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远三款主流5G模块RM500U,RM520N,RG200U比较

发布于:2025-05-24 ⋅ 阅读:(26) ⋅ 点赞:(0)

概要

本文介绍下移远两款主流5G模块RM500U RM520N RG200U

一、技术架构差异

1. ‌3GPP协议版本‌

RM500U‌: 基于 ‌3GPP Release 15‌,16 标准开发,支持NSA和SA双模组网。
RM520N‌: 符合 ‌3GPP Release 16‌ 标准,支持R16增强特性(如网络切片、更低时延)。
RG200U‌: 未明确协议版本,但支持 5G NSA/SA 双模组网,推测基于 R15。

2. ‌芯片平台与性能‌

RM500U‌: 展锐平台,支持Sub-6GHz频段,最高下行速率2.2Gbps(NSA模式)/2Gbps(SA模式)。
RM520N‌: 基于 ‌高通骁龙X62芯片平台‌,支持Sub-6GHz频段及载波聚合(CA),最高下行速率达3.4Gbps(NSA/SA模式)。
RG200U: 展锐平台,未标注速率,主打超小尺寸与紧凑设计,四天线优化空口性能。

3. ‌频段覆盖与区域适配‌

RM500U‌: 主要面向中国国内市场,支持中国四大运营商频段(如n41/n78/n79等)。
RM520N‌: 设计为全球通用,覆盖北美T-Mobile等28个Sub-6GHz频段(如n2/n5/n48/n71等)。
‌RG200U‌: 支持国内四大运营商 5G/4G 频段,聚焦区域化部署。

4. 协议增强与特殊功能‌

RM520N‌:

  • R16 增强特性(网络切片、超低时延)、集成 ‌多星座 GNSS‌(GPS/GLONASS/BDS/Galileo);
  • 支持 ‌PCIe Gen4 x1 接口‌,适配高带宽场景。

‌RM500U‌:

  • 基础 ‌DFOTA‌(差分固件升级)、‌VoLTE‌(可选),聚焦中端 IoT 应用。

RG200U‌:

  • 支持 ‌网卡模式‌ + ‌以太网模式‌切换,提供灵活的网络接入与设备管理能力。

二、功能与应用定位

1. ‌网络兼容性‌

RM500U‌: 向下兼容LTE-A/3G网络,支持VoLTE和DFOTA功能,适用于工业路由器、视频监控等场景。
RM520N‌: 兼容LTE-A Cat 6/12/16模组(如EM06/EM12系列),支持FDD+TDD混合载波聚合,适合无人机、工业自动化等高带宽需求场景。

2. ‌封装与接口扩展‌

RM500U‌: 采用M.2封装(52.0×30.0×2.3mm),直接兼容RM50xQ系列模组,支持USB/PCIe驱动,与移远 LTE 系列模组(如 EM06、EM12)Pin-to-Pin 兼容。
RM520N‌: 同为M.2封装,但兼容性更广,额外支持 ‌PCIe Gen4 x1 接口‌,适配更高带宽场景(如EM160R-GL等),支持千兆/2.5G网口扩展方案。
RG200U‌:‌ 分为两种封装

  • LGA封装(标准版)‌
    尺寸 ‌30.0×41.1×2.85mm‌,相比传统LGA封装模组体积减小约 ‌1/3‌,适用于空间敏感型设备(如无人机、AR/VR眼镜)。
    采用 ‌LGA(栅格阵列封装)‌,焊盘接触设计,提升高频信号稳定性。
  • Mini PCIe封装(特定版本)‌
    尺寸 ‌50.95×30.7×5.3mm‌,配备 ‌左右螺丝固定孔‌,增强安装稳固性,适配工业级设备嵌入需求。
    支持 ‌USB 3.0接口‌,理论速率与M.2封装模组持平,打破Mini PCIe速率瓶颈的传统认知。

三、典型应用场景

RM500U‌: 聚焦国内市场的IoT设备、工业级PDA、加固平板等中速场景。
RM520N‌: 服务于全球化的高吞吐量场景,如5G CPE、工业笔记本电脑、无人配送车等。
RG200U‌: 专为便携式设备设计(如无人机、AR/VR 眼镜、MiFi),强调轻量化与紧凑型集成。

总结

** RM520N** 主打高性能与 R16 新特性,** RM500U** 为中端产品,** RG200U** 专注轻量化紧凑设计,需根据场景需求选择。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