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领域研发,复用云原生开发范式?

发布于:2025-08-18 ⋅ 阅读:(11) ⋅ 点赞:(0)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演进趋势:分散的功能ECU -> 域控制器 -> 中央计算服务器

汽车电子方案与架构在发展与迭代时会使用虚拟化方法

几种可行的软硬一体化方案:多ECU,硬件隔离,硬件分区,车规级多核硬件架构 + Hypervisor

现代汽车电子开发范式与云原生开发范式对比:虚拟化,多核硬件,微服务,可升级

结论:现代汽车电子开发正逐步引入云原生开发范式,这一转变推动汽车电子开发从无序走向有序,加速了软件定义汽车的实现。学习总结已有的需求和功能,然后使用新的方法重构汽车电子!!!

未来的车规级硬件应该具备哪些特性:

1、计算单元丰富多样:CPU,GPU,NPU,DPU

2、关键硬件模块具备分区能力:CPU-cluster,GPU-partition,NPU-partition,Auido-multicard,Display-multicard

3、关键硬件模块具备功能安全特性:CPU-Lockstep,MEM-ECC/Parity,COM-CRC

4、硬件整体具备的功能安全能力:电源/电压/温度监控,BIST,SMU

5、是芯片级的整合好,还是板级的整合好,这是一个问题???

为什么一定要用虚拟化软件而不是硬件隔离或者硬件分区:

软件定义汽车:汽车新系统的功能和服务生命周期类似于智能终端的应用,需要更快地适应用户、制造商和法律机构要求。虚拟化将软件从底层硬件中抽象出来,从而实现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而且通过可移植性和对传统解决方案支持,减少成本和缩短上市时间。虚拟化可以将不同关键程度(安全性,实时性等)的系统紧密整合在一个硬件平台,提升系统间通信质量,及时响应用户发起的请求。

成本:每增加一种新功能,需要将新的传感器、电缆和ECU添加到车辆上,这给车辆增加重量、功耗和布线,并且对车辆的部署和维护带来影响。通过用一个ECU中的虚拟化实例来取代单一ECU,从而减少ECU数量和接线复杂性。借鉴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领域大规模、成功部署虚拟化方案的经验,系统集成和维护可简化自动,其复杂性取决于虚拟机之间共享资源的类型和数量。

安全:复杂的架构会导致更大的攻击面,先进的自动驾驶和信息娱乐系统会增加多个连接端点同样增加安全风险。通过硬件虚拟化扩展隔离不同关键型系统的cpu、cache、mem、io等资源,以实现多层次的安全概念,良好的隔离性可以保证一个系统的缺陷不影响其他系统正常工作。最后,漏洞的生命周期可以通过快速远程更新来缩短。

关键性:车辆被嵌入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具有异质的安全水平,部分系统需要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认证。虚拟化管理程序(Hypervisor)的代码量非常少便于认证。Hypervisor的ASIL等级是所有融合的关键性系统中最高的,根据各系统不同的要求,可将安全特性扩展到所有虚拟执行环境中。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