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项目交付为什么越来越难?

发布于:2025-04-17 ⋅ 阅读:(28) ⋅ 点赞:(0)

从大型集团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到中小企业的局部信息化升级,信息化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真正能落地交付的信息化项目却越来越难。

企业期望通过信息化实现高目标,但现实是,这一目标往往需要数年才能达成。

那么,如何定义信息化项目的交付成功或失败呢?

  • 成功 :项目按时交付,预算不超支,并且交付了全部承诺的功能。

  • 挑战性 :项目最终完成,但超时、超预算或功能缩水。

  • 失败 :项目被取消,或交付成果完全无法使用。

 

导致项目失败的因素有哪些呢?

  • 需求不明确 :目标模糊或需求频繁变更。

  • 资源不足 :预算、时间或技术能力短缺。

  • 技术复杂性误判 :低估系统集成及应用场景实际需求的难度。

在信息化项目的舞台上,不同角色各有期待与盘算。

许多软件厂商以低成本基础版入局,投入少量资金研发基础产品,期望后续通过客户需求升级和复制来盈利。合同签订后,安排一个项目经理带两个大学生驻场。

客户作为甲方,尤其是行业领军企业,认为花费100万元购置系统,理应得到量身定制的服务,期待业务专家驻场,甚至认为乙方即便不盈利也应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助力自身提升业务能力。

程序员凭借名校背景,秉持业务标准化理念,坚信客户业务应遵循标准逻辑,若实施人员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则被视为能力不足。

实施人员则苦不堪言,既要承受客户指责,又面临公司内部对客户需求响应不足的困境。微薄的工资与繁重的压力不成正比,时常萌生离职念头。

最终,多方博弈下诞生的产品,往往杂糅了复用、定制、商务利益、委屈情绪以及程序员的固执理念等诸多混乱元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大小项目的迥异境遇

小项目在信息化建设中相对简单直接。合同中能清晰明确地列出需求,乙方依据自身能力估算成本与工时后报价,只要甲方接受,合同便可顺利签订。

尽管过程中也会出现甲方增加需求、乙方要求加价等纠纷,或甲方对操作便利性提出要求这类棘手问题,但由于目标相对明确,双方都希望项目顺利完工,因此通常能够落地实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项目的复杂性陡然增加。大项目往往着眼于宏观愿景,例如领导提出信息化建设要达到特定目标,下属将这些宏观指令融入合同,却未充分考虑其可行性。

比如,高管提出指标突破警戒线时系统自动弹窗报警的需求,程序员深知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导致弹窗泛滥,但这类合理质疑往往被忽视。实际上,信息化建设并非单纯依靠技术就能完成,它涉及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升级,更需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然而,甲方对此缺乏清晰认识,乙方虽心知肚明却因利益驱使,先承诺再拖延,导致项目验收时问题重重。

 

乙方的“精明算盘”与甲方的“懵懂入局”

乙方在面对大项目时,受巨额利益诱惑,无论甲方需求是否合理,一概应承。项目推进过程中,乙方前期凭借合同预付款覆盖成本,到验收阶段若发现无法完成合同约定,便做好放弃尾款的打算,毕竟着急的是甲方责任部门,他们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甚至可能拉领导强行推动验收。

甲方在项目初期则显得经验不足,缺乏对信息化建设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在主导人员选择上,信息部门负责人虽懂技术却缺乏全流程管理经验,财务部门负责人熟悉财务管理却对技术一知半解,更有甚者,将项目交给既不懂技术也不懂管理的人员。这些负责人由于自身能力局限,过度依赖乙方,导致项目方向把控失误。

 

软件大厂的“大厂病”

国内ERP软件大厂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不够充分;另一方面,大厂内部人员变动频繁,过于追求短期效益,服务重心并非满足客户真实需求,而是想方设法让客户掏钱,导致真正有价值的客户声音被忽视。

信息化工程的核心在于管理升级,软件系统仅仅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要想打破交付难的困局,关键在于甲方自身。

甲方领导需切实重视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在口头上强调,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合理配备信息化人员,选拔精兵强将,赋予项目负责人足够权力。同时,邀请外部专家搭建项目框架,明确未来目标与实施路径,但最终要培养内部专业人才,因为只有内部人员才真正了解企业自身情况。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务必分阶段细化目标,确保每个阶段目标切实达成。只有当内部管理水平跟上,才能推进下一阶段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需求。

以BI模块为例,如果前期业务数据录入存在问题,财务数据失真,即便引入高大上的BI模块也毫无意义。

信息化项目交付难题并非无解,只要甲方转变观念,承担起主导责任,从人员配备、规划实施等多方面精细运作,便能逐步突破困境,让信息化建设真正为企业发展赋能。

信息化建设的主导方一定是甲方自己,而不是依靠软件厂商。

 

结语:

最后建议,企业在引入信息化系统初期,切记要合理有效地运用好工具,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公司业务高效地运行,还能最大程度保证团队目标的达成。同时还能大幅缩短系统开发和部署的时间成本。特别是有特定需求功能需要定制化的企业,可以采用我们公司正在使用的企业级低代码平台:织信Informat。 织信平台基于数据模型优先的设计理念,提供大量标准化的组件,内置AI助手、组件设计器、自动化(图形化编程)、脚本、工作流引擎(BPMN2.0)、自定义API、表单设计器、权限、仪表盘等功能,能帮助企业构建高度复杂核心的数字化系统。如ERP、MES、CRM、PLM、SCM、WMS、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等多个应用场景,全面助力企业落地国产化/信息化/数字化转型战略目标。

当然了,这里我不管说得再天花乱坠,都不能代替产品本身,好产品,值得大家切身体验+验证。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