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Spring容器说明:
Spring 就是⼀种IoC容器,Spring 容器 管理的主要是对象, 这些对象, 我们称之为"Bean". 我们把这些对象交由Spring管理, 由
Spring来负责对象的创建和销毁. 我们程序只需要告诉Spring, 哪些需要存, 以及如何从Spring中取出对象
把对象交给Spring管理,需要添加一些注解这里共有两类注解可以使用:
1.类注解:@Controller,@Service,@Repository,@Component,@Configuration
2.方法注解:@Bean
我们接下来就主要围绕注解的使用来讲解
Ioc容器优势:
1.控制权发生反转:不在需要使用方,创建对象并控制依赖,不需要自己创建对象和初始化,这就是控制反转
2.集中资源管理:
IOC容器会帮我们管理一些资源(对象)时, 只需要从IoC容器中去取
就可以了
3.降低资源的耦合度:我们在创建实例的时候不需要了解其中的细节, 降低了使用资源双方的依赖程度
DI介绍:
DI就是注入依赖,容器在运行时动态的为程序注入所需的依赖
依赖就是程序运行时需要的一些成员属性
从Spring获取对象:
因为对象被交给了Spring管理,所以我们要先获取Spring的上下文->ApplicationContext,再来根据方法获取对象
获取对象的方法:
这里我们主要根据名称获取,这个名称是唯一的,根据类型获取,这个类型就是某个类,根据名称+类型获取
// 1. 根据bean名称获取bean
Object getBean(String var1) throws BeansException;
// 2. 根据bean名称和类型获取bean
<T> T getBean(String var1, Class<T> var2) throws BeansException;
// 3. 按bean名称和构造函数参数动态创建bean,只适⽤于具有原型(prototype)作⽤域的bean
Object getBean(String var1, Object... var2) throws BeansException;
// 4. 根据类型获取bean
<T> T getBean(Class<T> var1) throws BeansException;
// 5. 按bean类型和构造函数参数动态创建bean, 只适⽤于具有原型(prototype)作⽤域的
bean
<T> T getBean(Class<T> var1, Object... var2) throws BeansException;
关于上下文的概念:
比如线程上下文:一个栈结构,用于存储上层线程的上下文信息,以便继续执行。
包含当前线程的位置、设置、本地变量等信息。类似于一个环境和这里的Spring容器的上下文, 就是指当前的运行环境, 也可以看作是⼀个容器, 容器里存了很多内容, 这些内容是当前
运行的环境**
@Controller注解(控制层:接收参数并响应):
使用@Controller 存储对象(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ntroller;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
public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n("do Controller");
}
}
用名称获取对象:就是把对象交给Spring容器管理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获取Spring上下文
ApplicationContext context = SpringApplication.run(SpringIocDemoApplication.class, args);
HelloController bean1 = (HelloController) context.getBean("helloController");
bean1.print();
用类型获取对象:
HelloController bean2 = context.getBean(HelloController.class);
bean2.print();
使用类型和名称获取对象:
HelloController bean3 = context.getBean("helloController",HelloController.class);
bean3.print();
@Service注解(业务逻辑层:处理业务数据):
存储对象代码如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Service;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ublic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n("do Service");
}
}
使用类型获取对象:
UserService bean7 = context.getBean(UserService.class);
bean7.print();
@Repository注解(数据层:调用数据库用来获取数据):
存储对象代码如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Repository;
@Repository
public class UserRepository {
public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n("do Repository");
}
}
使用类型获取对象:
UserRepository bean6 = context.getBean(UserRepository.class);
bean6.print();
@Configuration注解(配置层):
存储对象代码如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reNameBean")
public class UserConfig {
public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n("do config");
}
}
使用类型获取对象:
UserConfig bean4 = context.getBean(UserConfig.class);
bean4.print();
@Component注解在(组件层):
存储对象代码如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tereotype.Component;
@Component
public class UserComponent {
public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n("do Component");
}
}
使用类型获取对象:
UserComponent bean8 = context.getBean(UserComponent.class);
bean8.print();
@Bean注解(方法注解):
注意:方法注解使用时候注意要搭配以上的五大类注解使用:
Bean这个注解使用的场景:一个类需要多个对象:(上面的五大注解,只可以有一个对象)
以上五大注解和这个类注解都可以修改,对象的名字,就是让Spring按照我们的名字管理
查看对象:按照修改的对象
Student bean9 = (Student) context.getBean("ss1");
System.out.println(bean9);
Student bean10 = (Student) context.getBean("s2");
System.out.println(bean10);
上面五大注解和方法注解的区别:
除了控制层必须使用注解(@Controller)之外,其他四个注解都可以替换使用,但是一般规范来说都在各自的层级使用
控制层使用其他注解有时候可以使用成功但是不稳定不规范
注解细节:
bean–>对象的命名规则:
从Spring容器获取对象时,通过名称获取就需要命名:
五大类注解:
以小驼峰命名,如果类名前两个字母为大写那么就是这个类名本身
bean注解:
方法注解要搭配类注解使用,命名默认为方法名
Spring扫描路径:
Spring扫描路径是启动类所在路径,的子路径及子孙路径一直往后扫描
修改后演示:
发现其路径,刚开始的”HelloController“都启动不了:
也可以通过注解手动修改启动类路径:@ComponentScan
什么是DI:
DI就是依赖注入,它是一个过程,就是把Spring管理的依赖就是对象,拿出来再注入到指定的属性中
DI的常用方法:
1.属性注入:
通过注解@Autowired来实现:
结果:
2.构造方法注入:
构造方法注入需要注意:
当有一个构造方法时,没得选可以注入成功,但是有多个构造方法时注入由于反射机制去获取无参数的构造方法
有多个构造方法时,由于反射机制,会去选择无参数的构造方法导致对象没有注入
这个时候就需要加上@Autowired注解,选中使用的构造方法:
3.set方法注入:
在set方法加上@Autowired注解就行:
@Autowired存在的问题:
@Autowired注解通过类型来找到对象,如果有多个对象,就会报错:因为@Autowired注解首先按照类型来找对象的,找到多个对象不知道使用哪个
解决措施:
1.加上@Qualifier注解进一步通过名称来找bean:
@Qualifier注解不能单独使用,必须配合@Autowired使用
2.加上@Primary注解:
@Primary,没有参数,所以使用在多个对象那一级来指定
指定:
3.加上@Resource注解:
@Resource注解:直接通过name属性来指定要注入的bean名称:
面试题:@Resource和@Autowired的区别:
面试官喜欢听到的回答:按照类型来
1.@Autowird注解是Spring提高的注解,而@Resource注解是jdk提供的
2.@Resource按照名称注入,@Autowired按照类型注入,@Resource支持更多参数设置,按照name属性来找bean
拓展:@Resource不完全按照名称查找,也需要在类型的基础上按照名称查找
@Autowired的装配顺序:
首先按照类型找bean,找不到抛异常,找到一个装配;如果找到多个对象时按照@Qualifier查找,我们找到@Qualifier是按照名称来找bean的,所以@Autowired准确来说是按照“类型+名称”来注入对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