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IDC预测,2025年中国工业AI质检市场规模将达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8.5%,新能源、消费电子、高端装备三大领域贡献超70%市场份额。这一数据印证了AI质检已从可选技术升级为制造业降本增效的生存刚需。
当前制造业质检环节正面临:精度局限(人工目检受限于人眼物理极限,无法满足精密制造领域对微米级缺陷的检测需求)、效率低下(人工目检速度无法满足现有需求)、标准不一(人工目检依赖经验判断,不同质检员对缺陷的判定偏差标准不一,疲劳甚至会导致漏检)三大痛点,将直接影响产品一致性与品牌声誉。
针对以上情况,安宝特AR提出了“AR+AI智能质检解决方案”。
AR+AI智能质检解决方案
安宝特工业AR+AI智能质检解决方案,通过“硬件终端+AI算法+数据闭环”三位一体架构,实现质检流程的全链路智能化。
(应用产业一览)
系统架构
1 整合多种智能终端
智能穿戴(AR眼镜,随身摄像机, etc.)+ 移动式装置(平板,手机, etc.)+ 监控相机
以安宝特M400AR眼镜为核心终端,其具备以下工业级特性:
【轻量化设计】仅68g重量,支持10小时工作续航与热插拔电池更换,适配长时间产线作业;
【高清感知能力】1280万像素自动对焦摄像头,支持4K视频传输,搭配缺陷识别镜头,实现毫米级瑕疵捕捉;
【环境适应性】IP67防尘防水认证、无线电放核认专业认证,-20℃~50℃工况稳定运行,适配强光、多设备运行等复杂工业场景。
2 AI算法学习引擎
安宝特AI识别算法开发系统构架图
【高精度识别】通过定制化缺陷样本训练,实现高缺陷检出率;
【快速AI训练】终端设备取像导入数据进行模型配置,从教导到学习并验证,快速实现应用;
【实时决策反馈】智能识别产品错误/操作错误时实时警示,能判读并自动导入内部系统,生成无纸化表单。
3 数字化工作流实现可追溯管理
安宝特AR数字化工作流流程图
【自定义工作流】可根据特定工作流程快速导入模板,支持添加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
【自定义任务发布】自定义任务执行时间、执行次数、执行人,任务可通过二维码或直接发布等多种方式获取
【语音控制 | 解放双手】任务执行中佩戴者可通过语音控制拍照录像等,无需手动操作,专注于工作任务
【自动生成作业报告】工作结束后自动上传工作报告,生成分析结果,实现精准追溯、高效复盘。
备注:安宝特全流程方案支持私有化部署
系统亮点
1 核心指标提升
缺陷检出率提升 ↑ :
数字化工作流规范了质检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作业质量的影响,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AR+AI技术的应用能够实时发现和纠正作业过程中的错误,降低了次品率、返工率和设备停机时间,提升产品整体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检测效率提升 ↑ :
AI质检和自动化数据采集功能大大提高了效率,减少人工操作时间,使企业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
人工人力成本下降 ↓:
直接减少人力成本,轻量智能设备投入维护成本更低,同时减少人工经验依赖,降低了因老员工离职或退休导致的技能断层风险。
质量追溯耗时减少 ↓:
系统对作业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操作都进行详细记录,形成完整的追溯链条。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交付出现异常时,企业能够快速准确地追溯到问题根源,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降低损失。
现场录像回顾
2 长期战略价值
工艺优化:精准追溯功能有助于企业进行质量分析和持续改进,通过对历史缺陷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的质量风险和管理问题,提升产品良率,节省成本,优化作业流程和管理策略。
人才培养:新员工培训周期缩短、培训成本降低,标准化作业降低经验依赖。
绿色制造:减少返工浪费,某机械电子厂客户年减少报废12000件,碳排放降低8%。
该方案同样适用于:工厂巡查巡检、装配组装步骤检测、药品出货检测、层板钢管零件计数、出货包装检测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