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问题思考路径

发布于:2025-04-02 ⋅ 阅读:(29) ⋅ 点赞:(0)

一、思考问题

1. 确认问题

因为+背景: 因为5月1日的营业额突然下滑了10%,而历史从未出现过类似的跌幅

我想+目的: 我想知道本次下滑的原因以此避免再出现这样的异常情况

现在+思路: 现在能想到是原因是节假日和产品环节转化异常

最后+感谢: 想请你帮我取数分析一下,万分感谢!

2. 拆解问题

在数据分析中,拆解问题的核心是遵循 MECE原则(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确保分类既不重叠也不遗漏。以下是四类符合MECE原则的拆解方法,结合具体案例说明:

2.1公式化拆解法(数学分解)

(1)核心思路:将核心指标拆解为可计算的子指标,通过数学关系确保MECE。 

(3)适用场景:业务指标量化分析(如GMV、ROI)。 

(3)示例:分析“GMV下降” 

GMV = 流量 × 转化率 × 客单价 

流量 = 自然流量 + 付费流量 

转化率 = 首页→详情页 × 详情页→购物车 × 购物车→支付 

客单价 = 平均订单金额 × 人均购买频次 

2.2维度拆解法(分类穷举)

(1)核心思路:从不同业务维度拆分问题,确保每个维度内部分类MECE。 

(2)常用维度: 

 用户维度:新客/老客、年龄、地域 

 时间维度:日/周/月、同比/环比 

 渠道维度:App/PC/小程序、付费/免费流量 

 产品维度:品类、价格带、SKU 

2.3流程拆解法(漏斗分析)

(1)核心思路:按用户行为流程拆解,每个环节独立且连续。 

(2)适用场景:转化路径分析(如注册漏斗、购买流程)。 

(3)案例:拆解购物车流失问题 

首页 → 详情页(70%转化) → 加购(50%转化) → 支付(60%转化)

2.4假设驱动法(树状拆解)

(1)核心思路:通过“假设树”逐层拆解可能原因,每个分支互斥且穷尽。 

(2)步骤: 

-列出所有可能的假设(如“支付失败”“竞品促销”“用户体验差”)。 

-按优先级验证(数据支持度、业务影响)。 

(3)案例:

假设1:天气炎热导致配送延迟 → 检查取消订单原因 

假设2:竞品补贴增加 → 爬取竞品价格数据 

2.5四类方法的对比与选择

3.量化问题

量化问题是指将模糊、抽象的业务问题转化为可测量、可计算的数据指标,以便用数学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选择关键指标:

核心指标(如GMV、DAU、留存率) 

辅助指标(如点击率、跳出率、客单价) 

二、分析数据

1.  收集数据

数据来源:埋点数据、数据库、第三方工具

2.  处理数据

数据清洗: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如支付金额为负)等

3. 制作图表

包含统计分析与可视化

趋势分析:折线图观察指标变化 

对比分析:柱状图比较不同群体 

归因分析:漏斗分析、回归模型

……

4. 上传发布

共享到公司内部,分享是什么为什么,通常一句结论和一张图展现。

三、输出策略

包括收集策略、对比策略、讨论方案。

四、验证策略

一般采用A/B测试验证

1. 目标:对比两个版本(A/B)的效果,验证策略优劣。 

2. 步骤: 

   - 分组:随机分配用户到对照组(原版)和实验组(新版)。 

   - 测试:仅改变一个变量(如按钮颜色)。 

   - 数据:收集核心指标(如转化率)。 

   - 分析:计算p值(<0.05即显著)。 

3. 关键点: 

   - 确保样本量足够(用统计工具计算)。 

   - 避免测试污染(同一用户始终在同一组)。 

4. 结果:显著则上线,不显著则优化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