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模式介绍

发布于:2024-11-04 ⋅ 阅读:(24) ⋅ 点赞:(0)

黑板模式(Blackboard Pattern)是一种用于解决复杂问题的架构模式,通常用于需要多个不同模块协同工作并通过共享信息来解决问题的场景。它是一种面向知识共享的模式,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系统、专家系统、机器人系统、复杂控制系统等领域。

1、概述

黑板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创建一个共享的全局数据结构,称为“黑板”,不同的模块(称为知识源或代理)可以在黑板上读取和写入数据。每个模块根据黑板上的数据进行操作,并在必要时更新黑板,从而推动系统状态逐步向目标前进。

2、组成部分

  • 黑板(Blackboard):核心数据结构,存储系统的共享状态信息和解决问题所需的所有数据。
  • 知识源(Knowledge Source):不同的独立模块,每个模块根据自身的知识和黑板上的信息做出决策和推断,进行读写操作。
  • 控制器(Controller):负责调度和协调各个知识源的执行顺序和时机,确保系统能够顺利推进。控制器决定何时激活哪个知识源以及如何利用黑板上的信息。

3、工作原理

黑板模式的工作过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步:

1、初始化黑板:系统启动时,黑板被初始化为包含已知的初始信息。

2、知识源检测:每个知识源可以检测黑板上是否有与自己相关的信息。

3、知识源执行:当黑板上的信息满足某个知识源的条件时,知识源会被激活,他读取黑板上的信息、处理数据、进行推理,并将结果写回黑板。

4、迭代执行:通过多个知识源不断在黑板上协作修改数据,系统逐步接近最终解决方案。

4、优点

  • 解耦:知识源是独立的模块,它们之间没有直接依赖,只通过黑板进行数据交换和协作。
  • 扩展性:可以容易地添加或修改知识源,适应系统的复杂变化。
  • 容错性:某些知识源如果未被触发,或者一个知识源失败了,系统仍然可以继续运行,增加了系统的健壮性。
  • 适合复杂问题:能够处理结构化不良、无法用单一算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5、应用场景

  • 语音识别:不同的知识源处理语音特征、语法分析、语义分析等,逐步解析语音输入。
  • 机器人控制:各个模块协同工作处理感知数据、导航和执行动作。
  • 专家系统:不同的专家模块在黑板上写入和推断信息,最终得出结论。

6、C++代码示例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黑板模式实现示例,展示了黑板模式的基本结构: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memory>
#include <unordered_map>
#include <string>

// 黑板类
class Blackboard {
public:
    // 设置数据到黑板
    void setData(const std::string& key, const std::string& value) {
        data[key] = value;
    }

    // 从黑板读取数据
    std::string getData(const std::string& key) const {
        auto it = data.find(key);
        if (it != data.end()) {
            return it->second;
        }
        return "";
    }

    // 显示当前黑板状态
    void showBlackboard() const {
        std::cout << "Blackboard Contents:\n";
        for (const auto& entry : data) {
            std::cout << entry.first << ": " << entry.second << std::endl;
        }
    }

private:
    std::unordered_map<std::string, std::string> data;
};

// 知识源基类
class KnowledgeSource {
public:
    virtual ~KnowledgeSource() {}
    virtual void update(Blackboard& blackboard) = 0;
};

// 具体知识源 1
class KnowledgeSourceA : public KnowledgeSource {
public:
    void update(Blackboard& blackboard) override {
        std::string data = blackboard.getData("initial");
        if (!data.empty()) {
            std::cout << "KnowledgeSourceA processing data: " << data << std::endl;
            blackboard.setData("processed_by_A", "Data processed by A");
        }
    }
};

// 具体知识源 2
class KnowledgeSourceB : public KnowledgeSource {
public:
    void update(Blackboard& blackboard) override {
        std::string data = blackboard.getData("processed_by_A");
        if (!data.empty()) {
            std::cout << "KnowledgeSourceB processing data: " << data << std::endl;
            blackboard.setData("final_result", "Final result from B");
        }
    }
};

// 控制器类
class Controller {
public:
    void addKnowledgeSource(std::shared_ptr<KnowledgeSource> ks) {
        knowledgeSources.push_back(ks);
    }

    void run(Blackboard& blackboard) {
        for (const auto& ks : knowledgeSources) {
            ks->update(blackboard);
        }
    }

private:
    std::vector<std::shared_ptr<KnowledgeSource>> knowledgeSources;
};

// 主函数
int main() {
    Blackboard blackboard;
    blackboard.setData("initial", "Initial data");

    // 创建知识源
    std::shared_ptr<KnowledgeSourceA> ksA = std::make_shared<KnowledgeSourceA>();
    std::shared_ptr<KnowledgeSourceB> ksB = std::make_shared<KnowledgeSourceB>();

    // 控制器负责调度
    Controller controller;
    controller.addKnowledgeSource(ksA);
    controller.addKnowledgeSource(ksB);

    // 运行系统
    controller.run(blackboard);
    
    // 显示黑板内容
    blackboard.showBlackboard();

    return 0;
}

7. 代码说明

  • Blackboard:黑板类,作为共享的中央数据结构,允许多个知识源对其进行读写操作。
  • KnowledgeSource:知识源的基类,每个知识源负责读取黑板上的数据,并在满足条件时写入新的信息。
  • KnowledgeSourceAKnowledgeSourceB:具体的知识源类,它们根据黑板上的数据作出推理,并对黑板状态进行修改。
  • Controller:负责调度和控制知识源的执行。

8. 总结

黑板模式是一种用于复杂问题求解的架构设计,适合场景是系统需要多个模块协作完成任务,但这些模块彼此独立且需要共享状态数据。它通过将知识源和黑板解耦,能够提供灵活的架构,便于系统扩展、修改和维护。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