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承载着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人口聚集等重要功能。然而,由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存在,城市地质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保障城市发展的安全和可持续,加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势在必行。
2022年1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的总体目标与实施路径,为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2024年1月,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的通知》,对城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各地区高度重视城市地质安全风险,加强城市地质基础调查工作,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严格落实城市工程建设地质安全相关法规标准,强化对城市地热、地下水等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地质安全风险管控。
智博创享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针对地质灾害防治需求,打磨出一套涵盖地质灾害调查、监测、评价、预警、防治应急等业务场景的产品体系,服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业务。
打造内外业一体化工作流程
实现地质灾害调查成果集成管理
基于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工作规范和实际业务需求,提供从任务分派、底图资料下发、野外实地调查、数据上传、成果汇交、审核入库全业务流程的地质灾害调查信息化支撑,开展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质特征、斜坡结构、残坡积层和风化层厚度、地下水活动等孕灾地质条件和气象、水文、人类工程活动等诱发因素的相关调查,协助对调查成果进行审核汇总,完成相关资料的集成管理。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一体化平台
建立城市地质大数据中心
实现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数据高效管理、应用和共享
紧绕城市地质安全、地下空间资源和环境地质问题,聚焦城市建设和深部资源开发需求,系统整理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行政、应急管理等部门已有地质资料,进行标准化、数字化处理;同时通过接入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实现城市地质大数据统一存储、管理、展示和共享,为城市地质业务管理、分析和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底座。
防灾信息总览
构建城市地质安全风险“一张图”
实现城市地灾防控精细化管理
基于地质灾害调查成果,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特别是岩溶塌陷、采空塌陷、黄土湿陷等地质安全问题的灾害隐患识别和风险调查与评价,考虑地质灾害破坏影响及可能性,结合不同重现周期下的危险区范围、威胁对象数量及类型,评价其风险级别,将评价区划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分别按照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防治区划,形成地质灾害“一库两区划”专题图。
结合监测数据和调查数据,通过内置评估模型、算法,可面向一般调查区、重点调查区提供易发性评价、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风险性评价等专题评估内容和专业图件;同时面向评估查询用户,提供地质灾害区域评估查询,并生成报告;针对高风险的地质灾害点及隐患点提出工程措施、专业监测、搬迁避让等防治建议,合理布局各类建设用地,辅助国土空间规划管控。
风险区分布图
地质灾害评估查询申请
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评估查询结果
构建城市地质监测预警管控平台
实现灾害隐患的精准识别和监测预警
根据城市规划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选择多处危害程度较大且短期难以完成治理的山体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塌陷等重大隐患点,通过布设GNSS、测斜仪、裂缝计、水位计、雨量计、基岩标、分层标等监测设备,构建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地质灾害动态变化数据,掌握城市地质环境变化特征,分析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及时提出防治建议,保障城市地质环境安全及地质资源开发利用。
监测点水位详情
地灾隐患点分布图
隐患点位管理
有效整合地质灾害信息资源
实现地灾防治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构建以省、市、县、乡镇、村、自然资源规划所、专业技术服务单位和群测群防监测员共同参与的“八位一体、网格管理、区域联防、绩效考核”的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为目标,以乡镇所辖范围为单元,以行政村、社区、县乡道路为网格,全面查清区域网格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情况,并对各隐患点实行数据化、标准化、动态化管理,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以网格内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为对象,因地制宜,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应急演练工作,提高群众识灾、防灾、避灾能力;以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绩效考核机制为抓手,以点带面,示范推动,全面提升城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水平与能力。
网格化管理
打造现代化应急指挥中心
高效提升指挥调度信息化水平
在遭遇突发性地质灾害时,平台支持用户对潜在危险区域和地段进行划定,以便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同时,系统支持发布预警信号,为受影响区域提供明确的撤离路线,并通过地图展示突发地质灾害危险区。此外,APP端还支持录入突发地质灾害的调查信息,为应急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抢险工作的指导。
应急救援任务制定
地灾防治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继续融合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场景创新,深耕多源数据融合挖掘分析等关键技术,利用GIS技术在城市地质灾害防治中的科技支撑作用,提高地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