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内容】
(一)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二)组帧
(三)差错控制
检错编码;纠错编码
(四)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机制
流量控制、可靠传输与滑动窗口机制;停止-等待协议;
后退N帧协议 (GBN);选择重传协议 (SR)
(五)介质访问控制
1.信道划分: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
2. 随机访问:ALOHA协议; CSMA协议; CSMA/CD协议; CSMA/CA协议
3.轮询访问:令牌传递协议
(六)局域网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与体系结构;以太网与IEEE 802.3;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VIAN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七)广域网
广域网的基本概念;PPP协议
(八)数据链路层设备
以太网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
3.1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帧在一段链路上或一个网络中进行传输。数据链路层协议有多种,但有三个基本问题则是共同的,即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数据链路层使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服务,将网络层的IP数据报(分组)封装成帧,传输给下一个相邻结点
物理链路:传输介质(0层)+物理层(1层)实现了相邻结点之间的“物理链路”
逻辑链路:数据链路层需要基于“物理链路”,实现相邻结点之间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逻辑链路)”
3.2 组帧
字符计数法
·注意:帧长=计数字段长度+帧的数据部分长度
·原理:在每个帧开头,用一个定长计数字段表示帧长
·最大缺点:任何一个计数字段出错,都会导致后续所有帧无法定界
字节填充法
标记帧开头的字符SOH、标记帧结尾的字符EOT、转义字符 ESC
-
如果帧的数据部分包含“特殊字符”,则发送方需要在这些“特殊字符”前填充“转义字符ESC”(接收方要做逆处理)
零比特填充法
-
用特殊的比特串01111110 标记帧开始、帧结尾
发送方需要对帧的数据部分进行处理,每当遇到连续5个1,就填充一个0
接受方需要对帧的数据部分进行逆处理,每当遇到连续5个1,就删掉后面的0
违规编码法
-
使用“违规信号”,表示帧的开头、结尾(这种方法需要物理层配合)
如: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时,使用“中间不跳变”作为“违规信号”,标记帧的开头、结尾
数链路层会把整个帧的数据原模原样的交给物理层。那物理层会在这些帧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插入一个时钟周期的违规信号。数据的接收方的物理层也可以根据这个违规信号去分辨出一个帧的边界在哪
3.3 差错校验
奇偶校验码
校验原理
在信息位的首部或尾部添加一个校验位
奇校验:整个校验码(信息位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
偶校验:整个校验码(信息位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偶数
奇偶校验码仅能检测出奇数位错误,无纠错能力
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循环冗余校验的思想:
- 数据的发送方和接收方会先约定一个“除数”,
- 在K个原始的信息位后面+ R个校验位。这一整串的数据与约定的除数进行相除的操作,余数要等于零。
- 数据的接收方接收到这K+ R的数据之后,需要用二进制除法来检查余数是否等于零。如果余数不等于零,那么就说明有一些二进制位出现了错误,那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进行重传,或者也可以进行比特位的纠错,
注意:循环冗余码有纠错功能,但校验位不能太多
如果数据的位数并没有超过余数所能表示的这个范围。那么,余数和出错位之间就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否则,不一定
公式:
海明校验码
思路:
将信息位分组进行偶校验→多个校验位—>多个校验位标注出错位置
多个校验位能携带多种状态信息, (对/错,错在哪)
思考两问题:
- 需要把这n个信息位分为多少个分组呢?
- 这n个信息位我们应该怎么把他们分派到各个分组当中?
计算步骤:
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