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81栋危房自动化监测试点项目

发布于:2025-04-01 ⋅ 阅读:(15) ⋅ 点赞:(0)

1. 项目简介

 房屋进入老龄化阶段后,结构安全风险越来越大。近10年来,每年都会产生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重大安全事故。调研分析显示,老旧房屋结构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路径为,通过“人防+技防”的组合模式,对房屋安全风险进行监测。

本项目是对某街道前期专业机构初排认定的81栋C级危房开展危房动态监测,对C级危房制定“一楼一策”监测方案,安装“沉降、裂缝、倾斜、应变”监测设备及人工监测巡视,及时发现房屋隐患变化和可能出现的险情,动态实时分析危房变化趋势,提前预警,实现某县城市危房监测智能化管理。

本项目前期已由专业机构对某街道初步排查了81栋C级危房,对数量多、分布集中的房屋实施房屋安全动态监测,在技术上具有天然优势,且同时降低人力成本,最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对不易察觉的变形而导致的房屋安全事故实时预警,在民生问题及行业安全管理中能有效发挥先进技术进步带来的独特优势。

房屋安全动态监测主要由技防和人防两方面组成,技防的模式主要是通过高性能仪器设备实时监测老旧房屋的安全指标,人防方面主要是由网格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巡视巡检。根据对国内目前20多例房屋安全监测预警疏散案例的分析,技防模式已经成为房屋安全风险发现的主要手段,是房屋安全风险量化管理的核心环节。

2. 监测指标

本项目监测实施目的是利用传感器、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对房屋结构的主要安全指标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及时获取可靠监测数据信息,对房屋结构是否发生倾斜、内力重分布、裂缝等现象进行分析预警,让委托方对房屋安全状况进行实时量化掌控,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因此,通过对房屋结构的安全自动化监测,了解房屋的倾斜变形、裂缝发展以及结构应力变化等内容,掌握建筑物的变形发展趋势,可以为房屋结构整体稳定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可以通过对房屋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做出有关安全预测预报,可为业主提供预报预警数据,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区域,并做出快速反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保证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有效降低房屋安全事故风险。

3. 监测点布设

本项目监测房屋数量多,但房屋不同于一般监测对象,各有其特点,应落实“一栋一方案”的监测要求,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房屋监测方案内容应齐全,符合监测项目的要求。

(2)方案合理,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监测对象、监测过程进行控制,进行标准化管理。

(4)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针对本项目控制质量和关键工序的具体控制方法和质量保证体系,且科学合理。

根据前期踏勘情况及《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建筑变形侧量规范》、《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老旧房屋结构安全监测技术标准》等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本项目房屋安全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的监测内容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自动化倾斜监测、自动化沉降监测、自动化裂缝监测、自动化应变监测。

自动化倾斜监测:通过感知设备实时监测房屋竖向承重构件顶点及构件本身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是房屋整体安全考量的必备指标。

自动化沉降监测:通过感知设备实时监测房屋整体或局部区域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变化,可关联竖向承重构件承载能力、地基承载能力、周边施工开挖等因素引起的房屋形变,在地质条件较差、房屋加层、施工过程中、基础落在不同地基情况下等条件下,房屋整体安全必备考量指标。

自动化裂缝监测:根据前期安全排查、现场居民反馈等信息,对出现裂缝的部位进行性质判定,增加对结构性裂缝的感知检测,重要构件重点部位、典型裂缝是房屋结构构件层面的直观反应,加强对裂缝的观测,可以与房屋整体安全相互映证,有助于判定更加精准判定房屋整体安全状况。

4. 监测设备数量

5. 现场图片

6. 岩创可视化平台数据展示 

本项目通过岩创可视化云平台观查数据,根据设置报警值,数据变化达到预警值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及时通知,提供有效预警,使得相关人员可以更加精准地掌握老旧房屋的变化情况,构建一个全面的安全监测体系,以确保老旧小区建筑的稳定性,保障居住人民的人身安全、经济财产损失及周边经营或娱乐设施的建筑安全,我们将持续创新,以提供更有力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