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合作 | 世冠科技联合普华、北邮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工程案例

发布于:2025-08-09 ⋅ 阅读:(12) ⋅ 点赞:(0)

图片

近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正式公布第二批工程案例立项名单。由北京世冠金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普华基础软件、北京邮电大学共同申报的"基于国产软件栈的汽车嵌入式软件开发工程案例"成功入选。该项目由北京邮电大学修佳鹏副教授担任负责人。此次立项既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型范例,也是我国汽车软件生态自主可控能力建设的重要实践成果,标志着三方在汽车软件国产化领域取得的协同创新突破。

项目介绍

首席专家:修佳鹏

团队成员:董自强、郄耀军、杨正球、刘健培、廖加文

案例简介

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汽车嵌入式软件作为核心支撑技术,其自主可控性愈发关键。目前,国外工具链(如 MATLAB/Simulink、Vector)在该领域仍占据一定的地位,国内企业和高校在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中,正逐步从依赖进口工具向自主创新转型。在此过程中,构建成熟的国产工具体系、打破技术路径依赖,成为推动我国汽车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案例以双离合变速器(DCT)的变速器控制单元(TCU)为研究对象,基于AUTOSAR经典平台(CP)架构,采用国产工具链(世冠 GCKontrol、普华 ORIENTAIS、小满 EasyXMen)完成了从模型设计、AUTOSAR 配置、代码生成到硬件部署与验证的全流程开发。

本案例明确了TCU的核心功能与非功能需求,并用世冠GCKontrol完成TCU控制逻辑可视化建模;在AUTOSAR架构配置与代码生成环节,借助普华ORIENTAIS实现组件定义、通信模块配置等;通过系统集成与硬件部署,解决代码冗余与数据类型冲突问题;最终经仿真测试与硬件在环(HIL)测试,验证了换挡延迟≤0.3秒,满足设计要求。

本案例不仅是一次技术验证,更是一次产教融合的探索。通过将复杂工程问题转化为教学案例,学生得以深入理解AUTOSAR标准的分层逻辑与工具协作机制。从DBC文件设计到RTE任务绑定,从仿真测试到硬件在环验证,实践环节的设计强化了学生对“需求-设计-验证”V模型流程的认知。与此同时,工程实践中的工具兼容性问题(如MCAL配置依赖第三方工具)也为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推动高校与企业联合攻关,形成“问题反馈-工具迭代-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

本案例的实施,不仅验证了世冠 GCKontrol、普华 ORIENTAIS、小满 EasyXMen 等国产工具链在汽车嵌入式软件开发全流程中的可行性,构建起可替代国外主流工具的国产化开发链路,为行业提供了实践范本;更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将工程实践转化为教学资源,助力学生掌握 AUTOSAR 开发逻辑与国产工具协作机制。

展望未来,世冠科技将继续肩负起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发展的重任,以创新为引领,深度聚焦汽车嵌入式软件及相关高端制造领域。作为国产系统仿真软件的重要力量,世冠科技将以此次联合项目为全新起点,进一步强化 GCKontrol 等核心产品在汽车复杂系统建模、仿真与代码生成环节的技术优势。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对软件性能进行优化,提升其在 AUTOSAR 架构下与其他国产工具链的兼容性与协同效率,助力汽车企业更加高效地实现国产化开发流程的全面落地,为国产工业软件生态的完善注入动能。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