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ffer 与字符串的转换示例
// Buffer 是 Node.js 中用于处理二进制数据的类,字符串与 Buffer 之间的转换是常见操作
// 1. 从字节数组创建 Buffer 并转换为字符串
// Buffer.from(array) 接收一个字节数值数组,创建对应的 Buffer
let buf_4 = Buffer.from([105, 108, 111, 101, 121, 111, 117]);
// 解释:数组中的每个数字代表一个 ASCII 码值
// 105 -> 'i', 108->'l', 111->'o', 101->'e', 121->'y', 111->'o', 117->'u'
// 将 Buffer 转换为字符串(默认使用 UTF-8 编码)
console.log(buf_4.toString());
// 输出结果:"iloveyou"
// 解释:Buffer 中的字节被解析为对应的字符,拼接后形成完整字符串
// 2. 从字符串创建 Buffer 并修改其中的字节
// Buffer.from(string) 从字符串创建 Buffer,存储字符串的 UTF-8 编码字节
let buf = Buffer.from('hello world');
// 解释:'hello world' 每个字符在 ASCII 中占 1 字节,共 11 字节
// 打印 Buffer 内容(以十六进制表示)
console.log(buf);
// 输出结果:<Buffer 68 65 6c 6c 6f 20 77 6f 72 6c 64>
// 解释:每个十六进制值对应字符的 ASCII 码
// 68->'h', 65->'e', 6c->'l', 6c->'l', 6f->'o', 20->' ', 77->'w', 6f->'o', 72->'r', 6c->'l', 64->'d'
// 修改 Buffer 中索引为 0 的字节值(95 对应 ASCII 中的下划线 '_')
buf[0] = 95;
// 将修改后的 Buffer 转换为字符串
console.log(buf.toString());
// 输出结果:"_ello world"
// 解释:原字符串第一个字符 'h' 被替换为 '_',其他字符保持不变
// 3. 中文字符的 Buffer 存储特性
// 从中文字符串创建 Buffer(UTF-8 编码下中文通常占 3 字节)
let bufChinese = Buffer.from('你好');
// 打印中文对应的 Buffer 内容
console.log(bufChinese);
// 输出结果:<Buffer e4 bd a0 e5 a5 bd>
// 解释:
// '你' 的 UTF-8 编码为 3 字节:e4 bd a0
// '好' 的 UTF-8 编码为 3 字节:e5 a5 bd
// 整个 Buffer 长度为 6 字节,体现了 UTF-8 编码对多字节字符的支持
核心知识点总结:
- Buffer 创建方式:
Buffer.from()
可接收数组、字符串等参数,创建对应的二进制缓冲区 - 编码特性:
- 英文字符、数字、符号通常在 UTF-8 中占 1 字节(与 ASCII 兼容)
- 中文字符在 UTF-8 中通常占 3 字节
- 转换方法:
buf.toString()
可将 Buffer 转回字符串,默认使用 UTF-8 编码 - 字节操作:Buffer 可通过索引直接修改字节值,进而改变最终转换的字符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