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的UAV无人机RCS --- 双站, I求解器,CAD切割,PEC吸波材料涂层

发布于:2025-03-01 ⋅ 阅读:(119) ⋅ 点赞:(0)

之前几期无人机案例都是用的PEC,这期我们看看添加雷达吸波材料图层的PEC对RCS的影响。使用RCS模板,0.4GHz添加一些场监视器:

导入CAD模型,这个尺寸是11.6米长。调制参数栏,使入射波从飞机下面向上入射,极化与机翼同方向:

我们先对CAD处理一下,将机翼切开。先将WCS坐标对其机翼接口的一条边,使UV平面横切机翼。选中飞机模型,右键点击任意处,选择Slice by UV plane:

同理,另一侧也切开:

有可能切开的结构包括其他部位,可右键任意处,选择Separate Shape,就可以分开处理了。

 如果就这样仿真通常没有问题,但是有些时候会报CAD的错。下面介绍一个小技巧。

这个切割处是有一圈的边界定义的,我们将UV垂直于上边界或上表面的时候,假设上边和下面以及两边弧线都在UV平面上,那么切割没问题;但是如果这些线不是完美的在UV平面上,那么就会出现新切出来的边界附近还有个非常小的边界,这样的区域肉眼难以察觉,以至于网格报错,甚至用pick功能都检查不出。

解决方法处理提高CAD的精确度和质量外,就是手动排查了。比如我们调高三维视图精度后,从四周观察,下方放大可见有两个边:

 

我们可以从下方对其UV平面再切一次,形成的这个厚度极小但是有厚度的三维结构,然后给他布尔运算加到一边的结构中;若是厚度测都测不出,那么就是数值误差级别的小了,干脆删除即可,不影响结果。

CAD处理好之后,I求解器开始计算:

 仿真结束后,查看远场(双站RCS):

查看Theta等于90度的切面:

 

我们就看phi=180到360的1D结果,这个对应的是机翼一端到机底再到另一端机翼这个范围的双站观察角。

我们将结果复杂粘贴到新建文件夹,取名PEC:

 

 下面我们添加一种RAM吸波材料,对比前后的RCS。文件可另存,添加材料:

再添加PEC材料,修改颜色和涂层:

涂层中选择刚才的RAM材料,定义厚度。

 然后我们将两个机翼赋予新的带涂层的PEC材料:

 开始仿真,获得远场:

同样操作,我们将远场一维图和刚才PEC的放在一起:

可见单站方向的RCS被RAM涂层减少。细心的读者也可从刚才两个远场结果中观察出下方的反射差别。

PEC的表面电流:

PEC带涂层的表面电流: 

可见RAM材料减少了机翼上电流震荡。

 

小结:

1. 本案例的雷达吸波材料只是演示一种方法,并没有深入验证材料的真实性,也没有探究它适合的频段。仿真吸波材料的方法也不唯一。

2. 本案例电尺寸为十几个波长。

3. 观察表面电流是RCS仿真的重要手段。

4. CAD模型的质量不佳往往是网格剖分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期介绍了切割时注意的一个小问题。


 CST太赫兹雷达击芯铆钉阵列圆板结构成像仿真与特性分析

 CST太赫兹雷达螺丝阵列结构成像仿真与特性分析

CST太赫兹雷达阵列沟槽结构成像仿真与特性分析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