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蜂窝物联网通信模组主要玩家

发布于:2025-07-21 ⋅ 阅读:(16) ⋅ 点赞:(0)


随着全球物联网(IoT)产业加速演进,蜂窝通信模组作为连接设备与云端的关键中间件,在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智能医疗、物流追踪、车联网等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尽管中国大陆厂商如移远通信、广和通、芯讯通等在全球市场中迅速崛起,但欧美市场的本土与国际参与者仍在技术积累、政策配合、渠道运营等层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与挑战。

当前欧美蜂窝物联网模组市场玩家主要有:

传统通信模块巨头转型或退出:如 U-blox、Thales(前Gemalto)、Telit 等,曾在欧美市场拥有庞大客户基础,但随着全球竞争加剧,一部分逐步退出或转向利基市场。

专业物联网通信模组厂商:如 Semtech(并购Sierra Wireless)、Sequans Communications 等,专注于低功耗广域(LPWA)、Cat.1 bis、LTE-M 等领域。

系统集成型终端品牌商自研或采购模组:如 Rhino Mobility、Ruckus Networks(CommScope子品牌) 等,他们更多关注蜂窝模组在终端设备中的集成与定制。

Semtech(并购 Sierra Wireless)
  • 总部:美国加州
  • 产品线:蜂窝模组、网关、AirLink 路由器、管理平台
  • 技术方向:支持 LTE-M、NB-IoT、Cat-1、5G RedCap(初期)

Semtech 于 2022 年完成对 Sierra Wireless 的收购,整合其蜂窝通信模组与网关资产,构建从芯片到模组到云服务的一体化方案。Sierra 曾是欧美市场最早布局 LTE-M/NB-IoT 的厂商,客户涵盖公共事业、车队管理和工业领域。目前 Semtech 更倾向于将蜂窝模组作为 LoRa 与 IP 网络互通的桥梁,形成差异化生态竞争力。

Telit Cinterion
  • 总部:意大利(Telit)与德国(原Thales的Gemalto模组业务)
  • 产品线:2G–5G 模组、GNSS 定位模组、网关、数据管理平台
  • 技术路线:NB-IoT、LTE Cat-1/Cat-M1、5G SA/NSA

2022年,Telit 收购了Thales旗下的Cinterion模组业务,形成Telit Cinterion品牌,意图整合欧洲市场渠道和客户资源。尽管其在消费级模组市场份额已被中国厂商大量蚕食,但在安全、认证、国防项目中仍具优势。Telit 强调其软件堆栈与数据服务,转向更高附加值的“模组+平台”商业模式。

Sequans Communications
  • 总部:法国巴黎
  • 核心产品:Monarch (LTE-M/NB-IoT), Calliope (Cat-1), Taurus (5G RedCap)
  • 特长领域:低功耗设计、集成SoC、RedCap协议栈优化

Sequans 作为全球最早专注于低功耗蜂窝通信芯片的厂商,在 Cat-M1/NB-IoT 方面积累深厚,受到欧美多家水电表企业与医疗设备商青睐。其 RedCap 平台 Taurus 于 2024年正式发布,主打中速率、低成本、高集成度的 5G 蜂窝模组解决方案,正在与多家北美终端厂商展开认证合作。

Rhino Mobility & Ruckus Networks(典型集成商)
  • Rhino Mobility(美):主打智能电动出行设备(如电动车、共享滑板车)所需的蜂窝模组方案,常采购 Cat-1 或 LTE-M 模组,集成于 IoT 网关中。
  • Ruckus Networks(美):CommScope 旗下品牌,提供私有 LTE 网络(CBRS)、Wi‑Fi、LoRaWAN 及 IoT 平台的统一接入方案。其 CBRS 网络产品 Q710/Q910 与 Semtech/Sierra 模组高度整合,广泛部署于港口、医院、校园等私网场景。

这类公司虽然不直接生产蜂窝模组,但作为终端客户或系统提供商,在模组选型、集成设计和兼容性验证中具有较高话语权。

U-blox:宣布退出蜂窝模组市场

2024年 U-blox 官方宣布停止蜂窝模组产品线,将聚焦于 GNSS、短距无线模块(如Wi‑Fi/Bluetooth)、车辆位置服务平台等方向。该决策受限于市场竞争与盈利能力考量,也反映了蜂窝模组产业集中化趋势正在加剧。

技术趋势与政策影响

  • 5G RedCap 推动中速率模组普及
    • 欧洲运营商如 Vodafone、Telefonica 正在推动中速率、低成本蜂窝终端部署,刺激 Sequans、Telit 等推出 RedCap 产品。
    • 同时,也为国内厂商布局欧美提供新机会,但政策风险需提前评估。
  • 美国对中国模组厂商的限制加剧
    • 包括反倾销调查、FCC认证收紧、联邦采购限制等,正系统性排除中国产模组在政务、电力、轨交等领域的采购机会。
    • 促使欧美本土厂商重新获得关键行业订单,也加速其生态体系与本地终端的绑定。
  • 模块化与“模组+平台”生态成主流
    • 不仅是硬件,数据管理、安全通信、远程升级(OTA)能力也成为欧美客户采购考量要素。
    • Semtech、Telit、Ruckus 等强调“平台即服务”(PaaS),为其模组产品赋能。

在蜂窝物联网模组这一高度标准化但竞争激烈的赛道中,欧美厂商通过技术创新、本地服务、渠道整合和政策配合,正在寻求与中国厂商的错位竞争。其中,Semtech、Telit、Sequans 等聚焦垂直场景并向平台化演进,是值得关注的代表。与此同时,中国厂商虽然具备制造与出货优势,但在欧美市场面临地缘政治与合规壁垒的双重压力。

未来 2–3 年,随着 RedCap、6G预研、eSIM/NUC(Non-User Configurable)设备标准逐步推进,蜂窝模组产业或将迎来新一轮分化与整合。欧美本土厂商若能在生态服务与行业专用型模组上持续深耕,仍有望在高价值物联网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