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安卓APP开发
记得上次学APP都是在2016年前了,一晃就过去了10年。
当时用ANDROID studio打开一个空项目和编绎分别用了300秒,一下就用了10分钟。
后来买了一台一万多的电脑,CPU换成了I5 8600K 4.2GHZ*6核,再加上M2固态硬盘。
编绎时间从300秒变成了10秒,提高了30倍。
后面开发安卓APP反而搁置了,最近2年才想着重新学习APP开发,却一直没行动起来。
昨天开始弄了半天结果一直编绎失败,后面一检查发现SDK资源忘了下载,一个失误就弄的很辛苦。
然后早上6点多就开始起来学习了,边学边做教程,终于完成了第一个FTP客户端的小APP
---------------AI优化文章
重启Android开发之路:一位开发者的十年技术变迁
一、迟来的重逢
清晨6点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键盘上,当AS的编译进度条第一次完整跑通时,我突然意识到距离上次认真做Android开发已经整整十年。2016年的开发记忆依然鲜明——打开空项目要忍受5分钟的启动等待,每次编译都像参加300米自由泳比赛般漫长。那年咬牙购置的i5-8600K工作站,配合M2固态硬盘让编译时间从300秒骤降到10秒的惊艳体验,反而成了我搁置开发的讽刺注脚。
二、技术债的利息
重启学习的道路远比想象坎坷。昨日的开发首秀就遭遇当头棒喝:新建项目反复报错,检查三小时后才发现是SDK组件忘记下载。这个低级错误像极了十年前初次接触Android Studio时的笨拙,只不过现在的错误提示变成了全英文,Gradle版本号已经迭代到让我陌生的数字。那些曾经熟悉的API文档页面,如今都标注着"Deprecated"的黄色警告标签。
三、破晓时分的突破
在经历无数次Sync Failed后,我决定回归开发者最原始的快乐——从零构建一个FTP客户端。选择FileZilla作为协议参考,用Kotlin重写Java代码时,发现当年需要50行实现的文件列表解析,现在借助协程和扩展函数20行就能完成。当测试机成功连上局域网NAS时,晨光正好照亮手机屏幕上自制的进度条动画,这种久违的成就感让人想起2015年第一个Hello World跑通时的兴奋。
四、开发环境的世代更迭
对比今昔开发环境,恍若隔世。当年需要手动配置的NDK路径,现在Android Studio自动识别;记忆里要写半天的RecyclerView适配器,如今有ListAdapter简化处理;甚至连调试方式都从USB线升级到了无线调试。但不变的是解决BUG时的抓耳挠腮,是Stack Overflow上各路大神的奇妙解法,是每次点击Run时那份期待与忐忑交织的心情。