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openpnp - ReferenceStripFeeder config
概述
ReferenceStripFeeder是编带的散料飞达。
不要自动设置,很容易出现孔找不到的情况。
自动设置时,孔的寻找和相机/光线都有关系,且自动设置完的第一点,次点都没有手工设置的准。
取料时,不要开视觉,因为也是很容易找不到孔。
笔记
增加飞达
设置好的参数
参数说明
第一孔和最后一孔的位置可以将相机移动到孔上,然后捕获X/Y坐标。
Z是吸嘴落到物料表面的高度(e.g. -15mm), 这个自己填。就免去了将吸嘴落到物料上的麻烦。
使用同样高度的散料飞达,这个Z轴落到物料表面的高度是一样的,只需要量一次,然后用在其他散料飞达上。
备注
如果取不到料,可以点击回收,然后去看吸嘴是否在料的上面。
如果编带宽度和part pitch填的不对,有可能取料的位置并不在物料中心。
备注
取料后,需要在底部相机中视觉识别,防止取不到料(引起空贴元件,引起事故)
测试取料
取到料,然后在底部相机中自动识别,主要是判断是否取到料。然后旋转到0角度。
等测试取料完成,点击回收,可以放回编带槽中,不浪费料。
如果编带孔在顶部相机底下看不清
散料飞达是自己打印的,一般是白色。
编带分为纸质白色编带,塑料黑色编带,塑料透明编带。
黑色编带在相机下一般看的很清楚。
纸质白色编带在相机下,因为有厚度,看的清晰度也算可以,能分辨请编带孔。
塑料透明编带在相机下看的不清晰。
离相机十字远点的地方,可以肉眼分辨出编带孔。
离相机十字近的地方,肉眼也不容易分辨出编带孔。
这时,可以去买黑色/红色/蓝色的记号笔,将白色/透明编带的编带孔上层涂上和白色对比度大的不透明颜色。
再将编带放到散料飞达后,在相机底下就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出编带孔,如同黑色编带那样容易分辨出编带孔。
如果测试元件吸取时不好找元件,可以在元件页搜索
只需要输入不精确的关键字就能极大的缩小要找的元件的范围。
元件在编带中的位置最好是0度
元件在编带飞达中的角度定义,openpnp官方是按照工业标准来定义的。
最好自己摆飞达时,就按照工业标准来。
如果摆的和标准相反(e.g. 是竖直摆放飞达,但是编带孔却在左面),但是不想(或者不能)重新摆放飞达位置,可以自定义元件在编带中的0角度位置。
我是不想和标准不一样,容易搞混肴,特别是批量贴片时,谁能想的那么周全。
最好是按照标准来,将飞达按照标准方向摆放,这样可以对着官方文档操作。减少贴片出错的概率。
测试元件底部相机视觉检测的简单步骤
先关联选择表
配置完飞达(已经选择了飞达上装载的是哪种元件,第一孔,次孔,飞达编带宽度,孔距…)后,勾选飞达有效。
然后在飞达页选择吸取元件
然后转到封装页,此时已经自动选择了飞达元件对应的封装,直接点击对齐测试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