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LabVIEW 图像处理技术,采用非接触式检测手段,通过高分辨率高速设备实时采集列车弓网图像,经图像预处理、边缘提取等算法精准定位弓网接触点,实时计算动态拉出值,解决传统检测实时性差、覆盖不全的问题,提升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
应用场景
适用于电气化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对受电弓与接触网(弓网)之间的动态拉出值进行实时监测。列车行驶时,大风、线路异物、部件磨损等因素可能导致拉出值超出安全范围(直线区段 ±300mm,曲线区段 150-400mm),引发打弓、断线等事故。该系统可实时追踪拉出值变化,及时预警,保障列车安全运行。
硬件选型
选用高分辨率高速工业相机、专用图像采集卡及高性能工作站,选型依据如下:
工业相机:分辨率达 500 万像素,帧率最高 130f/s,可清晰捕捉弓网细微运动,满足直线 / 曲线区段拉出值检测精度(±300mm 内误差≤1mm),且适配列车高速行驶场景;
图像采集卡:支持 Camera Link 传输协议,确保相机实时拍摄的视频图像无延迟传输至工作站,避免数据丢失影响实时性;
工作站:具备强大算力,可承载 LabVIEW 图像处理算法的高速运行,同时支持数据存储与实时显示功能,满足动态检测的连续运算需求。
软件架构
以 LabVIEW 为核心,构建 “采集 - 处理 - 分析 - 输出” 全流程架构,具体功能实现如下:
图像采集:通过 LabVIEW 调用相机接口,控制工业相机实时拍摄弓网图像,经采集卡传输至工作站,实现视频流的持续获取;
预处理:将 RGB 图像转换为 YUV 灰度图(公式:Y=0.229R+0.587G+0.114B),减少运算量;采用 3×3 窗口中值滤波去除噪声,再通过分段线性灰度变换增强对比度,突出弓网轮廓;
边缘与接触点提取:用 Canny 算子提取边缘(通过 IMAQ CannyEdgeDetection 函数实现),结合 Sobel 算子高亮边缘;经形态学闭运算合并冗余轮廓、细化处理后,通过竖直 / 水平投影统计像素峰值,定位接触网(竖直方向)与受电弓滑板(水平方向)的交点,即弓网接触点;
拉出值计算:结合相机标定结果(通过受电弓滑板两端标志物建立像素 - 实际长度比例,公式:Lₘ=Lₚ×L_dₘ/L_dₚ),将接触点与滑板中心的像素距离转换为实际拉出值;
输出与报警:实时显示拉出值数据、曲线及接触点坐标,超限时触发报警,同时存储原始图像与检测结果。
架构优点
实时性强:LabVIEW 图形化编程支持算法并行执行,结合高速硬件,可在列车运行中实时处理图像并输出结果,响应延迟≤1ms;
集成度高:内置丰富的图像处理函数库(如边缘检测、形态学处理等),无需编写底层代码,即可整合图像采集、分析、存储等功能,简化系统搭建;
可视化优:前面板可实时显示弓网图像、拉出值曲线及关键数据,便于工程师直观监控;
灵活性好:通过参数调整(如滤波窗口大小、阈值)可适配不同光照、车速场景,后期维护与功能扩展便捷。
架构特点
与传统检测架构相比,优势显著:
对比离线检测:突破 “事后分析” 局限,实现动态实时监测,可及时预警超限风险;
对比静态检测:覆盖铁路全线路,不受列车静止状态限制,适应铁路全域化监测需求;
对比其他编程环境(如 C++):LabVIEW 图形化编程降低开发门槛,缩短调试周期,且算法模块可复用,提升开发效率。
开发问题
图像噪声干扰:外界光照变化、设备抖动导致图像含脉冲噪声,模糊弓网边缘;
轮廓冗余:边缘提取后,接触网与受电弓滑板出现多条轮廓线,难以定位接触点;
尺寸转换误差:像素与实际长度的比例标定不准确,导致拉出值计算偏差。
问题解决
噪声处理:采用 3×3 窗口中值滤波,通过滑动窗口取像素中值替代中心点灰度,有效去除脉冲噪声,同时保留边缘细节;
轮廓优化:引入形态学闭运算(先膨胀合并轮廓,再腐蚀细化),结合骨架化处理精简轮廓,再通过投影统计峰值与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精准定位接触点;
标定优化:在受电弓滑板两端设置长尺标志物,人工标定滑板中心线,通过测量标志物实际长度与像素长度,建立精确比例关系,确保尺寸转换误差≤±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