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天文台携手阿里云,发布国际首个太阳大模型“金乌”

发布于:2025-04-02 ⋅ 阅读:(16) ⋅ 点赞:(0)

2025年4月1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阿里云共同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太阳物理大模型“金乌”,在太阳活动预测领域实现颠覆性突破——其针对破坏性最强的M5级太阳耀斑预报准确率高达91%,远超传统数值模型,标志着人类对太阳的认知迈入“AI时代”。

从“盲人摸象”到“未卜先知”:AI如何解码太阳风暴?

太阳耀斑作为太阳系最剧烈的能量爆发事件,对地球电磁环境、卫星通信、电网系统构成严重威胁。但受限于太阳活动的复杂性,传统预报依赖物理学家经验与数值模拟结合,准确率长期徘徊在60%-75%。

“金乌”大模型打破这一僵局:

数据驱动:基于90万张太阳动力学观测卫星(SDO)高清图像及对应物理参数训练,覆盖11年太阳活动周期;

预测维度升级:输入当前太阳图像及磁场、黑子群等参数,可同步输出未来24小时耀斑概率、爆发位置及强度;

物理规律反推:生成下一时段太阳表面参数及模拟图像,为破解太阳磁场起源等世纪难题提供新路径。

“AI+天文”范本:通义千问底座+超算的化学反应

“金乌”背后是两大顶尖团队的技术融合:

模型架构:基于阿里通义千问开源模型微调,通过自适应时空注意力机制捕捉太阳活动跨区域关联;

算力支撑:依托阿里云乌兰察布智算中心超千卡算力集群,将单次训练时间从3个月压缩至7天;

学科交叉:国家天文台科学家标注超10万组物理参数标签,构建首个太阳活动“知识图谱”。

“这不仅是预测工具,更是理解太阳的新语言。”项目首席科学家表示,模型已发现3类新型黑子群演化模式,相关成果将发表于《自然·天文》期刊。

落地价值:从太空安全到能源命脉的守护者

“金乌”的实用化前景引发多国航天机构关注:

卫星避险:提前12小时预警高能粒子流路径,为国际空间站、星链卫星调整轨道提供决策窗口;

电网防御:联合国家电网研发“AI+柔性直流”系统,遭遇强耀斑时可自动切断脆弱线路;

深空探测:适配中国“觅音计划”系外行星探测任务,保障探测器在恒星剧烈活动期安全运行。

据测算,若全球部署该模型,每年可减少因太阳风暴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20亿美元。

中国AI科学范式崛起:下一个目标是星辰大海

“金乌”的诞生揭示中国科研新范式:

开源生态赋能:通义千问开放的模型架构与工具链,降低领域大模型开发门槛;

超算平民化:阿里云“飞天智算平台”提供弹性算力,使天文研究告别“排队等超算”时代;

产学研闭环:模型已部署于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并同步开放科研API接口。

随着“金乌”在日冕物质抛射预测等领域的迭代,一场由AI驱动的天文革命正拉开帷幕——当算法开始理解恒星的呼吸,人类或许终将解开太阳最后的秘密。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