 总线型结构
- 环形结构
- 网状结构
(2)按照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
- 局域网LAN
- 域域网MAN
- 广域网WAN
- 个人区域网PAN
【ii】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数据的传输方式
(1)按传输方向分:
- 单工: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模式
- 双工:在同一时间,线路上只能允许一个方向的数据通过
- 全双工:双方可以同时进行数据通信
(2)按传输对象分:
- 单播:1对1
- 双播:1对多
- 广播:1对all
2.数据交换的方式
(a)电路交换:
整个报文从源头到重点连续的传输。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线路传输效率低。
(b)报文交换
整个报文先传输到相邻节点,全部存储下来查找转发表,再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c)分组交换
采取存储转发技术,将一个报文分成多个分组,传送到相邻节点,再查找转发表,再转发到下一结点。
3.网络协议的三大要素🌟🌟
语法,语义,同步
4.OSI七层协议体系结构🌟
宗旨:下层服务上层
- 物理层(第一层/最底层)
协议数据单位为比特。包括物理联网媒介,为上层提供传输数据的物理媒体
- 数据链路层(第二层)
协议数据单位为帧。包括两主机之间数据的传输(端和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 网络层(第三层)
协议数据单元为数据包(packet).设备包括:路由器、防火墙、三层交换机等四、运输层(第四层)
协议数据单元为数据段.
- 会话层(第五层)
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间的会话。其主要功能是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利用在数据中插入校验点来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
- 表示层(第六层)
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负责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表示层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解密和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 应用层(第七层)
负责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术语“应用层”并不是指运行在网络上的某个特别应用程序,应用层提供的服务包括文件传输、文件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的信息处理。浏览器或者说WWW(万维网)也属于应用层;
5.TCP/IP的体系结构
- 应用层:这些协议的功能主要是在访问网站时向网站的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会将访问的网页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传输到电脑里,电脑通过渲染生成能看到的页面。5
- 运输层:包含TCP和UDP两种协议,TCP提供的是面向连接、可靠的字节流服务,而UDP提供的是非面向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流传输。26
- 网际层:也称为IP层,主要负责网络中不同主机之间的通信,使用IP协议来封装数据报或数据包,并负责选择路径将它们发送到目的地。23
6.五层协议体系结构
- 应用层
- 运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