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子选型
- 电阻
I.
1)压敏电阻:非线性伏安特性的电阻器件,然后电路承受过压时进行电压嵌位。多余的电流保护敏感器件
a. 包括低泄露电流、快反应时间、大电流处理能力、能量吸收能力(单体通流量可达70kA甚至更高)
b. 稳定性、工作频率、噪声等特性满足应用电路要求
2)0欧姆电阻:阻值为0(正面用跨域,普通版也能;为了让自动贴片机和插件机正常工作,零电阻代替跨线)
3)碳膜电位器:电阻体在马蹄形的纸胶板涂上一层碳膜制成,包括直线型、对数型和指数型
电阻额定功率包括应用电路实际功率(70%)、实际电压要小于最大工作电压(按其75%降额设计使用)
4)绝缘电阻:漏电大小,绝缘升高漏电减小(电解绝缘一般减小)
a. 正切角损耗:电场作用下电容器在单位时间内发热有消耗的能量
b. 温度系数:电容器的电参数随电场频率变化的特质,高频工作的电容器会根据介电常数在高频时比低频时电容量要相应减小、损耗随频率增大而增大;等效串联电阻ESR中损耗较大产品的ESR较大、随容量增大产品ESR减小、桓电容的ESR减小
II. 电阻选型/上下拉电阻
1)上拉: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OC门电路加上拉电阻
2)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单片机管教上常用上拉电阻;不同管脚-线传输电阻匹配,抑制反射波干扰
3)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节约功耗(上拉电阻阻值应该足够大;电阻大,电源小);足够的驱动电流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导致边缘沿变得平缓 - 电容
I. 作用:储能使电压保持稳定,噪声的重要泄放通路,实现交流耦合,滤波、退耦
II. 主要参数选型包括容量和误差:实际电容量和标称电容量允许的最大偏差范围
选型精度包括
选型名称 | 误差范围 |
---|---|
D | +/- 0.5% |
G | +/- 2% |
F | +/- 1% |
J | +/- 5% |
K | +/- 10% |
M | +/- 20% |
III. 电容器分类包括陶瓷介质,电解包括钽、铝电解质;其他类则包括有机薄膜、云母、云母纸和空气
此处,铝电解包括容量大、体积大,频率特性大、高频下等效容量小,漏电流较小,ESL大、ESR大;在极高温(低)性能不稳定
IV. 分类还包括温度补偿型(NPO介质/CoG):电气性能最稳定,类介电常数x7R介质,半导体型X5R介质
- 磁珠的期间选型则在于消除存在于传输线结构(电路)中的噪声,电容、电感不等于磁珠在一定频带内能反射噪声、在一定频带内吸收噪声/转换为热能
1)磁珠常串联在电子
2)电源线
3)高频线路(时钟、RGB);通过铁氧体会使电磁干扰被吸收并转为热能的形式
4)振荡电路,振铃信号产生的回路和接地回路
5)磁珠、电感的区别在于都能用于处理EMC\EMI问题(抑制传感器干扰/共感模块);抑制电磁辐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