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深入理解柔性数组:特点、使用与优势分析

发布于:2025-07-19 ⋅ 阅读:(13) ⋅ 点赞:(0)

C语言学习

柔性数组
友情链接:C语言专栏



前言:

在有结构体和动态内存分配的知识后,今天咱们来说说柔性数组吧!!!


柔性数组

C99 中,结构中的最后⼀个元素允许是未知大小的数组,这就叫做柔性数组成员。
例如:

struct S
{
	int i;
	int a[0];//柔性数组成员
};

有些编译器会报错⽆法编译可以改成:

struct S
{
	int i;
	int a[];//柔性数组成员
};

一、柔性数组的特点

  1. 结构中的柔性数组成员前面必须至少一个其他成员。
  2. sizeof 返回的这种结构大小不包括柔性数组的内存。
  3. 包含柔性数组成员的结构用malloc ()函数进行内存的动态分配,并且分配的内存应该大于结构的大小,以适应柔性数组的预期大小。

示例:

struct S
{
	int i;
	int a[];//柔性数组成员
};
int main()
{
	printf("%d\n", sizeof(struct S));//输出的是4
	return 0;
}

输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柔性数组的使用

//代码1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struct S
{
	int i;
	int a[];//柔性数组成员
};
int main()
{
	struct S* ps = (struct S*)malloc(sizeof(struct S) + 5 * sizeof(int));//动态开辟内存:4+20个字节
	//4个字节为i,20个字节为数组
	if (ps == NULL)//判断是否开辟成功
	{
		perror("malloc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使用:
	ps->i = 100;
	for (int i = 0; i < 5; i++)
	{
		ps->a[i] = i;
	}
	//增加空间realloc
	struct S* tmp = (struct S*)realloc(ps, sizeof(struct S) + 10 * sizeof(int)); //给数组增加20个字节(5个元素)
	if (tmp == NULL)//判断是否开辟成功
	{
		perror("malloc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ps = tmp;//继续由ps管理这块内存;
	tmp = NULL;
	//使用
	//……

	//释放
	free(ps);
	ps = NULL;
	return 0;
}

三、柔性数组的优势

上述的结构也可以设计为别的结构,也能完成同样的效果。

//代码2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struct S
{
	int i;
	int* a;//通过指针指向一块空间,实现与柔性数组相同的效果
};
int main()
{
	struct S* ps = (struct S*)malloc(sizeof(struct S));//动态开辟内存一个struct S大小的空间
	if (ps == NULL)//判断是否开辟成功
	{
		perror("malloc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ps->i = 100;
	ps->a = (int*)malloc(5 * sizeof(int)); //动态开辟内存5个int大小的空间,并将起始地址给a
	if (ps->a == NULL)//判断是否开辟成功
	{
		perror("malloc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使用
	for (int i = 0; i < 5; i++)
	{
		ps->a[i] = i;
	}
	//增加空间realloc
	int* tmp = (int*)realloc(ps->a, sizeof(10 * sizeof(int)));//给ps->a指向的空间增加20个字节(5个元素)
	if (tmp == NULL)//判断是否开辟成功
	{
		perror("malloc failed");
		exit(EXIT_FAILURE);
	}
	ps->a  = tmp;
	tmp = NULL;
	//使用
	//……

	//释放
	//注意先后顺序
	free(ps->a );
	ps->a  = NULL;
	free(ps);
	ps = NULL;
	return 0;
}

上述代码1和代码2可以完成同样的功能,但是代码1的实现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方便内存释放

咱们上面发现,代码2我们会释放两次内存。有如果我们的代码是在⼀个给别⼈用的函数中,你在里面做了二次内存分配,并把整个结构体返回给用户。用户调用free可以释放结构体,但是用户并不知道这个结构体内的成员也需要free,所以你不能指望用户来发现这个事。所以,如果我们把结构体的内存以及其成员要的内存⼀次性分配好了,并返回给用户⼀个结构体指针,用户做⼀次free就可以把所有的内存也给释放掉。

第二个好处是:这样有利于访问速度

连续的内存有益于提高访问速度,也有益于减少内存碎片。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柔性数组是C99标准引入的重要特性,它允许在结构体的末尾定义一个长度可变的数组。通过结合动态内存管理,柔性数组能够高效地处理不确定大小的数据集合,是C程序员进阶必备技能之一。

附录

上文链接

《动态内存分配避坑指南:六大易错点解析与经典笔试题实战》

专栏

C语言专栏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